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_韩策【完结】(18)

  傲慢的萨道义之所以如此“固执”,是因为他要通过停止北京会试,给全中国一个耻辱,亦即让中国人牢记首都北京曾被外国军队占领了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因为经常有人告诉他,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京待的时间太短,没给中国人足够的教训。[99]

  四月初七日(5月24日),汉口英国总领事霍必澜奉萨道义电令,以直隶、山西停乡试,北京停会试、廷试,恐李鸿章等不愿奏请,故请张之洞转请朝廷照允。张氏当即驳以“直、晋并未处处仇教,且会试、廷试系各省举人、进士,非仅直、晋,何能概停”。而当时在坐的英国参赞杰弥逊则提供个人看法,以为“直、晋两省不闹事州县当可准小考,乡试必须全停,会试只可改在他省,或在南京”。张之洞将此情形通报给了西安军机处、刘坤一、李鸿章等。[100]四月初八日,南京英国总领事也以此意致函刘坤一:“奉公使电,和款内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境停文武乡、会试五年,最重要惟北京、太原,讵意全权谓许多无预士人被累,不欲停试,各钦差不能于该二处稍为姑容,嘱请南洋详电行在。”刘即电询李鸿章详情。李复电称:“停试事驳论许久,不得已改为只商北京会试及顺天、山西乡试,各使仍坚执不允,现拟将送来停考清单具折请旨宣示。”[101]

  四月十三日(5月30日),李鸿章、奕劻致电军机处,备述交涉艰苦,抱怨萨道义“性情执拗,颇难与商”,为了不“牵碍撤兵要务”,准备在停试问题上妥协:“如实不能争,拟即具奏,乡、会等试或可借闱举行”。[102]十五日(6月1日),军机处电询李鸿章:萨道义“刁难不撤兵,有无别故?他国不至效尤否?廷、会试全停,与条约城镇之言不符,能托美、日使居中转圜否?”[103]清廷此时最在意撤兵问题,至于停试问题则更关心会试、殿试,故顺天乡试与山西乡试,似已放弃。所以,十六日(6月2日)军机处致电张之洞,谓“停会试、廷试,英使持之甚坚,难于理喻”,虽电请全权磋商,“恐难力争”,希望张之洞“从旁托他国设法转圜”。[104]看来顺天、山西乡试,中枢已不再争。

  李鸿章获知中枢的这一立场后,便为北京会试再做争取。事实上,从萨道义方面的材料和新近的研究看,李鸿章等确实做了很大努力,公使中也不乏支持者。四月十七日(6月3日),李氏当面向萨道义提出:“朝廷确实可以发布一道上谕,叫停顺天乡试和在太原府的山西乡试,但是,两天前来自西安军机处的电报显示,如果停止北京会试,皇帝将不回銮。萨道义表示,他会将这点通报英国政府。”[105]其实,萨道义并不相信李鸿章所说,而且,他的如意算盘是,在这件事上“刁难”,能够让他得到其他东西。[106]不知是李鸿章自信太过以致误解意思,还是有意“欺罔”,他随即致电军机处称:“停考昨已由驿奏结,廷、会试已允不停,奏到请即降旨。”[107]

  可是,直隶人张之洞对于顺天、山西乡试全停大不以为然。张氏于十五日已获悉全权大臣电告枢垣的内容:“英使坚不允京城会试及顺天、太原乡试”,并通报刘坤一。十九日(6月5日),张之洞托英、德两领事转电英国公使萨道义、德国公使穆默(A.Von Mumm),认为直隶、山西两省乡试全停,于未滋事之处“太欠平允,士心定必不服”,妨碍将来民教相处,且与议和大纲内“滋事城镇停考”一语不符。鉴于北京、太原“断不能开考”,遂提出借闱乡试方案:直隶借山东,山西借河南。次日,张之洞又电刘坤一,请其“即照此意切商驻宁沪英、德各领事,或杰(杰弥逊)参赞转电各使”,并强调萨道义“重在北京、太原不准开科,故借闱一法必须详告”。[108]二十一日,刘坤一复电称:“借闱乡试,最为妥善……英、德两领事,均允电商公使。据云,必能照准。俟得回信,再会电枢。”[109]

  二十二日(6月8日),萨道义复电张之洞,允许“直、晋不滋事地方,可借闱山东、河南乡试”。张之洞当即将该消息通报刘坤一,同时电告其姐夫、军机大臣鹿传霖,待刘坤一复电后再会奏,并强调会试不停的消息已见李鸿章的电报。[110]有了李鸿章北京会试不停以及张之洞顺天、山西乡试可以借闱的消息,清廷遂于二十五日(6月11日)接到奕劻、李鸿章的奏折后,即下旨山西省之太原府,直隶省之北京、顺天府等府县停止文武考试五年。[111]

  英国顾及在长江流域的巨大利益,必须维持与刘坤一、张之洞的关系。所以萨道义确实曾在6月8日的复电中表示,个人不反对张、刘提出的顺天、山西乡试分别借闱山东、河南的建议。由于俄、美、日等国公使均支持中方的立场,加以张、刘的交涉,萨道义甚至感到自己将不得不在北京会试问题上妥协,因而正打算告诉刘、张北京会试本来也应该借闱举行(亦即现在可在北京举行,不必借闱)。[112]

  然而,就在萨道义准备妥协之际,四月二十五日(6月11日)停考上谕发布,因其并未明说北京会试,以致各方解释不一。李鸿章、奕劻认为北京会试不在禁止之列。尽管俄、美、德、日等国公使倾向于支持中方意见,但萨道义坚持认为,据该上谕,北京会试应该停止。[113]五月初六日(6月21日),李鸿章致电军机处称:“惟闻各使中仍有不愿北京会试者,请借河南考棚。萨使于此节未能践言,殊出意外,然于撤兵似无妨碍。”[114]六月十一日(7月26日),李鸿章、奕劻的奏片称:“萨道义面称会试仍必须停”,“揆度情形,会试难在京城举行,将来只可由礼部另筹变通之法。”[115]十九日,清廷为此特发寄谕,称“会试为抡才大典,各直省士子齐集应试,碍难易地举行。前据该王大臣与各使业经商允,自可仍践前言”,因令“奕劻、李鸿章再与各使切实磋商,务期议明仍在京办理会试为要”。[116]七月初九日(8月22日),李鸿章电奏无法再商:“北京会试,前经设法磋商,各使颇有允意。始料英使萨道义未必能以一人违众,不意萨使始终坚持,各使意无如何,遂仍由领衔日使备文驳复。臣等前奏已将详细情节叙明,今各使已将条款签字,断难再与商议。此次明降谕旨,请将日前片奏内所陈商明免停之河南陈州府、郑州、河内县三处扣除。会试仍不必提,庶条款画押不至因此迟延。”[117]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