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爱新觉罗家族史_刘小萌【完结】(42)

  [10] 《清史稿》卷216,本传。

  [11] 徐鼒:《小腆纪传》卷10,史可法传。

  [12] 马骏:《咏清史诗五绝三百首》,民国13年版,第2页下。

  [13] 《清世祖实录》卷9,第11页上。

  [14] 同上书,第22页下23页上。

  [15] 俱见《清世祖实录》卷10。

  [16] 《清世祖实录》卷10,第6页下;卷43,第7页上下。

  [17] 一说为顺治十年定例,见《八旗通志》(初集)卷75,第1421页。

  [18] 《清世祖实录》卷46,第12页下至13页下。

  [19] 《清太宗实录》卷48,第10页下11页上。

  [20] 《清史稿》卷216,本传。

  [21] 杨学琛、周远廉:《清代八旗王公贵族兴衰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8—149页。

  [22] 王庆云:《石渠余纪》卷2,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6页。

  [23] 《八旗通志》(初集)卷50,第976页。

  [24] 《八旗通志》(初集)卷53—54。谈迁:《北游录》,第360页。

  [25] 谈迁:《北游录》,第362页。

  [26] 杨学琛、周远廉:《清代八旗王公贵族兴衰史》,第181页。

  [27] 谈迁:《北游录》,第368页。

  [28] 《清世祖实录》卷47,第15页上。

  [29] 《清世祖实录》卷55,第5页上下。

  [30] 拙著《满族的部落与国家》,第340页。

  [31] 《清世祖实录》卷26,第6页下。

  [32] 《清世祖实录》卷88,第29页上。

  [33] 《清史稿》卷215,本传。

  [34] 马骏:《咏清史诗五绝三百首》,第2页下。

  [35] 《清世祖实录》卷37,第15页上下。

  [36] 《追论摄政王罪状诏》,载《明清史料》丙编第4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37] 《清世祖实录》卷52,第4页下。

  [38] 同上书,第6页下。

  [39] 谈迁:《北游录》,第226页。

  [40] 《清世祖实录》卷53,第18页上,第21页下。

  [41] [意]卫匡国:《鞑靼战纪》,戴寅译,载《清代西人见闻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

  [42] 《清史列传》卷2,本传。

  [43] 《清世祖实录》卷59,第26页下。

  [44] 《清史稿》卷249,索尼传。

  [45] 《清世祖实录》卷63,第16页上。

  [46] 《清史稿》卷215,本传。

  [47] 《清世祖实录》卷63,第23页上。

  [48] 《清世祖实录》卷129,第12页下至14页下。

  [49] 《清世祖实录》卷53,第8页下。

  [50] 《清世祖实录》卷133,第18页下。

  [51] 《清世祖实录》卷112,第6页下。

  [52] 《清世祖实录》卷127,第3页下。

  [53] 《清世祖实录》卷144,第5页下。

  第五章 盛世天潢

  清前期自17世纪70年代清圣祖玄烨亲政起,到18世纪,被史家誉为“康乾盛世”,前后经历康熙(1662—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三朝。它是中国历代王朝最后一次繁荣期。当时的清朝,国力昌盛,地域广阔,空前统一,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洲人,不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而且在振兴经济、巩固统一、抵御外侮、开发边疆等活动中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贡献,与爱新觉罗皇族杰出人物的领导是分不开的。这一历史时期,爱新觉罗皇族的内部关系也进入一个新阶段,随着秘密建储制的确立和宗室藩王特权的裁抑,削弱了诱发争斗的基本因素,内部关系终于由无序进入有序。

  一 文治武功

  康、雍、乾三朝,是满洲人才辈出的时代。玄烨、胤禛、弘历祖孙3人均是雄才大略的君主。三朝执政共154年,超过清朝统治的一半,在清朝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福临病死。三子玄烨(清圣祖)即位,翌年改年号为康熙。

  玄烨在福临诸子中所以得立,是几方面因素促成的。福临生有8子,均庶出,第一、四两子早殇。玄烨8岁继位时,共有一兄四弟,与他都不是同母所生。其中三弟奇绶(福临第六子)卒于康熙四年(1665)十一月,年仅7岁;五弟永幹(福临第八子)卒于康熙六年十二月,年仅8岁。[1]此外,次兄福全,比他长一岁,二弟常宁(福临第五子)、四弟隆禧(第七子)分别小3岁、6岁。据说福临因诸子年幼,曾打算让一位正值盛年的从兄弟继承皇位,但是皇太后和亲王们都主张子承父位的形式。于是福临想立次子福全,但最后还是听取传教士汤若望的劝告,舍去年长的皇子福全,选中还不到7岁的皇子玄烨为帝位继承人。玄烨得此殊遇,主要是因为他已出过天花,对这种可怕的病症有了终身免疫力。[2]

  玄烨即位时由勋旧老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辅政。四大辅臣在政治上是满洲贵族保守势力的代表。顺治年间,执掌国政的仍是来自关外的老一辈宗亲显贵,他们在满洲人建国的事业中曾惯经征战,屡建功勋,声名赫赫,入关以后仍旧依恋本族落后制度,在关内汉人地区强行推行圈地、投充、剃发、易服,并颁行“逃人法”。四大辅臣执政,在“凡事皆遵太祖太宗时定制行”的名义下,继续推行满洲人的落后制度。

  康熙六年(1667)玄烨亲政,面对的是经济凋敝、社会动荡、内忧外患频至沓来的局面。玄烨亲政后,索尼已死,鳌拜等仍辅政。鳌拜专权跋扈,根本不把业已亲政的玄烨放在眼里。辅政大臣苏克萨哈与鳌拜议事多不和,积怨成隙。玄烨亲政,苏克萨哈上疏请辞辅政,守先帝陵寝。鳌拜诬陷苏克萨哈请辞即是“不愿归政”,列构24条罪状,以大逆论处,苏克萨哈父子均应处死,家产籍没,妻孥并交内务府。奏上后,玄烨知鳌拜怀怨构罪,不允所请。鳌拜强奏数日,迫使玄烨同意改处苏克萨哈绞刑,诛其族。[3]鳌拜除去政敌苏克萨哈后,权势日炽。这不仅使玄烨难以实际亲政,而且对整个爱新觉罗皇族构成了威胁。玄烨决意清除鳌拜及其党羽。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