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甘州回鹘史_朱悦梅/杨富学【完结】(55)

  图5-3 甘州印回鹘文佛经题记

  这一文献表明,及至元朝时期,甘州仍有回鹘文佛经印制,体现了回鹘文字在这一地区的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代甘州地区回鹘文化的发达。

  二 汉文的普遍使用

  在甘州回鹘境内,统治者虽为回鹘人,但主要居民仍然是汉人,汉文化如同回鹘文化一样,应为当地文化的主流,汉文在甘州回鹘境内通行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回鹘对汉文的使用由来已久,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回鹘诸部请求唐太宗给他们派遣“能属文人,使为表疏”。[9]此后,回鹘人逐步掌握了汉文。回鹘人对汉文的使用是一以贯之的。前述著名的《九姓回鹘可汗碑》就使用了突厥卢尼文、粟特文和汉文三种文字。如所周知,墓碑是供人瞻仰的,用汉文撰写,自然很能反映回鹘人对汉文字的接受程度。这里不妨再举几例。唐人娄师德曾为回鹘契苾部首领契苾明(650~695年)撰写碑文,今可见者仅有汉文而无他种文字。[10]1973年于西安西郊发现的唐代回鹘王族成员回纥琼(706~760年)的墓志。此人曾任瀚海都督、右将军卫大将军、经略军使等职,也是仅有汉文而无其他。[11]2009年7月,在蒙古国乌兰巴托西北280公里处土拉河东岸又发现了《仆固氏墓志铭》,记述了仆固部金微州第三任都督乙突(635~678年)的生平事迹。[12]这一传统长期得到延续,即使在回鹘文流行的蒙元时代,回鹘人立碑时仍继续使用汉文,如著名的《重修文殊寺碑》(1326年立)和《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1334年立)都是用回鹘文、汉文合璧镌刻的。

  敦煌发现的属于甘州回鹘的官方文件甚多,皆用汉文书写,如敦煌P. 3931即为其典型代表。P. 3931号汉文写卷存有40余件文献,所含内容大致可分为4类:

  (1)印度高僧东行之牒文与游记三篇,是五代时期中印文化交往的重要佐证。

  (2)十二个月“贺官”书。

  (3)各种往来状、启、书札。

  (4)甘州回鹘上后唐朝廷之表本。

  在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后的两件《表本》(即39、40件)。兹录其第一件全文如下:

  表本

  臣闻,开元 圣帝,统有万邦,蓟门贼臣安禄山叛逆,倾陷中国,歼灭贤良,社稷烟灰,銮舆西幸。厶曾祖 圣明,厶官点率部下,铁骑万人,亲往征讨;未及旬月,尽底铲除,上皇及肃宗皇帝却复宫阙。朝廷念以粗有巨功,特降 公主。其于盟好,具载史书。

  自后回鹘与 唐朝代为亲眷,贡输不绝,恩命交驰。一从多事以来,道途榛梗,去光化年初(898~899年前后), 先帝(唐昭宗)远颁册礼,及恩赐无限信币,兼许续降 公主,不替懿亲。初闻銮驾东迁,后知已无宗派。瞻 天望 日,空切愤怀。今者 陛下统御寰瀛,恩沾远迩。去冬剖陈志恳,亦已闻 天。依赖陛下,便同 唐朝 天子。用结千秋之愿,将连万代之荣。重重血诫,辄具披写。污渎天听,伏切惭惶。

  这是甘州回鹘上给中原王朝的上表,收表人为后唐庄宗,其时据考当在同光三年底或四月初(925~926年),或者稍晚一点。[13]该表本用汉文撰写,文笔优美,书写体例一同中原地区。其撰写者当为甘州回鹘境内精通汉文官员,而抄本则是由沙州出使甘州的使头或属员所写。[14]沙州呈给甘州回鹘的文件也多用汉文书写,如P. 3633《辛未年(911年)七月沙州耆寿百姓一万人上回鹘天可汗状》、P. 2992(3)《长兴二年(931年)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致甘州顺化可汗书》等,说明汉文在甘州回鹘中是很常用的,不管在民间,还是在官府,乃至皇室均是如此。

  《宋史》卷四九○《回鹘传》载,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甘州回鹘“可汗夜落纥上表言宝物公主疾死,以西凉人苏守信劫乱,不时奏闻;又谢恩赐宝钿、银匣、历日及安抚诏书”。这一记载说明,北宋皇帝曾将“历日”赏赐给甘州回鹘。在我国历史上,中原王朝向藩属及地方政权颁赐历日,是常用的羁縻手法之一。这些历日无疑都是用汉文编写的,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回鹘的汉文水平。

  三 吐蕃文的行用

  在回鹘文和汉文之外,吐蕃文,即古藏文亦为甘州回鹘所使用。9世纪中叶回鹘西迁时,河西走廊正处于吐蕃统治之下,《新五代史》卷七四《回鹘传》载:“回鹘……余众西徙,役属[于]吐蕃。是时吐蕃已陷河西、陇右,乃以回鹘散处之。”吐蕃统治河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吐蕃语言文字成为河西地区通用的文字之一。848年,张议潮发动起义,吐蕃在沙州的统治被推翻,接着,吐蕃相继失去了在河西地区的统治。有意思的是,在吐蕃结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吐蕃语言文字却在河西地区继续流行,充任当时这一地区外交和贸易关系的工具。[15]

  敦煌发现的吐蕃文写卷约达上万件,其中至少有3件是由回鹘人写成的,其中2件即出自甘州回鹘的王室,1件出自甘州回鹘所属的地方官府——肃州。

  出自甘州回鹘王室者是两件吐蕃文诏书,其一为P. T. 1188《天福七年登里可汗诏书》,有文字21行,其上盖印。字迹相当紊乱,但从中仍可看出它是回鹘登里可汗于天福(原卷作Then-phug)七年(942年)[16]阴金兔年(辛卯)春季正月十五日所颁授予悉董那旺论军功告身的诏令。[17]登里即回鹘文Tängri之音译,为“天”之意。“天可汗”、“天王”、“天大王”常见于于阗王与回鹘可汗的称号之中。因从未发现于阗王以回鹘自称的先例,再考虑到高昌回鹘初期与吐蕃的长期敌对关系诸因素,笔者认为,这里的登里可汗应为甘州回鹘的可汗。结合甘州回鹘可汗的世系,可以考虑此人应是仁裕(?~960年)。[18]悉董那原为吐蕃的千夫长,以其先人之功业,而被授予伊难支于迦之职。伊难支,回鹘文作Inanč,常见于回鹘人名、官号之中;于迦(吐蕃文写作vuga),借自回鹘文的Ügä,是典型的回鹘官号。[19]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