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_韩策【完结】(92)

  表6-1 癸卯、甲辰进士朝考后授职统计

  2.主事掣签:京官的再分布

  进士授职后,京官中翰林、中书衙门已定,而学习主事则要掣签分部。究竟签分何部,关系仕途发展和经济收入,是诸人关切所在。至于六部之优劣,“以吏、户二部为优选,刑部虽瘠,补缺尚易,工部亦有大婚、陵工保案,以冀捷获。惟礼、兵二部最苦,礼部尚无他途杂进,依然书生本色,最次莫如兵部员司,以常测之,非二十年不能补缺”。[4]若言事务之繁,则以户、刑二部为最,户部分十四司,刑部则十八司,吏、礼、兵、工四部皆只四司。[5]

  因此,癸、甲二科新进士以主事用者,签分刑部最多,户部次之。以癸卯科为例,刑部学习主事为28人,约占94位学习主事的30%,户部以24人紧随其后,约为26%,其次吏部、工部同为13人,兵部9人,礼部最少,仅7人(详表6-2)。至于甲辰科,刑部竟多达30人,占96位学习主事的31%,户部亦达23人之多,其次为工(14)、吏(13)、礼(8)、兵(8)四部(详表6-3)。

  3.进士分省:外官的再分布

  新进士授职中的即用知县一项常常人数最多,他们是进士中的一大群体。癸卯科即用知县足有124位,人数甚夥,甲辰科外官人数虽有压缩,即用知县亦达88人。分发何省,对于即用知县来说,关系匪浅。在必须回避本省的情况下,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签分省份的自然与经济文化环境、距家远近、可资利用的关系网、县缺的数量、候补知县的多寡等。分发何省由吏部掣签决定,即用知县本无能为力。不过,至少有两种常用之策可以改善处境。其一是亲老告近,但需符合条件;[6]其二则系捐纳,又可分为两种,即掣签前捐指某省和掣签后捐离原掣之省而改指某省。

  表6-2 癸卯科进士部属统计

  表6-3 甲辰科进士部属统计

  以癸卯科为例,闰五月二十五日为新进士掣签分省之期,除了萨起岩等人已经于掣签前捐指某省外,其余一百零八员则照例经吏部掣签分省。[7]与此同时,具备亲老告近资格者,也在抓紧利用该政策。闰五月初十日,浙江进士钮泽晟在得知自己“竟用知县”后,即请友人“代办告近文书”。所以钮氏于二十五日签分直隶,但因亲老告近获准,故八月初六日又改签邻省江西。[8]此类情况尚不乏其例,比如浙江人张鹏翔本掣云南,因亲老告近而改分江苏;浙江人武曾任本掣山西,既亲老告近,又在邻省中捐指江西,盖与江西有特殊联系,故到省三四年即补实缺。[9]此外,既不满意于掣签省份,又具备一定财力的即用知县,也在申请捐离原省而改指他省。比如江西人陈中孚本掣直隶,捐离原省而改指湖北;山西人吴庚本掣直隶,捐离原省而改指陕西;直隶人王延纶本掣福建,捐离原省而改指山东。[10]现将即用知县分省情形制成表6-4。

  表6-4 癸卯科进士即用知县分省统计

  4.未殿试的癸、甲贡士

  在清代科举考试中,每科贡士与进士的数额常有出入,[11]癸、甲二科亦不例外。癸卯科会试中式贡士306名,其中13人因丁忧、患病等原因未参加随后的殿试,而22名戊戌科贡士则于癸卯科补殿试。[12]所以,癸卯科殿试产生了315名进士。甲辰科会试中式贡士276名,其中15人未殿试,但又有甲午、戊戌、癸卯三科共12名贡士补殿试。因此,甲辰科殿试产生了273名进士。

  13名未殿试的癸卯科贡士,有10人于甲辰科补殿试,他们是:李臣淑、张云翼、何振清、吕祖翼、单志贤、林乾、段维、宾光椿、朱崇年、钱昌颐。然1905年科举立停,故癸、甲二科便有18名贡士再无机会补应殿试。不过,绝大多数后来经过验看,分别授职如表6-5所示。

  表6-5 癸、甲二科未殿试贡士题名

  综上,下文关于癸、甲进士群体的考察和分析,就以参加了癸卯、甲辰两次进士朝考的591人,外加未殿试的18名贡士,以及翻译进士3人(鸿志、魁续和富尔逊),总共612人为对象。

  京官的仕途分化

  在既往认知中,清季中下层京官的状态有两个特征,一是收入低,二是补缺难。就后者来说,光绪以来,捐班司官补缺无期,可以不论,即进士以学习主事用者,通常亦“非二十年不能补缺”,像何刚德14年补缺,“因在吏部,较疏通也”。[13]陈夔龙亦谓兵部员司最次,“以常年测之,非二10年不能补缺”,而其运气超好,10年即补,算是极快。[14]

  照此说来,如果时局依旧,癸、甲二科学习主事总共190名,即使待至1911年清帝逊位,亦难有几人补缺。不过,清末新政开始后,官制改革逐渐加快,六部体制彻底突破,中央部院明显扩军,加以破格用人,京官的升沉颇异往昔。癸、甲进士适逢其会,补缺之迟速、升沉之变化、流动之情形皆呈现与往昔颇为不同的新状况,值得梳理分析。

  首先是新部“捷径”,商部、巡警部、学部、邮传部即其显例。光绪二十九年(1903)七月,癸卯科主事分部行走不久,商部正式成立。其司员的一大部分,系据总理衙门考试章京之例,[15]先由内阁、六部等衙门考取司员,再保送至商部考试录取,然后引见记名录用。因为试题系商务论、策各一,故由策论及第的癸卯科进士相对熟悉,所以表现甚佳。[16]当日共有171人赴考,取录60人,其中癸卯科进士单镇、靳志、关文彬、李德星、郭家声、田步蟾、忠兴、聂梦麟、彭绍宗、吴达(建)三、王扬滨、孔昭晋等12人榜上有名,竟占1/5。[17]引见后,奉朱笔圈出30人记名录用,单镇、靳志、关文彬、李德星、郭家声、田步蟾等6人有幸入选。首批传到14人,单镇在列,次年即补缺。[18]关文彬、李德星、郭家声于一两年内相继传到,且试看三个月即奏留作为候补主事,较学习主事三年奏留之例限缩短甚多。[19]至辛亥鼎革之前,单镇、田步蟾均已升任农工商部郎中,关、李、郭三人皆任主事,此外甲辰科何景崧任员外郎,均为实缺。[20]补缺之速,实令何刚德、陈夔龙等前辈不敢想象。新政之前,考取军机章京是正途出身候补司员的一条显达之路。新政之后,商部“章京”亦可作如是观。胡思敬批评“商部捷径”,虽主要指其多位丞、参遽升至尚、侍而言,[21]实则当日商部亦是候补司官补缺之捷径。单镇、田步蟾等人即赶上了这趟快车。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