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_韩策【完结】(94)

  此外,兵部改为陆军部,大量任用军校毕业生,癸、甲进士机会不多。1908年,廖振榘、李盛和因中进士前已在兵部候补,资历甚老,所以分任司长,其他人仅朱振瀛、牛兰补科长。往日清贵之吏、礼二部,在新政改制中日渐式微,癸、甲进士补缺者更少,任祖澜于1908年补主事,而直至1911年吏部被裁前夕,果晟、荆育瓒才补主事。礼部则仅林栋于1908年任郎中,且因其考中进士前已是候补官员。[39]

  如以辛亥鼎革为断,将现任和曾任实缺京官的癸、甲进士做一统计,其详情如表6-6所示。

  表6-6 辛亥鼎革前癸、甲进士京官补缺、升迁统计

  表6-6 辛亥鼎革前癸、甲进士京官补缺、升迁统计-续表1

  表6-6 辛亥鼎革前癸、甲进士京官补缺、升迁统计-续表2

  表6-6 辛亥鼎革前癸、甲进士京官补缺、升迁统计-续表3

  可知有36名癸卯科部属或中书补缺,甲辰科则为46名。前文已统计,癸卯科部属和中书共109人,甲辰科为117人。可见,在鼎革之前,癸卯科部属和中书中有33%的进士现任或曾任实缺,甲辰科的这一数据则超过39%。此时距癸卯科分部学习之日为时8年,而甲辰科则仅7年。想当年分部主事通常“非二十年不能补缺”,何刚德14年补缺已经较快,陈夔龙10年补缺则算极快。这说明,癸、甲二科主事、中书在补缺及升迁方面,已经远超过其进士前辈。进士分部学习者通常“非二十年不能补缺”的既往认知,已与清季最后几年的实情不符。

  这一则因为部院扩军,缺分加多,二则因为癸、甲进士策论出身,且多人进士馆或留学毕业,其所学法政、理财等“新学”,恰好适应了新政需要。在度支部、法部及审判厅、邮传部等新部,癸、甲进士最为聚集,即是明证。同时,进士馆或进士游学毕业考验最优等者,奖以遇缺尽先补用,也是不少人提前补缺的原因。这也部分说明,最后的进士群体在科举废除后并未迅速“边缘”,总体还比此前补缺更快,只是部分人仕途超顺,火速升迁,同年之间的分化则更为严重。

  此外,甲辰科较癸卯科晚“出山”一年,但其部属中补缺人数既多,比例亦更高,说明甲辰科进士更为趋新。邮传部、度支部实缺部属中,甲辰科均比癸卯科人多,可与这一观察相验证。

  相比而言,翰林的境况则要逊色许多。虽然庶吉士授职编修、检讨后,即是实缺,但升迁之途却甚为拥挤。且废科举后,无往日之学差、试差,翰林津贴又远不如部属印结之优厚,如果不能在京内外觅得优差,翰林的日子甚不好过。所以整体来看,翰林群体是新政改制的“牺牲品”。从表6-6可知,仅有13名癸卯翰林、9名甲辰翰林或在本衙门晋升,或调至其他部院补缺。且翰林院内晋升者多系旗人,以其人少缺多之故。即使算上数名外放监司道府实缺的“红翰林”(详表6-7),两科翰林升迁人数也仅约占其总数的20%。

  表6-7 癸、甲二科京官外任监司道府州县等官统计

  表6-7 癸、甲二科京官外任监司道府州县等官统计-续表

  值得注意的是,癸卯科翰林较其甲辰后辈“表现更优”,与部属的情况适相反,说明翰林群体升迁仍如以往,更看重资历。此外,在辛亥鼎革前升至监司大员的为数不多的癸、甲进士中,癸卯翰林占据绝对多数,一方面说明在翰林整体式微的情况下,少数翰林在升迁中仍有极大竞争力,另一方面显示翰林的分化也很严重。

  除了在京内衙门补缺、升迁、流动外,京官外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出路。在鼎革之前,至少有66名癸、甲翰林、部属、中书外放,其中至少22人曾实任或署理监司道府等官,37人曾实任知州知县官。如果排除同一人先任京官再外放的情况,则分别有10名癸卯科翰林、24名癸卯科主事和中书、17名甲辰科主事和中书外任监司道府州县等官。这一群体绝大多数有“新学”背景,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改制时代的用人风气。

  综上,鼎革之前,癸卯科翰林在京内外升迁的人数为23人,占本科翰林总数的29%;甲辰科的同一数据则分别为9人和14%。癸卯科部属和中书现任或曾任实缺京外官的人数为60人,占该科部属和中书的55%;甲辰科的同一数据则分别为63人和54%。

  即用知县补缺的新动向

  清末州县候补官员队伍庞大,补缺甚难,常常被视为异途冲击正途、吏治腐败、人浮于事的证据。1862年,顺天府尹蒋琦龄曾说:“即用人员,不但终身无补缺之望,几无终身差委之期。”《清史稿·选举志》称:“甲榜到部,往往十余年不能补官,知县迟滞尤甚。”[40]曾任知府多年的何刚德说:光绪以来,外省知县、教职之“拥挤更不可问,即如进士分发知县,名曰即用,亦非一二十年不能补缺”。[41]那么,癸、甲二科即用知县的补缺是否有所变化呢?

  前文已统计,两科即用知县共计212人(癸卯124人+甲辰88人),外加未殿试的贡士中有7人于1907后以即用知县分省,总共219人。而据我的不完全统计(详表6-8),在辛亥鼎革之前,至少有136位即用知县现任或曾任州县实缺,亦即近2/3的癸、甲二科即用知县,至迟在中进士后的七八年内已补实缺。其中癸卯科为81人,甲辰科为55人,分别占该科即用知县的64%和58.5%。事实上,许多人三五年内即已补缺,甚至调补首县等最要缺,升直隶州知州者亦不乏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