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清战争史略_孙文良/李治亭【完结】(54)

  第三部分守御山海之争(2)

  山海关对于明朝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它正好处于河西走廊的咽喉地带,是从东北进入华北的陆上必经之道。明人概括山海关的战略作用是,“内拱神京,外捍夷虏,最契紧处”。《明熹宗实录》,卷31。自明与后金争战以来,山海关尤其重要。它是明进兵辽东的总指挥部,也是积聚兵员、储备粮饷的后方基地。自从失去广宁,兵民尽撤,蜂拥进关,“(辽)河西七百里,边城俱为煨烬,关外几成异域。”《明熹宗实录》,卷33。“今日全辽丧尽,山海之外,奴虏充斥。”《明熹宗实录》,卷15,明兵撤出关外,宁远以西五城七十二堡为蒙古喀喇沁部占领。这时,已无前后方之分,山海关直接暴露在后金面前。但后金兵追赶明溃兵至宁远而回,并没有占领各城镇,主要原因是后金兵力不敷,不敢分兵久驻。自广宁以西,诸如大小凌河、锦州、宁远、中前、中后等地,这一条狭长的河西走廊,成为双方的军事缓冲地带,双方的侦察与游击兵不时出没,互有斩杀。尽管如此,善于疾驰的八旗铁骑随时可达于关门之前。因此,明朝将帅仍存有危机感,时时担心后金来攻关。所谓“辽沈没,始急广宁;广宁失,始急山海,而山海之外不闻有后著也”,正反映了明朝上下的普遍恐惧心理。《明熹宗实录》,卷19。在明朝的战略家看来,保卫山海关简直关系到他们的存亡。枢辅大学士孙承宗指出:“关门系天下安危”《明熹宗实录》,卷28。,“当今急务,莫急于守山海”。《明熹宗实录》,卷15。巡抚直隶监察御史潘云翼也说:“天下之安危,仅视榆关一线。”《明熹宗实录》,卷31。如果“关门震,则内地与之俱震。”《明熹宗实录》,卷25。在防守山海关这个根本问题上,明朝的文臣武将的认识是一致的。他们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山海关,紧急征调全国各地精锐集结于此。很短时间,“关城聚秦、晋、川、湖、齐、梁、燕、赵之众”《明熹宗实录》,卷39。,“官与兵云屯猬集”《明熹宗实录》,卷31。。天启二年(1622年)底,已集中兵力七万九千八百六十九人,马一万二千七百六十匹《明熹宗实录》,卷24。。次年秋,马步兵员已达十万《明熹宗实录》,卷31。,到天启五年(1625年)略有增加,达十一万七千零八十六人,马匹有五万九千五百匹《明熹宗实录》,卷57。。实际情况表明,明朝投入如此雄厚的兵力已经超过后金的总兵力,其财力也非后金所能相比。可以说,防卫山海关是不会成为问题的。正如御史汪裕疏言:山海关“现存之兵,御侮有余,定额之饷解给无难”。《明熹宗实录》,卷57。

  问题的关键是确立什么样的防御指导思想,兵力部署是否得当,以及将士是否决心要打。

  新任经略王在晋并不懂军事,但很自信,喜欢夸夸其谈。他编辑的《三朝辽事实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有关他的奏疏和评论尽收入该书,却恰好暴露了他的这一弱点。凡所议辽事及其战守,摇笔动以千言乃至数千言,叙事辩理,娓娓动听,但只要与实际情况稍一对照,不过是一番阔论,纯属纸上谈兵!孙承宗评论他“笔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明熹宗实录》,卷20。,正点中了他的不足。还有,凡与他政见不同、意见相左的人,如孙承宗、袁崇焕等,他都加以诋毁。这反映了他为人偏私、狭隘的一面。当然,在他所有的议论中,某些看法也不失为真知灼见,但他本人并不准备实行,这又表现了他言行不一的坏作风。

  广宁失守后,他曾提出守山海关的具体措施,说:“臣以为守关必外有城郭为藩篱,有营屯为犄角,有烽堠以严瞭望,有哨探以通消息。关以外尚为我之地面,然后可容布置。”又说:“倘乘此际虏骑未侵,急率兵出关,收复宁、前,徐伺机便,以图恢复,则可冀桑榆之功。”他还质问前线将领:“奈何缩首裹足,将山河轻弃,惊风鹤而疑草木乎?”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7。王在晋这一番议论,其见识未必不正确,其勇气未必不令人感动。然而,事临到自己身上,他却变成另一个人。廷臣推举,皇帝批准,责令他赴前敌,他却失去了勇于承担责任的气概。不得已而受命之后,意志消沉,对防守山海关毫无信心,充满了悲观情绪。他还未离京,就连连上奏章,一再声称:“山海(关)之无足恃也”,“欲恃兵力而兵力不可恃,恃人心而人心不可恃,恃地险又不可恃。”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8。他在另一份奏疏中,力贬山海关的战略价值,说:“山海一关不过防军民之出入,稽商旅之往来,左为山,右为海,所以名山海,究竟则犹郡邑之城郭也。彼辽、沈、开、铁、广宁皆东方之重镇,且望风瓦解,岂一关所能独御哉!”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8。如前所述,山海关原为防御蒙古而设,岂仅是防军民与商旅出入!他把一座结构严谨、体系完备、坚固实用的雄关比之于一般城邑,把它与辽沈等诸镇视为等同。他散布上述种种失败主义的论调,不过是用来掩饰他的懦怯与无能。他毫不隐讳地向熹宗表示:“倘逐臣而使之归,臣之所大幸也!”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8。他最希望的一件事,就是巴不得把他罢官归乡,以图身家性命保全。御史陈宝泰首先怀疑王在晋有负众望,说:“一切战争事宜,在晋能料理否?不然拥牙坐蟒,横玉挂剑,不足吓逃兵,能吓奴酋乎?”《明熹宗实录》,卷15。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