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太宗全传_孙文良/李治亭【完结】(67)

  宁锦苦战,后金“士卒损伤甚多”《东华录》,天聪元年正月。,太宗无功而还。明人称这次战役为“宁锦大捷”。这次明兵取得胜利,除了顽强的抵抗,主要还是袁崇焕的“凭坚城用大炮一策”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明兵不利于野战,和擅长纵横驰突骑射的后金兵是无法较量的。只有高筑城墙,深挖城壕,坚守城池,用大炮轰击,以制敌取胜。此种作战,正好限制了后金兵发挥优势。后金兵没有大炮,多次诱使明兵出城决战又没有成功,致使后金兵无所施其技,坚城之下,太宗纵兵奔驰,两头碰壁,吃了大亏。看来,他在战前对明兵的防御能力估计不足,忽视了明朝统治集团内存在一个抗战派,并在一定时期保有巨大力量。这该是他在宁锦战役失败的教训。

  二、巧设反间计

  军事斗争,基本的和主要的是以战场作为表演舞台。但是,对于一个卓越的军事家来说,斗争艺术并不仅仅局限于战场上的厮杀,他还往往运用超出常人的智慧,通过政治的和其他的辅助手段,达到在战场上不易达到的目标。这就是俗话说的“斗智不斗勇”。古人称为“设间”即反间计便是其中之一。楚汉之争时,刘邦“设间”离间项羽与谋士范增的关系,是这类“设间”的一个著名事例。清太宗用反间计,将他的顽强对手袁崇焕置于死地,其手腕之高超,使刘邦也有点黯然失色。

  来自江南日暖的袁崇焕,在烽火连天的北国边疆,先后于宁远、锦州等地两次击败了后金兵的强大攻势,挽回了明在关外的危局。这些神话般的奇迹,使他在明与后金双方都成为瞩目的人物。明朝统治集团中一些人把他看作是顶梁柱,希望依靠他挽狂澜于既倒,后金则视他为劲敌,眼中钉,肉中刺。明熹宗时因大宦官魏忠贤,嫉功妒贤,袁崇焕一度受魏忠贤排挤,被迫解任乞休。崇祯即位后,魏忠贤伏法,袁崇焕再次起用,于崇祯元年(天聪二年,1627年)四月,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七月,袁崇焕入都,十四日召见于平台。崇祯说:“女直(即真)跳梁十载,封疆沦陷。卿万里赴召,有何方略?”崇焕答:“如果皇上给臣方便,五年之内,东患可平,全辽可复。”崇祯高兴地说:“五年灭寇,便是方略,朕不惜封侯之赏,卿当努力以解天下倒悬!”中间,崇祯退,稍事休息。给事中许誉卿问崇焕五年复辽的具体设想。崇焕很不以为然地说:“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誉卿说:“皇上英明,怎么可以随意许下诺言?将来按期验效,怎么办?”崇焕顿时感到一时失言。过了一会儿,崇祯回来,崇焕赶紧奏道:“东事本不易解决。臣约略五年,但五年之中,须事事相应,第一钱粮,第二器械,户、工两部,都要悉心措置,以应臣手。”崇祯用眼看了看两部尚书,王家祯、张维枢忙奏:“敢不承命!”崇焕又奏:“还要吏、兵两部都应臣手才行,所用与罢斥之人,都听臣便。”崇祯又看了看两部尚书。王永光、王在晋马上表态:“敢不承命!”……崇祯对袁崇焕非常满意,凡有所请,都慨然应允。阁臣们一致请求撤回王之臣、满桂尚方剑,单赐崇焕,以事权专一,统筹全局。崇祯立即批准以上见《明史》,“袁崇焕传”;又张岱:《石匮书后集》,卷11。。崇祯刚即位,很想作为一番,因此特别器重袁崇焕,把关外的局势悉交由他掌握处理,给予他极高的礼遇,以示笼络。

  袁崇焕于宁远大捷后,几次派使者去沈阳谈判。正进行中,他被免职,此事便搁置起来。这次复镇蓟、辽,他深“知兵力不敌”,所谓“五年复辽”,不过是为安慰崇祯而许下的不能实现的诺言,“思以捭阖纵横之计”《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5,“宁锦战守”。,幻想以和议诱使后金让出已占领的辽东,归还被俘获的辽民。为此目的,他不顾廷臣和崇祯的反对,公开或秘密地同后金举行和谈。

  ---------------

  第五节辽西对峙(3)

  ---------------

  太宗出于麻痹明朝、暗中积蓄力量的战略目的,积极主张和谈。在和谈毫无成效的情况下,他又举行了军事进攻。宁锦战役失败后,太宗看到这条防线坚固,一时无法突破。他遇到的对手袁崇焕是个有胆有识的人,他既叹服,又顾忌莫深。在他身后还有毛文龙扼其背。第一次进兵朝鲜,他以为后顾之忧已解除。然而毛文龙仍据守皮岛及辽东沿海各岛屿,驻军数万人,“牵制金、复、海、盖四卫,时时袭击建虏(后金),有所斩获。”《国榷》,卷90。毛文龙原是李成梁的部下,后投到广宁巡抚王化贞,任游击之职。后金攻占辽东,他逃到沿海岛屿,招收逃散的辽民数十万,选精壮为兵,骚扰后金,牵制它不得西进,为明朝建立了功劳,屡受封赏,授总兵,提升到左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在皮岛设军镇,规制如内地。毛文龙所部散居各海岛,势力虽不算大,却如人身上的蚤虱,捕捉它无处下手,听任它吮咬皮肤则使人不得安宁《国榷》,卷90。。后金兵因不习海战,又缺乏船只,对他无可奈何。因此,前有袁崇焕,后有毛文龙,使太宗不敢大规模地进兵辽西。他决计除掉这两个人,否则,他的大事不可图。他利用袁崇焕急于求和的心理,假袁之手先除毛文龙。事情的经过是:“先是,降将李永芳献策于大清主(太宗)曰:‘兵入中国,恐文龙截后,须通书崇焕,使杀文龙,佯许还辽。’大清主从之。崇焕答书密允。”计六奇:《明季北略》,卷4。据毛文龙说,李永芳曾给他写信,劝他投降,他没干,将此事报告了朝廷。李永芳劝降无效,转而献计假手他人杀文龙《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4。。此次袁崇焕一上任,“思杀文龙,则辽可得。”计六奇:《明季北略》,卷4。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