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说司马家_张朝炬【全三册完结】(222)

  由于这一连串的错误,最终建业是保不住了,叛军长驱直入,东晋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等到最后一位将军卞壶阵亡后,庾翼所部不战自溃,温峤的几千人打打游击还行,正面交战就等于送死;郗鉴尚可一战,但远在徐州;最靠谱的陶侃正在行军路上。这两支部队远水救不了近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建业沦陷,司马绍机关算尽,却没有在建业屯一支强有力的政府军。不久后,苏峻的大军进入建业城,建业经过十数年的苦心经营,已经发展为全国第一大都市,江浙地区的真金白银通过漕运源源不断地送到国库,但也到此为止了。苏峻和其手下士兵疯狂地洗劫了这座繁华富庶的大都市。王敦虽然为人残暴,但多少有点主人翁意识,所以没怎么抢,苏峻与之相比,则为货真价实的强盗,他手下的叛军也就五六万人,这些金钱足以使他们全都成为百万富翁——士兵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一夜暴富的机会。到后来,宫廷中除了给小皇帝做口粮的几石米之外,其他一无所有。

  70 王敦之后的又一个权臣

  叛军进入建业后,苏峻掌握了大权,所有朝政又得重新洗牌,皇帝目前还小,根本无法执政,也只能摆个样子而已。此后不久,庾太后因担心国事,忧郁成疾,最后病重不治,享年三十三岁。有庾太后在,苏峻不敢对小皇帝怎么样,但失去了母亲的保护,司马衍的处境更加危险了。庾亮是这次灾难的罪魁祸首,苏峻肯定不会放过他,庾亮就算是傻子,也该明白这一点,苏峻入城之时,庾亮带领全家老小跑到了寻阳(今江西九江)避难。在这里,他遇到了从北面撤回来的温峤,庾亮后悔当初不听温峤之言,以致今日之祸。一番自我批评后,他把大军的领军虎符交给了温峤,温峤却说:“峤自知才疏学浅,不堪当此大任,况且我军人少力微,远不是叛军的对手。如今能挽救狂澜于既倒者唯有陶侃了,不如把大权交予陶侃,共同讨伐苏峻。”

  东晋之所以如此衰落,和朝中没有能人是有关系的,皇帝本身幼小,辅政大臣也没有能力,导致手下大将各怀私心,国家就难以搞得好了。使者到了陶侃军中,好说歹说,陶侃就是不答应。原来,陶侃还在为没有进入顾命大臣行列一事耿耿于怀,他对使者说:“我陶侃只是一个边将,责任只是抵御外寇,朝中的事还是你们自己处理吧!”其实,在接到苏峻叛乱的消息后,陶侃是第一个出发的,若真把自己置于边将的角色上,腿脚怎么可能这么利索?陶侃这么说无非是赌气罢了,顺便向庾亮等朝臣发发牢骚。老实人温峤听完使者的汇报,还真以为陶侃不想救援建业,于是派使者通知他:“既然不想来,那就算了。老老实实地守你的边去吧!国家不需要你这样的臣子!”所谓当局者迷,国家局势衰败到如此地步,还惦记着个人得失,只能说,他们都不是有格局的人。

  在这种关键时刻,大家都不是赌气的时候,温峤这一方更没有赌气的本钱,所以必要时还是得退一步,给对方一点面子。这一切被温峤手下一个名叫毛宝的谋士看得清清楚楚,他听说温峤的做法后,第一时间冲到了他的营帐中。顾不得客套,毛宝劈头就问:“使者走远了吗?”温峤道:“军国大事,不敢有片刻耽搁,恐怕使者此刻已经抵达陶侃军中了。”“糊涂啊!”毛宝急得大叫起来,“陶侃素于庾亮不和,他之所以不肯接受官职,多半是出自气话,陶侃并非目光短浅之人,事关社稷安危,他能坐视不理吗?苏峻得势,对他有什么好处?既然一次请不来,那就两次,再不行三次,只要言辞足够恳切,不信他陶侃不来。”温峤听罢恍然大悟,无奈使者已经出发,“木已成舟,该如何是好啊!”“派使者去追!如果追不到,那就另派使者,晓以利害,无论如何,一定要让陶侃火速出兵!”

  在这种关键时候,团结非常重要,如果东晋仅剩的这些人马内部再搞分裂,那肯定是万劫不复了。最后陶侃终于接受了军队统帅这一职务,他一改往日慢吞吞的行军速度,不几日便到达寻阳。这个时候,庾亮总算是大人有大量,主动退了一大步,他向陶侃负荆请罪,鉴于庾亮的认错态度还不错,陶侃原谅了他。第二天,陶侃下令全军向建业突击,苏峻见朝廷军队声势浩大,于是把军队撤到石头城,临走前苏峻带上了宫廷的全部人员,包括皇帝。王导苦苦劝阻,却无法令苏峻回心转意——沉寂了许久后,王导又上场了,此时王导的职位比苏峻还要高,除了没兵权。苏峻进入建业后,几乎把朝廷重要官员来了个大换血,只有王导安然无恙,苏峻一向仰慕王导的为人,不仅没难为他,反而保留了他原来的丞相职务。属下屡次建议杀了王导,苏峻都一笑置之,若不是王导等一干大臣在苦苦支撑,司马衍或许早就挂了。

  71 儒家思想教育下的忠臣

  东晋帝国虽然武将不行,但好在文官都还不错,这大概与建业这等江南温雅之地有关,南方人不尚武,但绝对重文,儒家思想在这里被发扬光大。随帝出城的大臣还有刘超、钟雅、荀崧、华恒、荀邃、丁潭,他们的官位都很低,最高的荀邃才是尚书,其中大部分人在历史上出镜的机会很少,属于那种容易被遗忘的角色,但之所以要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是因为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忠臣。所谓患难见真情,在皇帝被幽禁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在皇帝身边形影不离,时刻保护着司马衍的安全。刘超更是充当了帝师的角色,无论外面打得多么热闹,内宫的读书声从来没有间断。在这里,司马衍被教授《论语》、《孝经》,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初步确立。虽然苏峻极为厌恶这种不绝于耳的读书声,他做梦都想杀了刘超这些人,但却不敢杀,东晋的朝廷正是在这一帮忠臣的苦苦守护下,才渡过了一个又一个劫难,他们的功劳与温、陶等人相比,毫不逊色。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