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_[德]艾米尔·路德维希【完结】(107)

  俾斯麦的内心安全感完全来自他自己的机智和聪慧。虽然他周围有上百名有名的作家,而且这些人都是他的下属,但是关于俾斯麦的风度,德国文学最多只能写下实际情况的一半。在德国没有一个人能与俾斯麦的作为相比,其中包括路德,腓特烈和洪堡兄弟。假如仪表和风度能揭示一个人的性格的话,那么这两者都能驳倒世界流传的一切关于俾斯麦的传说,他既不爱自由也不喜欢别人强加他身上的战争,因为这两者都可能成为他走上统治者道路上的绊脚石,他爱的只是他自己发动的战争,并且能战胜他对手的战争,他爱的只是摆脱异族桎梏而取得的自由。他大部分的成功归功于对人的了解和善于运筹帷幄。他是德国人中真正具有拉丁人的洞察力和机智敏捷的政治家。他的举止完全不像普鲁士人那样粗暴,但有时他也借助于普鲁士人的粗暴。他最大的乐趣是在巨大的政治棋盘上取胜,而他采取的手段之一就是战争。不过,俾斯麦并不是铁血首相,他是一位有着高尚情操和钢铁意志的人。

  他的内心世界倾向于歌德和贝多芬;他还是一位伟大的莎士比亚和席勒专家。他虽则才华横溢,愤世嫉俗,且善于分析,但他更是一个容易动感情的人。他比拿破仑更易于动感情和大发雷霆。这是俾斯麦袭承了德国人和容克地主个性的一面。容克地主这个阶层长期过着贫乏无聊的庄园生活,俾斯麦的祖先的内心世界多少受到这种影响。奇怪的是俾斯麦的感情生活受其父亲的影响,而他对权力如饥似渴的追求则受其雄心勃勃母亲的影响。在这个问题上,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无论如何,在俾斯麦身上,不是德国人的性格,而是那种敢于冒风险的性格促使他获得功绩。他说过,“音乐使我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情绪——战争和田园风光”。这位拜伦式的骑士整个无法无天的青年时代都是在打猎,香槟美酒,热恋订婚和债务逼身中度过的,这一切表明了他追逐目标的双重性,即使到了晚年,尽管政务繁忙,他还要用上几个小时,在大自然中度过。这种种以及留恋于隐居的生活则是德国人个性在俾斯麦身上的体现。

  随着他权力的不断增加,他的疑心以及自我为中心也在不断发展。俾斯麦从来也不能容忍他周围的人腐化堕落,他本人更不会亲自去干这些事。不过,他曾企图欺骗收税官,用国家的馈赠为自己购置庄园,他甚至为打胜仗而接受额外津贴,这在当时是英国人的习惯做法,在俾斯麦以前,则还没有一个普鲁士人这样做过;他给自己手下的属员极低微的工资。俾斯麦是个颇有心机的人,他致富之道是将钱财交给普鲁士一个非常聪明的犹太人管理,允许这个犹太人投资,自行决定买卖。这个犹太人是银行家,他了解不少秘密,轻而易举的使自己的主人富裕起来,而他自己也跟着富裕起来。当时的独裁者大多是自己或由自己的亲信管账,可以想象这些人道德败坏到什么地步。

  俾斯麦在青年时代倾向于建立共和国,但是他的家庭和传统,特别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又使他放弃这个想法。他认为,德国人还没有成熟,建立共和国尚为时过早。他的这个观点,再加上他的年纪,就构成了他在争夺权力的最后决斗中,不敢向人民发出呼吁的原因。他深知,德国人对驱逐国王一事会看不惯的,他们期待的只是国王自愿逃亡。俾斯麦易于动怒,这一点使他有别于梅特涅和哈登贝格,但他又易于转而心情愉快,这一点又使他不同于施泰因。所有这一切都使俾斯麦得以成为一位强有力的政治家,他喜爱用“真实的政治”,事实上即使省去“真实的”这几个字,也不会改变它真正的含义。俾斯麦从未说过现今经常引用的“强权胜于真理”这句话。不过,他确实接受包含这种意思的既成事实。出于他的阶级感情和他对人民的敌意,他是不会愿意生活在今天这样没有法治的德国。

  在俾斯麦玩弄政治权术,仇恨他人以及对权力的追逐的背后,人们可以看出德国人浮士德式的思想在他身上的影响。他时而也透露他内心的隐秘。在他已近暮年时,曾给他的姐妹写下如下一段话:“我目前担任的职务,使我难以悠闲自在,这种心情是我过去从未有过的。一个人不应该不停地驱使自己前进,寄希望于获得更好的地位。”这就是他热爱贝多芬,不喜欢莫扎特的原因。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说过,他宁愿告老还乡,带上几本歌德的著作,在一个沙漠孤岛上隐居。

  具有德意志性格的大学生将会在俾斯麦身上看到他们的危险而又美好的生活影子。

  俾斯麦和他的国王——拉萨尔的出现

  1862年俾斯麦应召执政时,被卷进一场风暴漩涡之中。当时,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旧日的相互猜忌,比50年代更有过而无不及。威廉一世(1797—1888),这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国王的弟弟于1858年成为普鲁士的执政者,他最初取代他脱离实际的哥哥的地位而成为摄政王,而后继承了王位。当时威廉一世已年届六十,他对1848年革命所持的态度更为人民所痛恨,不过也正是由于他这个态度,促使他和俾斯麦结合在一起。当时他满脑子想的是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在意大利战争期间,他满怀爱国主义热情,反对法国,支持奥地利。但是,当他出任联军司令时,维也纳却又倾向于媾和,将伦巴第拱手让给德国的对手。正是在柏林失望的时候,给威廉提供了他宣扬改革军队的机会。他要求拨出巨款,加强军队,而议会中的自由派只允准拨出他所要求的半数款项,而且有附带条件。他发表的登基咨文又加强了议会反对派的地位,于是,国王召回驻巴黎大使俾斯麦,由他主持内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