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刻画战勋:清朝帝国武功的文化建构_马雅贞【完结】(7)

  “太祖实录图”作为清宫转换士大夫宦迹图的第一波尝试,以之后满洲皇帝都未延续如此激进的“实录图”做法而言,或许不算成功;相反的,第三章讨论虽然康熙朝时仍相当盛行官员战勋图,但宫廷并未制作战勋图像,却发展出之后为乾隆所继承之方略、战碑等武勋文化。康熙宫廷的大型视觉计划侧重的都是呈现皇帝作为“圣主”的形象,其中如《康熙南巡图》、《万寿盛典初集》等对官员勋迹图之收编,着重描绘的也是康熙治下的盛典和康熙皇帝的“文”治面向,而非像“太祖实录图”强调努尔哈赤的个人神“武”。康熙帝并非不重视武勋表述,但他采取的是以告成太学的军礼、将战碑立于太学/孔庙以及新创官方史书方略等独特方式建构清朝的武勋文化;其重点不在形塑皇帝个人的神勇,而是以仪典的方式提升到帝国的层次。乾隆前期亦是延续康熙对典礼的重视,一方面将更多相关活动纳入军礼的范畴,另一方面开始以大型贴落与成套长卷描绘这些仪式。

  第三部分“战勋与帝国:平定回疆与乾隆麾下的武勋图像”,分析乾隆如何因应历时多年的平定准噶尔与回部战争,逐步发展出新的战勋图像。第四章讨论由于大规模的回疆之战经累多年,一方面乾隆初期延续康熙朝对武勋仪典的重视所展开的成套仪式图绘,在对回战争迟迟不能举行胜战典礼如凯宴等的状况下,因无法于战争还在进行的时候绘制而解组;另一方面为了配合随着战事发展接连的告捷役事和准回观众的觐见等情事,不但出现了新的搭配贴落所在空间的成对展示和画面设计,也产生了新的“得胜图”题材。紫光阁更是在回部之战终于底定后,新规划的展示帝国武勋之空间。虽然紫光阁的设立与历代表彰事迹的功臣图传统有关,但不论是从功臣图的风格与数量、收贮的军器与战利品,还是从新成形的成组战勋大图等,都可见乾隆将紫光阁形塑为展示帝国武勋空间的意图。

  第五章论证与紫光阁成组战勋大图配套的小幅《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如何转换紫光阁战勋大图,大幅增加战图相对于仪式图的比重,调整西洋透视法并传承“太祖实录图”对丰富作战细节与军事秩序的战争概念,形塑出清军王师作战的恢弘场面与细节,建构了明代以来个人勋迹图所无法企及的帝国武功形象。透过与明代战争图像、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铜版战图,以及“太祖实录图”的比较,此章分析乾隆“接受”西方“影响”并加以“中西融合”的原因,在于《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表现大规模战争场景,以及中国传统绘法难以达成、却能够借由铜版细致线条刻画自前景到远景都展现的逼真物象;然而其中呈现的作战阶层、军事秩序、多元战争母题和鲜明的敌我对比等并非来自欧洲,反倒和“太祖实录图”更为接近,因而得以超越纪念个别官员督导激战的明代个人战勋图模式,建构出清帝国王师的浩大军威视觉效果。

  第六章进一步讨论随着之后清帝国境内与边疆战事的爆发,和乾隆后期对开国史战争面向的注重,关于回疆战争的紫光阁战勋大图和小幅《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成为帝国武功图像的典范。不仅后来的重要战役相继模仿,并与凯旋典礼一同成为乾隆武勋文化不可或缺且位阶很高的一环,确立了帝国武功图像在满洲尚武文化中的地位;更是完成了康熙以来皇权对士大夫个人勋迹视觉文化的转化。至此,皇清文化霸权不但建立了皇帝文治,如《南巡图》等视觉表述中凌驾官员渺小事迹的帝治气象,也树立了帝国武功图像而展现了超越官员个人战勋图的等级、规模与气势。皇清文化霸权的视觉面向因此不仅文武兼备,武勋图像的盛大发布更是清帝国逆转文武价值位阶的宣示。

  战勋图像因而不应是清帝国历史与清代艺术史研究的边缘,而应是重新省思两者核心议题,以及双方关系之关键。不论是清帝国的军事文化还是清宫的纪实图绘,均非一成不变或理所当然的满洲特质,而是需要透过转化汉人精英视觉文化而建立的皇清文化霸权。尤其乾隆朝最后形成以战勋图像等为核心的满洲帝国武功,更是历经长期试验发展的结果,亦即以下所勾勒从个人勋迹到帝国武功图像之历史轨迹。

  * * *

  [1] 例如Ping-ti Ho,“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7:1(1998.2):123-155,中译见何炳棣《捍卫汉化:驳伊夫林·罗斯基之〈再观清代〉》,张勉励译,《清史研究》2000年第1、3期,第113~120、101~110页。Evelyn S. Rawski,“Re-envisioning the Qing: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5:4(1996.11):829-850.

  [2] 例如Joanna Waley-Cohen,“The New Qing History,” Radical History Review 88(Winter 2004):193-206;叶高树:《最近十年(1998~2008)台湾清史研究的动向》,《台湾师大历史学报》第40期,2008年12月,第137~193页;叶高树:《“满族汉化”研究上的几个问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0期,2010年12月,第195~218页;党为:《美国新清史三十年:拒绝汉中心的中国史观的兴起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定宜庄、欧立德:《21世纪如何书写中国历史:新清史研究的影响与响应》,《历史学评论》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第116~146页。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