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_韩策【完结】(126)

  [55] 《郭家声日记选录》,郭正权编《癸卯进士、诗人郭家声先生纪念专辑》,第121页。

  [56] 参见尹占华《胡钉铰考》,《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7] 申:《图书介绍》,《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第2卷第7期,1943年7月1日,第3页。

  [58] 尚秉和:《〈忍冬书屋诗续集〉序言》,1939,郭正权编《癸卯进士、诗人郭家声先生纪念专辑》,第27页。

  [59] 《蒙藏院办报处职员表》,《回文白话报》第18号,1914年6月,职员表,第1页。

  [60] 参见万俊人主编《清华大学文史哲谱系》,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第100页。按,所引部分由齐家莹执笔,下同。

  [61] 《大张筵席》,《清华周刊》第342期,1925年4月3日,第24页。

  [62] 万俊人主编《清华大学文史哲谱系》,第47、30~31页。

  [63] 《东亚大学各系主任》,《申报》1929年8月8日,第3张第11版;《东亚大学暨一中通告》,《申报》1929年9月8日,第2张第6版。

  [64] 《之江大学新聘教员》,《申报》1933年9月5日,第4张第16版。

  [65] 蔡美彪:《学林旧事》,中华书局,2012,第2~3页。

  [66] 单镇:《桂阴居自订年谱》,单弘标点《苏州史志资料选辑》第38辑,2005,第188页。

  [67] 《教育厅长张委王寿彭代理》,《申报》1925年7月5日,第3张第11版;《张宗昌仆仆津济间之鲁闻》,《申报》1925年7月7日,第3张第10版。

  [68] 《山东大学定九月一日成立》,《申报》1926年7月4日,第3张第11版;《山东大学校长王寿彭已就职》,《申报》1926年7月9日,第4张第16版。

  [69] 《山东大学进行中之风波》,《申报》1926年7月13日,第3张第11版;《山东大学各科学长》,《申报》1926年7月25日,第3张第11版;《教育消息专电(济南)》,《申报》1926年9月2日,第3张第11版。

  [70] 参见许小青《北伐前后北京的国立大学合并风潮(1925~1929)》,《中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79页。

  [71] 张连楙:《袁树五先生传》,载《袁屏山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193),第18页。

  [72] 袁嘉谷讲演《史学谈》,董思训、袁昌华记,《袁嘉谷文集》,第574~576页。

  [73] 何丽芳、方骏:《赖际熙与早期香港中文教育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第39页。

  [74] 赖际熙、区大典:《国文大学宣言书》,《香港大学博文杂志》第1期,1919年7月,附录,第1~2页。

  [75] 参见林志宏《民国乃敌国也:政治文化转型下的清遗民》,第55页。

  [76] 参见何丽芳、方骏《赖际熙与早期香港中文教育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第41~43页。

  [77] 车行健:《胡适、许地山与香港大学经学教育的变革》,《湖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28~29页;何丽芳、方骏:《赖际熙与早期香港中文教育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第44~45页。

  [78] 谢荣滚主编《陈君葆日记全编》(1),香港商务印书馆,2004,第186、190、192、207页。

  [79] 谢荣滚主编《陈君葆日记全编》(1),第301页。

  [80] 〔德〕傅吾康:《为中国着迷:一位汉学家的自传》,欧阳甦译,第6、198~199页。

  [81] 以上两段见〔德〕福兰阁《两个世界的回忆:个人生命的旁白》,欧阳甦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第159~160页。

  [82] 《王天木起程赴美》,《申报》1920年12月7日,第3张第10版。按,王氏约1922年回国。

  [83] 参见郑善庆《北京古学院的学人与学术》,《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121~122页。

  [84] 《郭则沄来函》(1936,系整理者注,待考),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三联书店,2010,第642页。

  [85] 徐雁平整理《贺葆真日记》,第552页。

  [86] 尚骧为其父《滋溪老人传》所写的附记,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附录,母庚才、刘瑞玲点校,第511页。

  [87] 《商衍鎏诗书画集》,1962年自印本,第23页。

  [88] 靳志:关赓麟《稊园诗集第八·荒伧集》序言,1935,第1页a。

  [89] 宗威:关赓麟《稊园诗集第七·钵声甲集》序言,第1页a。

  [90] 关赓麟:《稊园吟集甲稿编终杂述》,《稊园吟集甲稿》卷首,转引自玉庐主人《玉庐藏书散记·稊园诗词社略述》(2012年2月13日),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5760080100w985.html。

  [91] 杨寿枏:《觉花寮杂记》卷2,第10页b。

  [92] 宗威:《课馀随笔》,湖南大学中国文学会编纂委员会:《员幅》第1期,1936年7月,第4页。

  [93] 慧远(夏纬明):《近五十年北京词人社集之梗概》,张伯驹编著《春游琐谈》,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第19页。

  [94] 刘孟纯:《思痛轩诗存》序,中央文史研究馆编《崇文集二编》,中华书局,2004,第31页。

  [95] 王鹤龄:《风雅的诗钟》,台海出版社,2003,第147页。

  [96] 曹辛华新近亦指出,与词社相较,当前学界对晚清民初“诗社的考察存在较大的空缺”。曹辛华:《晚清民国旧体诗词结社文献的类型、特点及其价值》,《复旦学报》2015年第1期,第80页。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