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_[德]艾米尔·路德维希【完结】(104)

  1848年的柏林巷战

  在这个人民大众的议会中,掀起的第一阵风暴并不是围绕着过去呼吁的国内自由问题。它涉及的是石勒苏益格土地问题,德国人为了这个问题和丹麦人展开了长期的斗争。在这个时候,普鲁士国王和丹麦国王缔结的停战协议,唤醒了在法兰克福的大部分代表。人民大众也掀起一场动乱,军队介入,其结果是两名出身高贵的军官被打死。难以想象这场动乱出于什么爱国主义动机,但是它在道义上造成的损害却是巨大的。

  与此同时,在匈牙利也发生动乱,维也纳派军队前去镇压。这一行动激起维也纳自由派的愤怒,他们聚集在火车站,阻止军队起程。10日,爆发了第二次革命,最后忠诚于德皇的军队获胜。法兰克福的大人物之一——罗伯特·勃罗姆匆忙赶往出事地点,进行调解。可是他却成为军队攻击的目标,无视他作为代表的豁免权,判他有罪,并且枪杀了他。这是反动派开的第一枪。

  在维也纳,施瓦岑伯格伯爵让看门人将议会大楼的大门锁上,自己拿着钥匙。这是最草率的篡权方式,在历史上从未得逞过。

  在柏林开枪杀害勃罗姆的次日,军队荷枪实弹,敲打着军鼓,进驻城内,解散了普鲁士新议会。老将军符伦格尔,多多少少出于自己的主动,像是博物馆中腓特烈大帝时代的陈列品,带着1.5万名士兵开进柏林。民兵们手执武器严阵以待。当民兵指挥官走进正在开会的议会,要求立即决策时,符伦格尔的部队早已逼近柏林的王座城门,而议会的五人委员会仍在议而不决。这已是捍卫革命,反对旧政权的最后时刻。表决的结果竟是三票对二票,反对抵抗。市民用鲜花欢迎符伦格尔。这时立即宣布全市处于戒严状态,解散民兵,议会转移到各邦,然后予以解散。国王将一部新宪法强加在人民头上——这部宪法包括三级公民选举权,它既不平等,也不采用秘密投票的方式。七个月以后,柏林和维也纳的民主终于宣告寿终正寝。

  每当国家受到自由派威胁时,军队还是有用的。在起义中被废黜的萨克森国王就是靠军队的协助得以复辟。1849年5月,著名建筑师赛姆佩尔在德累斯顿修筑街垒,理查·华格纳满腔热情地观看。在斯图加特,围绕宪法的争论又回到老问题:这个立法机构究竟是一院制还是两院制。据尤斯廷诺斯·凯尔纳的报道,其决定的依据,竟然是建筑计划中的议会大厦有两个会议大厅,还是仅有一个会议大厅。不过,还来不及讨论结束,寻隙报复的普鲁士人已经进入城内。在卡尔厄斯,人民众议院指定3个独裁者,早已回来的威廉国王率领两个普鲁士军团进入这座城市,立即恢复秩序。在这些日子里,卡尔·舒尔茨从拉斯泰特逃跑出去,后来被监禁的诗人里克尔获得解放。里克尔,这个从美国回来的自由派分子,尽了自己一份力量,结果又被迫再次逃亡。已经逃亡的巴登公国大君主又回到巴登,接受市民们的欢迎。1.1万名激进分子、自由民和工人被迫逃亡法国和瑞士。

  德意志统一的梦想与自由一起被埋葬在同一坟墓里。那些留下来的要求建立德奥联盟,也就是合并为一。另一些人坚持建立一个较小的德国,不包括讲多种语言的奥地利,但与它联合。正是后一个方案,在二十年后,为俾斯麦所接受。

  在道义方面,两个国家始终是对立的,一方是武装的独特国家,另一方是法兰克福非武装的国民议会。这和我们今天的形势非常类似:世界大国都在疏远国联,而它们仍然是国联的成员国。当时国民议会有很大的权威,它可以一致通过备忘录,要求普鲁士国王罢免严厉的新首相,由一位更受欢迎的新首相取而代之。有一幅绘画刻画了这一情景:有十余位身穿礼服的绅士,其中有三位是贵族,在无忧宫一间空旷的房间里面对着国王。国王正在大发脾气,而作为代表团团长的犹太民主分子耶可布正在质问国王,“陛下是否愿意听取代表团的意见”?“不!”国王向他大声咆哮。

  “这是国王的不幸”,“他不愿意听取真理”,耶可布说。国王愤然走出房间。

  这是德国历史上伟大的一幕。因为类似这一情景在德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迄今尚无任何历史记载可以表明,一位德国市民在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能用类似的语气对一个德国国王谈话。

  当时还有另一个代表团。维也纳的态度越是高傲,在法兰克福就越有人坚持要求实现建立德意志帝国的目标。普鲁士国王半心半意地同意这一要求。这一斗争在法兰克福时起时伏。一幅漫画讥讽国王是抽签决定的。许多人主张议会应设终身主席一职,说这符合罗马帝国两千年的传统。多语种的王国先是反对,后又以四票多数同意这个主张。而在最后投票中,普鲁士国王以290票的微弱多数当选为主席。

  以圣·保罗教堂国民议会的名义,要将帝国皇冠奉献给国王的是爱德华·冯·西姆生。二十二年后,又是这个人两次以代表团团长的名义,将同一皇冠交给国王的弟弟威廉一世,而这一次他获得了成功。俾斯麦任命这个德国犹太人为帝国最高法院首席法官。

  1849年4月,一个庞大的代表团进入柏林皇宫,将帝国皇冠献给国王,没有人知道,国王是否接受皇冠。德国政府中意见并不一致,不过广大的公众支持这一行动。俾斯麦签署了一份请愿书,吁请国王接受皇冠,这一史实日后被所有的德国教授隐瞒了下来。很明显国王自己也不知道要什么。他脑力迟钝,无力担此重任。他实际上什么答复也没做,而是要求推迟作出决定。不过,他随即又谢绝了这一请求。国王告诉他的亲信说,这一皇冠不过是“用渣滓和泥巴做的圆东西”而已。德国人就其所能表达的具有代表性的感情而言,对国王拒绝接受皇冠愤然不满。法兰克福人本来就后悔放弃了建立德意志共和国的理想,现在再也无力实现这一理想了。大会逐渐地失去它昔日的风貌。它的残余分子最后不得不逃亡斯图加特,在那里被武力驱散。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