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洲华侨史话_陆国俊【完结】(24)

  在美国比较有名的侨校有:

  旧金山的中华中学是美国侨校中最出名的一所。中华中学原为大清书院,1909年改为大清侨民学堂,由中华会馆主办,校址在中华会馆大厦的二、三层。辛亥革命后该校改为中华侨民公立学校,1927年出资购买下附近基督教会楼宇为新校舍,并在1922年增设初中,故正式改为现名中华中学学校。中华中学学制完善,程度较高,图书资料丰富,设备齐全,在中国教育部正式立案,成为美国华校的一座高等学府。但此校每天上课时间仍为下午5—8时,又属补习性质的学校。此校最初是由中国驻旧金山市总领事为校长,后由美国七大会馆的主席轮流充任,最后由中华会馆聘专职校长。该校在美国华侨学校中学生较多。1916年为100人,1931年竟达到450余人。

  纽约华侨公立学校是全美著名的华侨学校。它于1908年由梁庆桂倡议、中华公所主席陈焕章策划创办的。该校曾因经费问题,发生过许多波折。但几经整顿,学校颇有起色。1975年,学生人数达3250名,教职人员达132名,可以称为美国最大的华侨学校。

  除此之外,有旧金山市晨钟剧团1919年创办的晨钟学校,这所学校虽然只存在短短的五年就因经济困难而停办了,但它仍不失为一所有影响的学校。该学校打破中国的传统观念,提倡新思想、新观念,改革旧课程,适应新环境。它在美国华侨学校中首先成立学生自治会,提倡成立各种俱乐部,组织辩论会等,是美国华侨学校进行改革的榜样。

  到目前为止,美国华侨学校绝大部分是小学,中学特别是高中,为数很少,没有华侨大学。华侨仍需要到美国大学才能继续深造。

  这些华侨学校一改过去私塾的教学内容,废除了讲授四书、八股文等原有课程,开设了国文、国语、译文、珠算、修身、唱歌、国画、体操、信札、地理、乡土史等新科目。它既开设国语、译文课,沟通中美文化联系,又开设国画、珠算实用课程,为华侨世代在美洲土地上更好地生存创造条件;既注意学习历史、地理知识,又注意“修身”的德育培养;既注意智育,又注意开设体操课,以使学生有健壮的体魄。这样的学校,使华侨子弟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受到较好的教育。

  在美洲华侨学校的教学中,最可贵的是始终贯彻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例如,晨钟学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创办晨钟学校的晨钟剧社,是由在辛亥革命影响下的一批华侨青年知识分子所组成,该社宗旨为:“……改革旧风俗,提倡新教化,发挥民生主义,巩固民国共和。”①它所创办的晨钟学校正是为该社的这个宗旨服务的。这一点在晨钟学校的校歌里充分反映出来:

  大哉晨钟铛、铛、铛的惊人梦。

  鸟噪鸡鸣频催起,

  三竿红日已东升。

  最是恼人众未醒,

  何能以振聩发聋?

  今世界弱肉强食。

  怒潮来汹涌,

  图强自立,非教育不为功。

  祖鞭猛著,奋志为雄。

  人世百世易过,

  鹏程万里难通。

  莫等闲虚老韶华空悲切。

  昂哉齐努力,

  振我华国之宗风。

  将见金门港上,

  我校人才蔚起与世大同。②

  正如晨钟学校这支校歌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那样,美国华侨和华人子女为了“振我华国之宗风”,激起了“昂哉齐努力”的求学精神,不少人在学业上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阿瑟·金教授曾对美国不同种族的几种专业人才进行调查,所得出的智商调查结果是:华裔得分最高,其次是犹太裔,再其次是日本裔,白人居第四位。1983年3月1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一年一度的美国青少年科学人才选拔赛中,华裔高中生宁致荣获首奖。在1985年4月12日全美高中十项全能赛中,洛杉矶华裔学生夏旭夺得冠军。同年5月5日,在美国高中学生视为最荣耀的“总统奖”的评选中,七名华裔子弟金榜有名,并获得由美国总统在白宫颁发的奖金和奖状。1984年春,华裔少年罗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获硕士学位时,年仅14岁,是世界上最年轻的硕士。华裔子弟吴力行,年仅12岁,就读于美国山菲利普初中,成绩优异。1989年由美国全国工程师学会、全国数学教师会议和太空总署等数个单位合办的全美数学比赛中吴力行荣获第一③。据美国1980年人口普查统计,25—29岁的华裔完成高中学业的人数的比率达90%,25—64岁男女受到博士级教育的华裔为7.1%,白人为2.1%,黑人为0.5%。从教育程度看,华裔完成高中学业人数的比率远远超过美国其他种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准许参加过大战的华侨青年享有进入美国高等学校学习的权利,美国华裔子女大批进入高等学校。此外,战后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地也先后有大量华人留学生到美国学习,美国大学里学习的华侨子女、华裔子女及中国留学生日渐增多。近几年来,美国华侨、华人受过高等教育人数的比重已超过全美的平均水平。

  随着华侨、华人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华侨、华人在美国学术界、文化界、科技界中人数已日益增多。据统计,1940年华侨、华人担任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经理和管理人员以及办事员、推销员和秘书这一类工作的已占华侨、华人总数的20%,当工匠、手工艺工人和农民等等的仍占多数;到1950年,前者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差不多翻了一番,后者的比重降为50%多;到1970年,前者的比重增加到50%以上,而后者则下降到40%以下。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华侨、华人的素质已有大幅度提高。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