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爱新觉罗家族史_刘小萌【完结】(22)

  [18] [朝]李民:《建州闻见录》,辽宁大学历史系辑清初史料丛刊1978年版,第42页。

  [19] 《满洲实录》卷1,第18—19页。

  [20] 《八旗通志》(初集)卷137,本传。

  [21] 《八旗通志》(初集)卷135,第3613页。

  [22] 《八旗通志》(初集)卷129,本传。

  [23] 《朝鲜宣祖实录》卷69,二十八年十一月戊子;卷87,三十年四月壬戌;[朝]申忠一:《建州纪程图记》,辽宁大学历史系辑清初史料丛刊1979年版。

  [24] [朝]申忠一:《建州纪程图记》。

  [25] [朝]申忠一:《建州纪程图记》;[朝]《东国史略事大文轨》卷46,引自存萃学社编《清史论丛》第1集,(台湾)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辑,第24页。

  [26] 《满文老档》(太宗)卷30,天聪四年六月初七日。

  [27] 黄石斋:《建夷考》,转引自孟森《清太祖杀弟事考实》,《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1959年版。

  [28] 《清太宗实录》卷7,第11页上。

  [29] 同上书,第26页上下。

  [30] 《满文老档》(太祖)卷3,癸丑年记事。

  [31] 同上书,癸丑年三月二十六日。

  [32]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3,第11页上。

  [33] 《满文老档》(太祖)卷4,乙卯年记事。

  [34] 王先谦:《东华续集》(天命)卷4,光绪十三年重刊本,第15页下。

  [35] 《光海君日记》卷169,十三年九月戊申。

  [36] [日]神田信夫:《关于清初的贝勒》,载《东洋学报》40卷4号。

  [37] 《清太宗实录》卷1,第3页下。

  [38] [朝]李民:《建州闻见录》。

  [39] 房兆楹:《清初满洲家庭里的分家子和未分家子》,载《国立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部1948年版。

  [40] 《清太宗实录》卷46,第24页下。

  [41] 《满文老档》(太宗)卷8,天聪元年十二月八日。

  [42] 《满文老档》(太祖)卷51,天命八年五月三日。

  [43] 罗振玉编:《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上,辽宁大学历史系辑清初史料丛刊1980年版,第10页;《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4,第11页上;《清太宗实录》卷17,第13页下。

  [44] 《满文老档》(太祖)卷4,乙卯年记事。

  [45] 广禄、李学智译注:《清太祖朝老满文原档》(二),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第五十八,1973年版,第190页;参照《满文老档》(太祖)卷13同条。

  [46] 拙著《满族的部落与国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230页。

  [47] 《清太宗实录》卷1,第3页下;卷5,第3页上。

  [48] 《光海君日记》卷169,十三年九月初九。

  [49] 《清太宗实录》卷7,第11页上。

  [50]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3,第11页上;卷4,第11页上。

  [51] 《满文老档》(太祖)卷38,天命七年三月初三日;参见《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4同条。

  [52] 《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上,第30页。

  [53]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10,第19页下20页上。

  [54] 《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中,第43页。

  [5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译注:《满文老档》(太祖)卷4,中华书局1990年译本,乙卯年十二月纪事。

  [56] 《满文老档》(太祖)卷33,七年正月十四。

  [57] 同上书,七年正月十三;卷57,八年七月初四。

  [58] 《满文老档》(太祖)卷33,七年正月十四。

  [59] 《满文老档》(太祖)卷14,五年三月十日。

  [60] 昆冈等:《清会典事例》卷805,卷807,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

  [61] 《满文老档》(太祖)卷27,六年九月十八。

  [62] 《满文老档》(太祖)卷3,癸丑年记事。

  [63] 《清太宗实录》卷46,第24页上下。

  [64] 《满文老档》(太祖)卷9,卷26,卷39。

  [65] 《福陵觉尔察氏谱书》,李林主编:《满族家谱选编》(1),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6—7页。

  第三章 恢宏帝业

  清太祖努尔哈赤是开国之君,奠定了爱新觉罗皇室统治的基础,而真正将这一统治加以巩固、发展,并为征服全中国准备好条件的则是他的儿子皇太极。

  皇太极在位17年,前后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为金国时期,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以翌年(1627)为天聪元年。在以后十年(即天聪元年至十年,1627—1636)中,金国疆域进一步扩大。当统治区域不断向南扩展,女真人大批迁入新占领地区并安顿下来以后,汉族的影响显著加强了。定居下来的征服者不能不适应当地比较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并逐步采纳当地原有的制度。皇太极顺应了这个潮流,对本民族的旧制度和落后习俗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造。后一时期为清朝时期。天聪九年(1635),诸贝勒合议,劝进皇太极即皇帝位。同年,皇太极宣布停止使用女真旧族号,改称为满洲。天聪十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诸贝勒和满、蒙、汉官共同举行的隆重典礼上,接受了“宽温仁圣皇帝”的尊号,同时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

  历史上汉人建立的王朝,罕有更改国号的前例。少数民族建立国家以后,基于汉人的影响,社会组织与政治制度逐渐发生变化,文化观念亦被涵化,于是产生改汗为帝或者更易国号的政治需要。“汗”是蒙古的称号,“帝”则是汉人传统的最高称号,皇太极废汗号称帝,改“金”国号为“清”,不但意味着满洲统治者从此与明朝皇帝并立,而且是其国家制度进一步接受汉文化的明显标志。也是在这段时间里,进一步明确了爱新觉罗氏作为宗室贵族的法律地位。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