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_顾海良【完结】(52)

  30年代初,在西方经济学界,劳动价值论不仅受到云集在"边际主义"旗帜下的形形色色的主观价值者的攻击,同时还受到倡导经验价格、主张取消任何理论价值的新思潮的挑战。当时,瑞典经济学家卡尔·古斯塔夫·卡塞尔认为,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是完全不必要的,所有的必须证明的命题都可以由经验价格加以说明。另一位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米尔达尔,则在1932年发表的《国民经济学中的政治因素》中宣称,在对价值理论--不管是以实际成本,还是以效用为基础的价值理论--的研究中,以前的经济学都受到来自伦理因素和政治因素的缠绕,因而各种价值理论都不具有纯粹的经济学的性质。他认为,只有放弃这种错误的研究方法,倡导具有实效性的经验价格,才能把经济学置于科学基础之上。

  在这一理论氛围中,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然面临双重的理论任务:一是必须驳倒提倡"经验价格"的"新思潮",搞清理论价值在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必要地位;二是必须驳倒各种非科学的价值理论,阐明劳动价值论才是唯一的科学的价值理论。这一时期,多布以对卡塞尔、米尔达尔等人的"新思潮"的批判为出发点,展开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探索。

  多布认为,要驳倒提倡"经验价格"的"新思潮",首先要搞清的一个问题就是:合适的价值理论同政治经济学的体系结构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内在的联系?在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中,多布指出,任何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都是从对一种比较模糊的、未加区分的领域的事物的描述和分类开始的;只有在作了这种描述和分类的基础上,才能在以后的进一步的分析中,得出适合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普遍原则。在这一理论体系中,这种普遍原则可能只适合于有限的或局部的情况,不能完全预测这一体系内更为具体的、更大量的事实和更一般的问题;但是,一开始就确定了的这一普遍原则,对整个理论体系的构造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在任何一门科学中,这种普遍原则不仅要达到一定的综合程度,而且要达到相当的精确程度。多布认为,化学中化学元素的原子量的概念、物理学中牛顿引力定律,在这些科学中就起着这种普遍原则的作用。在政治经济学中,能够起这种普遍原则作用的,首先就是价值理论。这就是多布屡屡强调的价值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体系结构中所具有的"描述和分类"的功能。显然,取消价值理论的这种独特地位,政治经济学体系结构就无从建立起来,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也难以得到发展。

  多布进一步认为,只有能够执行这种"描述和分类"功能的价值理论,才是一种"充分的"价值理论。纵观经济学说史上的各种价值理论,只有劳动价值论才是唯一的"充分的"价值理论。对此,多布从形式上和内容上论证了劳动价值论所具有的这种"充分性"。

  从形式上看,在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方程组"中,"充分的"价值理论必须处在起关键性作用的"自变量"的地位。这种"自变量"必须具备两个充分条件:第一,在解开整个"方程组"的过程中,这种"自变量"在任何特殊情况下都不能依靠其他"自变量"得出自己的解;第二,这种"自变量"必须表现出某种数量关系,但是,重要的是,"这种数量不能是价值本身" 。

  显然,经济学说史上存在过的诸多价值理论,都只滞留在循环论证的"怪圈"中,无法找出一种独立的、在因果关系上起决定性作用的"自变量";唯有劳动价值论才能跳出这一"怪圈",避免循环论证,从一定形式的社会劳动(马克思把它精确地定义为"抽象劳动")出发,解决构成价值"自变量"实体的问题。正是从这一角度来看,多布认为,只有劳动价值论才能作为起关键性作用的"自变量",才能解开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方程组"。

  从内容上看,"充分的"价值理论,必须具备能够预测现实世界的"实在性"的特征。这就是说,第一,对于"充分的"价值理论来说,价值"必须转化为实际的维度,这些实际的维度在事实上是能够加以理解和认识的"。因此,经济学说史上的各种主观价值论,在形式上尽管也是在价值体系以外寻找价值决定因素的,但是,这些决定因素都是"非实际的",只是主观的心理欲望这一类因素。只有在李嘉图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作为"实体"的劳动因素,才是一种"生产活动中的客观因素",并且具有"实际的维度"。

  第二,作为"充分的"价值理论,不仅在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抽象层次上是正确的,而且在不断接近于现实世界的具体层次上,在经过适当的"修正"之后,也应该是正确的。多布认为,只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才能达到这一点。作为例证,他提出了《资本论》体系中的"近似法规律"的理论。多布认为,在《资本论》第一卷的抽象层次上,"第一近似规律"(the law of first approximation)起着主导作用。这时,价值决定价格,利润取决于剩余价值,或者取决于劳动力价值和产品价值之间的差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这时,马克思在对"第一近似规律"作了适当"修正"的基础上,推导出逐渐趋近于现实的"第二近似规律"(the law of second approximation)。正是在"第二近似规律"的作用过程中,个别商品的生产价格与市场价值相偏离,平均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相偏离。相对于逐渐趋近的资本主义现实而言,"第二近似规律"不仅没有违背"第一近似规律",相反,还使"第一近似规律"的抽象规定性进一步展开为具体规定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