关灯
护眼
字体:

清代地理志书研究_华林甫【完结】(76)

  对于前藏、后藏以此山为界,后世也有认同,如1946年3月班禅堪布会议厅致电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请求中央允许前后藏实行划区分别自治”,强调“前清初叶,为便于治理,即由达赖、班禅二佛分驻前后藏,统治政教,转化承继,历三百年”,认为前、后藏地方自治地区“按照地理历史及实际情形,以康巴拉山以东为前藏自治范围,以康巴拉山以西为后藏自治范围。前后藏划界,以康巴拉山山口南北直线为标准”注441。这里所说的康巴拉山即噶木巴拉岭,今名为“岗巴拉山”,位于西藏贡嘎县驻地以西,汉字曾译为噶木巴拉岭、甘不拉、西昆仑山、冈巴拉、康巴拉,海拔4797米。注442

  对于这座界山的军事战略意义,清代中外都有记载。如英军发动第二次侵藏战争后,荣赫鹏率侵略军在光绪三十年(1904)7月沿羊卓雍湖北上,22日经过此山。他在记述中称,1904年7月21日率军沿羊卓雍湖前进,22日“行经康巴列岭(Kamgla),高凡一万五千尺,是为拉萨道上最后之界岭”注443。他所说的“康巴列岭(Kamgla)”为“甘不拉”的音译,即为今岗巴拉山。旅日华人施玉森先生曾于1984年、2000年两次考察荣赫鹏侵略军进藏路线,对于羊卓雍湖、岗巴拉山口都有记述,他称岗巴拉山“海拔4795米,从这里远望羊卓雍湖,会给人以脱离尘世、融入自然的感觉”,但是“从羊卓雍湖往北越过岗巴拉山,就到了雅鲁藏布江畔的曲水县。当年英国侵略军攻打到这里,拉萨就无险可守了”注444。施先生这一论述是有一定道理的, 2013年6月中旬笔者在西藏考察期间两次经过这里,岗巴拉山以北为雅鲁藏布江,南面是羊卓雍错(湖),又是今天从江孜县、浪卡子县前往贡嘎、曲水、拉萨的必经之路。由于岗巴拉山峦起伏,连绵数十里,高耸在浪卡子、贡嘎、曲水三县之间,成为天然的分界点,而且今天的公路仍然是弯道很多,难以行驶。在清代,这里自然地成为以日喀则为中心的“藏”地(后藏)和以拉萨为中心的“卫”地(前藏)的天然分界点,该山口也成为连接卫、藏的重要通道,在1904年英军入侵时又是具有战略性影响的重要地带。

  三、自然与人文:清代西藏地理要素的变化及其 对地图绘制的影响

  清代,西藏的地理状况有过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在自然地理的认识和人文要素的变动两方面都有体现,并且对当时地理志书的撰写已经产生影响。对此,今天我们重新绘制清代西藏地图时也要给予充分的关注。

  在自然地理方面,人们对西藏自然地理状况的认识逐步加深,使当时各种文献中的自然地理要素不断丰富。换言之,这些自然地理的要素在西藏地区长期存在,甚至存在了千百万年,由于地处高原,人迹罕至,或者到过的人没有留下相应的记载,长期未被人们“发现”。到了清代,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人们逐步地认识、“发现”了这些地理要素,并且在各种文献中有了越来越清晰的描述和记载。

  从总体上看,清前期各种文献关于西藏自然地理的记载的特点是:

  1.汉、藏文文献中关于西藏自然地理的记载主要集中在西藏北部、东部和雅鲁藏布江的中、下游地区以及中国与廓尔喀、布鲁克巴、哲孟雄的边境地区,主要是今天的拉萨市和日喀则、那曲、昌都、山南地区,而对于西部、西北部、东南部以及边境地区的记载较为模糊。比如《西藏志》、《卫藏通志》等汉文文献都对从青海、四川进入西藏沿途的山川形势描述得非常清楚,《卫藏通志》对中国与廓尔喀、布鲁克巴、哲孟雄边境地区的记述极为清晰,其中绝大部分记载与事实相符,但对于西部、西北部、东南部以及其他边境地区的山川形胜或者语焉不详,或者仅仅简要叙述边境地区一些部族的情况,有的记述甚至与实际不符。究其原因,从顺治到乾隆时期,西藏政局多变,又多次发生外患和内乱,清王朝多次派军从青海经喀喇乌苏(今那曲)、从四川经昌都进藏,乾隆朝又派军驱逐廓尔喀的入侵,而且在中国与廓尔喀、布鲁克巴、哲孟雄边境设立鄂博、划定边界,因此对于这些地区的山川形势的了解,要比对西部、西北部、东南部以及其他边境地区清楚,记述自然更为准确详尽。比如说禄马岭,或作鹿马岭、六马岭,山颇平坦,不甚高,上山、下山约四十余里至磊达塘站,是川藏官道上的咽喉之地。对于鹿马岭,《西藏志》等清代文献和入藏官员的笔记中记述颇多,如周霭联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参与驱逐侵略西藏的廓尔喀军的战争,先驻打箭炉,后入拉萨,往返之间历时八个月。他在嘉庆九年(1804)完成《西藏纪游》,卷1就详细记载:“鹿马岭山不甚高,绵亘百余里,四时积雪兼有烟瘴。凡边地太热则有烟瘴,谓瘴起如烟也。藏地无冬夏皆积雪,亦有烟瘴,此理殊不可解,大约无人居之故耳。予经过六次,天气阴惨,非雾非烟,苔厚尺余,并无路径,似鸿荒以来从未开辟之地,人迹未尝一至者。时胡雪方云:幸有吾两人同行,否则疑入冥间矣。此语酷肖。度岭而西至西藏,约七日程。至工布江达地方,约二日程。闻岭北有敌工隘,以拒准噶尔。因山设险,立桥为防,为西藏咽喉之地”,而此岭东麓为鹿马塘,“凡西行过岭者于此小憩焉”注445。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