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清战争史略_孙文良/李治亭【完结】(41)

  第三部分明廷决策守辽西(2)

  臣惟今日天下大事:京师,堂奥也;蓟(州)、密(云),垣墉也;山海、居庸,门户也;广宁、宣、云,藩篱也。今逆奴眈眈,逼我藩篱。河西所恃,以隔虏马者止三岔河一衣带水耳。三岔之西,旧有沙堤,增筑高厚,酌量地形远近,可堡者堡,可台者台,多置火器以防贼西渡。三岔之北,沿堤有河路一道,及时挑浚,务增深广,虽不御大虏,但使虏骑迟渡一时,则我军亦得收敛,防御早一时之备。……广宁,全辽根本,当设重兵,简练教阅,精其技击,时其□饷,又必以辽阳为鉴。《明熹宗实录》,卷5。

  王象乾的分析与具体措施,大体符合实际情况。其他大小臣僚交章陈述,所见略同。这样,固守广宁以保辽西的方针得以确立起来。为应付紧迫的局势,便把广宁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凡现有兵马钱粮“俱宜先尽广宁,防河守城,着着料理”。《明熹宗实录》,卷4。与此同时,选将命官,改善和加强军队的指挥系统。

  辽阳失守时,朝廷即以薛国用代为经略,他却抱病不视事,便提升王化贞为巡抚,负责广宁等地的防务。王化贞原任户部主事,历任宁前道右参议,分守广宁。此时,急需一位能统筹全局的封疆大吏担负起关外的全部防务之责。可是,廷臣们谁也不敢担此重任。有人忽然想起了解任在家的熊廷弼,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说他熟练边事,才略胆识无出其右者。的确,熊廷弼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首次巡按辽东,数年间,曾使风纪大振,一扫将吏的贪赃骄奢之风。萨尔浒之战以后,代杨镐经略辽东,“守辽一年,奴酋未得大志”。《明熹宗实录》,卷3。不久,被人攻击,辞职回乡。直到辽阳、沈阳等重镇要塞接连失陷,廷臣们才重新记起这位差不多已被遗忘的杰出军事统帅。山西道御史江秉谦盛赞熊廷弼的才能,说:“其才识胆略有大过人者,使得安其位而展其雄抱,当不致败坏若此!”《明熹宗实录》,卷3。阁臣刘一燝也感叹:“假使熊廷弼在辽东,当不会到这步田地!”《明史•熊廷弼传》,卷259。熹宗颇有所悔,说:“熊廷弼守辽一载,未有大失,换过袁应泰,一败涂地!当时倡议何人,扶同何官,竟将祖宗百战封疆袖手送贼!”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4。他指示吏部查议排挤熊廷弼的缘由及参与人员,同时起用他为兵部右侍郎,差人赶到他的家乡江夏(武昌)传达旨意,限令水程五十日到京。熊廷弼接旨后,想到以前诸多伤心事,婉辞而不赴命。

  熹宗十分焦急,再降旨,赞扬他过去保辽有功,说自己因误听“流言”,而大臣们又不为他“剖分”明白,故轻率准你辞职回家,很快他就感到后悔。现在,真相全部查清,给你恢复名誉,并决定起用你,继续为国效力。最后,他恳切地说:“尔当念皇祖环召之恩,今朕冲年,遘兹外患,勉为朕一出,筹画安攘,其即日叱驭前来,庶见君臣始终大义。”《明熹宗实录》,卷3。熹宗温语中带着命令,优勉中包含着恳求,“甚有哀切之词”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2,《熊王功罪》。。之后,这位年轻的皇帝还不放心,连连责令吏部和地方官催促熊廷弼接受朝廷任命,巴不得他马上到京!这个好声色之乐的皇帝,此刻竟为“辽事”的紧迫而心惊肉跳,不时地“焚香吁天”护佑,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熊廷弼和与他同时起用的王在晋、张鹤鸣等人身上,甚至把他们的名字和水路行程日期都写在宫中屏风上,时时顾念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4。。朝廷信使一次又一次疾驰在千里驿道上,传诏勒限,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催逼上道。

  熊廷弼接到熹宗的手诏,禁不住流下眼泪。他在皇帝的感召下,终以国家安危为急务,毅然奉诏,离开遥远的江南水乡,于五月下旬到京关于熊廷弼到京日期,各书记载不一,如《明史》记为六月,《明史纪事本末补遗》记为七月,而《明熹宗实录》与《三朝辽事实录》均记为五月,今从此说。。次日,嘉宗立即召见,在场的还有比他先到三天的王在晋。一见面,熹宗就说:“朕昨见两侍郎至,非常高兴!”谈话中,对他俩慰勉鼓励一番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4。。几天后,他亲自处分以前曾诬陷并逼使熊廷弼解职回籍的科臣姚宗文,御史冯三元、张修德,刑科都给事中魏应嘉等人。姚宗文的罪状是,“阴险倾陷,实为祸始”,原拟逮捕,处分时姑从轻,革职为民。其余三人“扶同排挤,致误封疆”,均降三级,调离京城,放外任《明熹宗实录》,卷5。。熹宗这样做,一方面是给熊廷弼看的,鼓励他与朝廷同心同德,矢志用事;一方面也是给群臣看的,表示他秉公执法,也是告诫他们谨慎从事,不得随意妄行。

  熊廷弼两次经略辽东,对那里的情况了若指掌,到京才几天,他就制定了一项固守辽西、渐图恢复的战略防御计划,即著名的“三方布置策”。六月一日,正式向朝廷提出。其三方布置是:一、以广宁为主,重点设防,沿三岔河两岸,部署马步大军,造成有利的军事态势,以迎击后金主力;二、在天津、登州、莱州各置舟师策应,从海上进行牵制,并乘虚进入辽南沿海地区,击其侧背,动摇其人心,迫使后金回师内顾,从而收复辽阳;三、以山海关为适中之地,屯重兵,设经略,节制三方,以一事权。待各镇兵马大集,登莱策应齐备,然后三方并举,实行战略反攻。其后,他又提出:“三方建置,须联络朝鲜。”使其出师,连营于鸭绿江上,以助明兵声势,明再派一使臣驻义州,负责联络,与登、莱互通声息见《明熹宗实录》,卷6,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2,《明史•熊廷弼传》,卷259。。这就使“三方布置”更臻于完备、周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