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甘州回鹘史_朱悦梅/杨富学【完结】(57)

  除了文字的记载外,回鹘服饰的形象资料在敦煌石窟中也多有出现。曹氏归义军节度使祖孙三代与甘州回鹘结亲,因此,在曹氏家族所营建的石窟中出现了许多身穿回鹘服饰的回鹘天公主、回鹘仆从的供养人画像。

  1.莫高窟98窟东壁北侧供养人像列向南第一身题名:“敕受汧国公主是北方大回鹘国圣天可汗……”[33]该窟是曹议金的功德窟,营建于923年至925年。题记中的汧国亦称秦国,即今陕西千阳县。回鹘因助唐平定安史之乱,被唐朝赐姓为李。而唐朝统治者自称陇西李氏之后,曹议金的甘州回鹘夫人也自称“陇西李氏”。天公主头戴桃形凤冠,后垂红结绶,项佩瑟瑟珠,身穿圆领兽纹红袍,此为甘州回鹘妇女的时装,与花蕊夫人《宫词》所说的:“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之语,恰相符合。[34]

  2.莫高窟第100窟甬道北壁供养人像西列第一身题名:“……郡……人汧……圣天可汗的子陇西李氏一心供养。”[35]该窟是曹议金的长子曹元德和曹议金的夫人甘州回鹘天公主为纪念曹议金所建的功德窟,营建于935年至940年。此窟南壁下层绘《曹议金出行图》,北壁绘《回鹘夫人天公主出行图》。《回鹘夫人天公主出行图》虽然大部分已残毁,模糊不清,但回鹘天公主的画像尚依稀可辨。公主骑在一匹白马上,后有侍从婢女随行。天公主身着圆领窄袖回鹘装,头戴遮阳毡笠(或帷帽),手持马鞭。《新五代史》卷七四《回鹘传》亦记载说:“妇人总发为髻,高五六寸,以红绢囊之。既嫁,则加毡帽。”《出行图》中的回鹘天公主的这种装束与已出嫁的回鹘天公主身份相符合。

  3.莫高窟第61窟主室东壁门南侧供养人列第一身为曹议金甘州回鹘夫人的供养像,题名曰:“故母北方大回鹘国圣天的子敕授秦国天公主陇西李……”[36]该窟是曹议金第三子曹元忠夫妇所建的功德窟,营建于947年至957年。天公主梳高发髻,戴桃形凤冠,上插金钗步摇,后垂红结绶,鬓发包面,脸上赭色晕染,额中和脸上贴有花佃,耳垂耳铛,项饰瑟瑟珠,身穿红色通裾长袍,弧形翻领,窄袖紧口,衣领和袖口处均绣精美凤鸟花纹。天公主双手捧香炉和红带,呈现出虔诚礼佛之状。

  图5-4 莫高窟第61窟东壁南侧回鹘天公主像

  以上三处题名中的供养人其实均系一人,即天公主。此天公主是甘州回鹘英义可汗的女儿,即曹议金的夫人、曹元忠的母亲。此外,在莫高窟第22窟、55窟、108窟、401窟、408窟及榆林窟第16窟中都可见到此天公主的供养像。这些回鹘公主多佩戴瑟瑟珠。

  瑟瑟珠即碧珠,是回鹘妇女喜爱的一种项饰,为唐代以来对青金石的称法,拟音为srjt-srjt。[37]与此有关的矿物质名称在明代编纂的一部汉文—回鹘文对照的分类词汇集《高昌馆杂字》中也有记载。该书《珍宝门类》中载:

  汉文 汉文转写 回鹘文

  玛瑙 失失儿子 xirxir[38]

  其中的Xirxir是一个外来词,和“瑟瑟”之古读音srjt-srjt之间应存在着某种联系。“瑟瑟”除了青金石以外还指玛瑙和红尖晶。[39]与《高昌馆杂字》的记载可互相印证。

  据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记载,居于秦川一带(泛指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区)的回鹘人善制首饰,“能以金相瑟瑟为首饰,如钗头形而曲,一二寸,如古之笄状。又善结金线相瑟瑟为珥及巾环。织熟锦、熟绫、注丝、线罗等物。”[40]这里的“相”为镶意,瑟瑟,形容碧色,引申为碧珠之色。“金相瑟瑟”亦即镶金之碧珠。

  第三节 习俗与历法

  一 婚嫁习俗

  关于甘州回鹘的婚嫁习俗,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从甘州回鹘与吐蕃之和亲一事中可以推定,作为游牧民族的甘州回鹘人,当时的婚嫁是以马为聘的,而且聘礼很重,无聘礼即不能成婚。史载:

  既而唃厮罗欲娶[甘州回鹘]可汗女而无聘财,可汗不许,因为仇敌。[41]

  唃厮罗,又作“罝勒斯赉”,为建立在河湟地区及甘南一带的吐蕃政权,以宗哥城(青海西宁市东平安驿)为都。原与甘州回鹘关系密切,常与之联合以共击西夏。只是因为缺乏聘礼而导致双方失和,进而变友为敌,可见在甘州回鹘人的观念中,聘礼是非常重要的,绝非单纯的财产问题。后来在宋朝的调解下,唃厮罗的另一个首领立遵(又作李立遵)纳马百匹,为赞普王子求婚,双方才重新和好,纳为姻亲。[42]

  甘州回鹘重聘礼,应是继承漠北时代的传统而来。《魏书》载高车“婚姻用牛马纳聘以为荣”。[43]至漠北回鹘汗国时期,此风仍然流行,如唐宁国公主、咸安公主和太和公主出嫁时,回鹘可汗先后纳送大量马匹为聘礼,而唐朝公主陪嫁的妆奁则为缯绢。

  宋人洪皓《松漠纪闻》载回鹘“居秦川时,女未嫁者,先与汉人通。有生数子年近三十始能配其种类。媒妁来议者,父母则曰:吾女尝与某人某人昵。以多为胜,风俗皆然……今亦有目微深而髯不虬者,盖与汉儿通而生也。”[44]

  二 装束

  《新五代史》卷七四《回鹘传》载:“可汗常楼居。妻号天公主……女人总发为髻,高五六寸,以红绢囊之;既嫁,则加毡帽。”这种“总发为髻”,“以红绢囊之”的发型,亦即史书所记载的“回鹘髻”和“惊鹘髻”。回鹘髻自唐代始即已非常流行,成为贵族妇女中最流行的一种发型,在敦煌石窟壁画和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西安唐代古墓出土的唐三彩中都有表现。在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高昌回鹘的壁画中常可见到这种发型,说明直到宋代这种发型在回鹘中仍相当流行。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