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代地理志书研究_华林甫【完结】(79)

  对于这些宗谿的驻地及辖区,学术界一直在进行研究,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绘制又大大推进了这一研究,此后30多年间的成果主要反映在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时期)的西藏地图中。此后,相关研究仍在继续,并取得许多新成果,如格桑卓嘎、洛桑坚赞、伊苏编译的《铁虎清册》(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对相关的宗谿今天的地望进行了考证,多杰才旦主编的《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对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所列前后藏124个宗谿的藏语地名及地望作了考证,这些都较为集中地反映了20世纪80、90年代的研究成果。今天,这些宗谿的驻地及辖区的考证工作仍需要进一步深化,一方面需要把中外地图、文献结合起来,进行相应的考证,比如汉文文献中对阿里地区的宗谿的驻地及辖区记载很少,可以利用西方传教士、探险家留下的地图、文献进行考证;另一方面,学术界需要发扬历史地理学前辈们实地考察、认真求证的优良传统,通过实地考察阐明一些宗谿的驻地、辖区及其变动情况。比如,帕克里(帕里)宗是清代西藏边境地区非常重要的宗,是清代西藏地区前往哲孟雄、印度通道上的重要城镇和县级政区,20世纪初期外国侵略者曾经拍摄过帕克里宗山的照片,但是这个宗的驻地在哪里?是否仍有遗迹可寻?2013年6月中旬,笔者到西藏的亚东县考察,为此专门向帕里镇的居民询问,经他们指引,我在该镇驻地帕里村北面的一座小山上找到了帕克里宗山的遗址。该宗山土石结构的地基现在清晰可见,东西大约长30米,南北约宽20米,部分地段保存着残垣断壁,还有城堡西南门和东北射击口的残迹。这些都说明:在清末亚东开关之前,边境重镇帕克里宗的驻地就在今天的帕里村北面,如果我们绘制清代西藏地图,这个宗的标注位置是有据可依的。当然,清代卫、藏共有宗谿124个,实地考察的工作仍需要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2.在驿道、台站方面

  从清前期的以驿站为主改为议设川藏车路,并有部分台塘,20世纪初亚东到江孜一线又有英国非法设立的驿站。

  西藏驿路最早设于元朝,清代有驿路多条。康藏驿道,自打箭炉至拉萨,计程四千九百八十里,设台站84处,设汛之台站13处。青藏驿道,自西宁至拉萨,计程四千一百二十里,设台站68处。滇藏驿道,自云南中甸至西藏洛隆宗,计程三千零八十里,设38站,而后由洛隆宗沿康藏驿道至拉萨。拉萨至日喀则驿道,计程七百八十五里,设站18处。拉萨至青海玉树驿道,计程二千二百七十里,设站38处。日喀则至江孜、聂拉木,拉萨至达旺、克什米尔等处,也有驿道可通。重要台站又设塘兵驻守,清朝末年曾议修川藏车路,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月,所议修路线经波密总管及攸如、甫龙、许木宗、群多等地。宣统二年(1910),川边、西藏间裁折多、东俄洛、八角楼、麻盖宗、西俄洛、火竹卡等台塘,撤其塘兵;新置提茹塘、卧龙石、河口、剪子湾、咱马纳洞、里塘、拉耳塘、三坝、大朔、巴塘十台,中经9站,由巴塘粮员、官觉委员、乍丫委员、察木多粮员管理其马匹、粮饷诸事。注458此外,光绪三十年后,英国又于江孜、亚东间设12处驿站。注459

  3.营汛、驻防方面

  西藏在清初额设蒙藏马兵、步兵64000余名,后多次派军进藏平定变乱,雍正十年(1732)驻藏绿营兵2000名,这一年撤1500名。注460乾隆年间又确定藏军、绿营营制,光绪、宣统年间有所变动。藏军兵丁3000名,前藏、后藏各1000名,定日、江孜各500名,共设戴琫6名、如本12名、甲本24名、定本120名。绿营兵丁1200余名,察木多、前藏、靖西置游击各1员,后藏置都司1员,前藏、定日守备各1员,察木多、硕般多、前藏、靖西千总共6员,察木多、拉里、前藏、后藏、定日、靖西把总共6员,恩达、边坝、江达、前藏、后藏、定日、靖西外委共13员。光绪三十二年(1906)后,驻藏大臣练土兵1营。宣统二年(1910),新军自四川入藏,兵1000余人,计分步队3营、马队1营、炮队1队、军乐1队,与土兵1营统筹派驻全藏各地,步队1营驻东路拉里、江达、工布等处,步队2队驻西路曲水,步队2队驻北路喀喇乌苏,步队1营驻后藏札什伦布,步队1队驻三十九族地方,其余驻前藏训练。注461三年,裁绿营,仅留前藏、靖西游击各1员,以下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均准开缺,分别留藏回川,酌加录用;兵丁1000余人,精壮者仍令投充陆军、编入巡警,老弱者酌给恩饷,听其自谋生业。注462

  4.清末新政时期增加的机构、设施

  主要有巡警总局、兵备处、学务局、印书局、报馆、商品陈列所、初级小学堂、蒙养院、陆军小学堂、商埠、海关、邮局等。这些机构、事物都是清末出现的,其中既有外力迫使下开设的商埠、海关,均于光绪年间设置;又有督练公所、巡警总局、印书局、报馆和各类学堂等新政机构,均为清末联豫在西藏实施新政时期奏请设置,多见于联豫在光绪三十年(1904)至宣统三年(1911)的奏牍,均载入吴丰培先生编的《清代藏事奏牍》。

  新疆乡土志在历史地理学上的史料价值研究(续)注463

  刘超建

  形成于清末民初的新疆乡土志,是当时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产物,就其对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史料价值问题,目前来看,学者对其关注很不够。注464前不久,笔者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完成了一篇以《新疆乡土志在历史地理学上的史料价值研究》为题的论文。注465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主要就新疆44部乡土志在历史民族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历史农业地理及历史商业地理研究方面的史料价值,做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对其他方面仅仅做了简要的概括和总结。但近期重新研读《新疆乡土志稿》注466时,发现乡土志对历史地理学的史料价值很大,仅仅梳理上述几个方面仍然很不够,尤其在历史政区地理、历史聚落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及历史军事地理等方面,也很有必要做进一步归纳和整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