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_韩策【完结】(51)

  [99] 《译第五十七号〈京津时报〉论本月初二日上谕》,《大公报》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初十日,第1版。

  [100] 《论进士入大学堂肄业》,《新闻报》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第1版。

  [101] 《致醉石弟书第二一》(1903年7月上旬),陈德溥编《陈黻宸集》下册,中华书局,1995,第1058页。

  [102] 《人才不必定由科举论》,《同文沪报》,载《时事采新汇选》光绪二十八年冬月十六至卅日。

  [103] 《论进士入大学堂肄业》,《新闻报》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第1版。

  [104] 皮锡瑞:《师伏堂日记》第5册,第159页。

  [105] 赵尔巽:《奏为晋省癸卯科乡试窒碍甚多拟请展缓折》(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05辑,第192页。

  [106] 《会奏请递减科举中额专注学校折》(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十二日),骆宝善、刘路生主编《袁世凯全集》第11卷,第64页。

  [107] 《致瞿子玖》(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2册,第100页。

  [108] 进士年岁问题,前引报刊舆论已有论及,不排除张元奇曾受影响。《酌定新进士入馆办法片》(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4册,第170页。按,张元奇上奏在1903年,距进士馆开馆尚有近一年时间。李林称“进士馆开馆仅历两月,1904年7月,御史张元奇……奏请酌量变通,‘或择年岁合格,其年长者听之,或考定额数,其额外者听之’”。又称“同年12月,张之洞亦奉旨议复张元奇奏陈”。均误。李林:《晚清进士馆研究:天子门生的转型困境与契机》,新竹《清华学报》新44卷第1期,2014年3月,第123页。

  [109] 《酌定新进士入馆办法片》(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4册,第170~171页。

  [110] 《奏定进士馆章程》,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第628页。

  [111] 《奏定进士馆章程》,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第625~630页。

  [112] 《德宗实录》(8),光绪三十年六月,《清实录》第59册,第83页。

  [113] 参见韩策《师乎?生乎?留学生教习在京师大学堂进士馆的境遇》,《清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114] 《德宗实录》(8),光绪三十年七月,《清实录》第59册,第101页。

  [115] 《政务处奏更定进士馆章程折》(并清单),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史料》第1卷(1898~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157页。此外,允许学员考御史及保送知府。针对馆内风潮,特意规定了“故犯学规,屡戒不改或声名素逊,造就其难者”的罚规。又参见李林《晚清进士馆研究:天子门生的转型困境与契机》,新竹《清华学报》新44卷第1期,2014年3月,第123页。惟其意主事皆入外班,理解小误。

  [116] 《致瞿子玖》(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赵德馨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2册,第100页。

  [117] 孑厂(郭则沄):《杂述进士馆旧事以资谈柄仍叠前韵》,载《科举概咏》,《中和月刊》第1卷第11期,1940年11月,第51页。

  [118] 稊园(关赓麟)诗题,孑厂(郭则沄)辑《科举概咏》,《中和月刊》第1卷第11期,1940年11月,第50页。

  [119] 王文韶除外。参见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第83~101、122~132页。

  [120] 参见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第134~135页;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第94页。

  第四章 癸卯、甲辰借闱会试:科举新章的践行

  癸卯、甲辰二科既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后的会试,又是清季科举新章的重要实践,因而具有独特的意义。诚如甲辰科进士关赓麟所言:“癸卯、甲辰二科为千三百年科举之殿。时方改制,试论义,废誊录,借地汴闱,获隽者复入学堂习法政。此皆异于历来科举者。”[1]本章首先重新解释会试借闱河南的缘由,接着着重考察两科会试的实际运行,借以讨论科举改章的利弊得失,最后在同治、光绪以来的会试脉络中,对两科贡士的取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一 借闱河南缘由新释

  1900年的庚子事变,彻底打乱了大清国的运行节奏,深刻影响了清末的制度变革和历史走向。就抡才大典的科举考试而言,乡、会试被迫一再展期,并引起朝臣和东南督抚巨大分歧。辛丑年(1901)八月,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甘肃五省举行了庚子、辛丑恩正并科乡试,而其余省份则俟之来年秋天。同时,按照中外交涉的最终结果,北京五年内既不能举行顺天乡试,也不能举行礼部会试,而事实上京师贡院也已被夷为平地。然则业经展至壬寅年(1902)三月的会试是否按期开科,借闱何处开科,便需当局首先加以确定。

  辛丑年十月,礼部鉴于本年举行乡试省份不多,因而建议明年会试各省中额要区别对待。因为“明年会试恩正并行,自必酌量加中,以广皇仁”,但“若未经乡试各省,会试概行加中,未免漫无区别,且将来新科士子不获一律邀恩,亦非朝廷一视同仁之意”。故礼部奏请明年会试“由知贡举于开单奏请中额时,分别注明本年已经乡试及未经乡试字样,恭候圣裁。其未经乡试省分,应俟补行后,下次会试由礼部具折声明”。对此,政务处有不同意见,认为本年举行乡试只有五省,“若于明年举行会试,未曾乡试各省士子不免向隅,且举行经济特科前经奉旨定于本届会试以前,亦属办理不及”,故奏请会试再展一年至癸卯年(1903)春举行。至于借闱何处,政务处奏称:“明年补行顺天乡试即须借闱,拟借用河南贡院考试,地属毗连,较为合宜。”八月先考顺天,十月再举行河南本省乡试。“乡试既借用豫闱,次年会试拟亦请仍就河南贡院办理,地居适中,于各省公车士子亦便。”[2]十月二十四日,清廷根据政务处的意见明发上谕,大告天下。[3]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