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专制魔王墨索里尼_解力夫【完结】(79)

  会为之欢呼,而我们正在力图使暴君的耳边响起失望的丧钟。”   英国下院进行了两天的激烈辩论,前陆军大臣霍尔一贝利沙极力攻击丘吉尔政府,并特别强调英国坦克的失利和装甲装备的劣势。   丘吉尔在答辩中,对霍尔一贝利沙进行了理直气壮的反驳。他说,在霍尔一贝利沙担任陆军大臣时,即使当时没有经费来大规模制造坦克,无论如何也可以制造各种实体模型,并且千方百计地进行实验,选择工厂,供应各种钻模和仪表;这样,在大战开始的时候,也就能大规模地生产坦克和防坦克武器。   “当我可以称之为贝利沙时期结束之时,我们只有250辆装甲车,其中甚至很少几辆可以携带一门能发射两磅重炮弹的大炮。这些车辆大部分已在法国被德国缴获或摧毁了。”   丘吉尔的这段发言,既是有力的自我辩护,也是对英国绥靖政策惨痛教训的总结。   7月2日,下议院举行了表决。约翰?沃德洛一米尔恩爵士的不信任动议,以475票对25票被否决了,从而使丘吉尔渡过了政府危机,得以全力组织反击。议会的表决使这位首相受到了鼓舞。他说:“下议院在这些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就像在反对拿破仑的斗争中一样,表现得坚如磐石..从中受到很大鼓励。我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深信最后的彻底胜利必将属于我们。但是,斗争将是长期的,我们一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努力。”   现在英军所固守的阿拉曼阵地,起自阿拉曼车站,直到南面35英里的无法逾越的卡塔腊盆地。就现有的防守兵力来说,这是一道很长的防线。他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是除了在阿拉曼周围有半永久性的堡垒以外,这道防线主要是由若干互不相连的工事组成的。经过长期的征战,如今隆美尔确实已把他的交通运输能力利用到最大限度,他的士兵也已筋疲力尽了。德国只有为数很少的坦克还能参加战斗,而英国的空军,特别是战斗机,则再度取得显著的优势。隆美尔在7月4日报告说,他已停止进攻,暂时转取守势,以便整顿和补充他的兵力。不过,他仍然抱有夺取埃及的信心,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也有同样的想法。   7月的头两个星期,英军的反攻对隆美尔压力很大。从7月15日起到7月20日止,隆美尔开始进行反击,企图再度突破英军的战线,但这时他的锐气已经大减。到21日,他不得不报告说,他已受到阻截:“危机仍然存在。”7月26日,他打算撤回到国境线内。他抱怨说,他只得到很少的补充;他缺乏人员、坦克和大炮,而英国空军非常活跃。这样,在7月底以前,双方一直处于拉锯状态。正是:拉锯战局要结束,德、意将走

  下坡路。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二十六章 急转直下

  战略转折在非洲 顽敌锐气黯然收

  盟军反攻势破竹 “领袖”美梦桃寒流

  法西斯在利比亚的反扑取得“惊人胜利”后,在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墨索里尼洋洋自得,他迫不及待地飞往利比亚,准备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开罗;希特勒也在忙着给隆美尔下命令,要攫取所有的战利品,不要把好东西留给意大利人。在同盟国方面,丘吉尔渡过政府危机之后,正同罗斯福密电往来,商讨重新组织力量,决心把隆美尔这只狡猾的狐狸埋葬在沙漠里。   虽说墨索里尼对利比亚的军事进展感到高兴,然而把这次战役的胜利与隆美尔等同起来却使他深感不快。他寻思,这样,在利比亚的胜利,越来越像是德国的胜利而不是意大利的胜利。希待勒提升隆美尔为陆军元帅,“显然是为了增加这次战役的德国色彩”,这也使那个“领袖”异常苦恼。他严厉责怪格拉齐亚尼,他说:“隆美尔这位将军懂得如何以身作则、以坦克为家、率领部队,而同时格拉齐亚尼却一直躲在昔兰尼加地下70英尺深的一座罗马古墓里。”   墨索里尼一飞到利比亚就急忙为接管埃及的事情给国内发电报,他要齐亚诺为埃及政府的机构问题尽快同德国人联系。他提议让隆美尔担任埃及的军事司令,政府首脑由意大利人充任。齐亚诺提议,驻开罗的前公使马佐利尼是最好的人选。墨索里尼还建议把陆军总参谋长卡瓦莱罗晋升为陆军元帅,因为他发现自己“夹在隆美尔和凯塞林之间,犹如基督徒置身于盗贼之中”。这种提升,显然是为了抵消德国提升隆美尔所造成的影响。   据齐亚诺观察,这些日子墨索里尼的心情特别愉快。尤其使他满意的是,意大利军队能在二三周内继续向埃及挺进,并到达尼罗河三角洲和运河区这两大目的地。他对此信心十足,所以他把自己的行李留在利比亚,作为他很快就要返回的保证。“领袖”虽然对胜利信心十足,但他周围不少高级人士却与他意见相左。人们担心开始进攻的冲击过后,隆美尔不能再向前进;人们也担心谁陷在沙漠里谁就会一败涂地。每一滴水都必须从马特鲁运来,路途几乎有200公里,而且经常处在敌机轰炸之下,仅这些就够呛了。前线的军官还告诉这个独裁者说,德国人在利

  比亚的行动引起意大利军界内部的强烈不满。他们攫取了所有的战利品,他们的爪子伸得特别长。他们派德国的士兵看守战利品,任何走近战利品的人都要遭殃。   在墨索里尼视察利比亚期间,他的反德言论日甚一日。他抱怨德国参谋部不重视意大利在军事上的贡献,对意大利的工业和需要缺乏理解。他说:“现在人们不知道,两个主子究竟哪一个好,是英国人好还是德国人好。”为此,外长齐亚诺特别提醒“领袖”注意弗朗索瓦一庞塞在宣战当天对他说过的话:“谨防隔阂太深;勿忘德国人是刻薄的主子。”   墨索里尼一气之下给希特勒写了一封信。信上写的是他在利比亚视察和对雅典访问的情况。此信的主要目的是为意大利萨布拉塔师一事澄清情况。因为隆美尔曾说了该师的坏话。此事使“墨索里尼对隆美尔一直耿耿于怀”。这个意大利领袖责怪德国人一步一步地把希腊弄得贫困不堪,并说“大概许多德国人懊悔他们没有入侵意大利,把它洗劫一空。不过,如果他们入侵了,他们会遭到失败的”。   在外出三周后,墨索里尼于7月20日晚返回罗马。据齐亚诺的日记记载:“他的归来,连同最近来自利比亚的消息,会使公众承认,关于埃及的许多美梦已成泡影,至少暂时是这样。现在应该看出,我们在阿拉曼前方摆开的阵势是否明智了。总参谋部里面一些人正在考虑撤退,并且视为上策。开始墨索里尼为了稳定官员情绪,还佯装对胜利信心十足,两天之后,他撕去假面具直言不讳了。他大发雷霆,说军方又一次骗了他。他命令军方“必须坚守阵地,避免任何退却,否则不知何处才是尽头”。   然而,正当墨索里尼担心盟军反攻和命令意军不准退却的时候,一场标志着战略转折的盟军大反攻就要开始了。1942年8月12日,丘吉尔同贾德干、布鲁克以及其他参谋长们一起飞到莫斯科,解释西方盟国为什么不能在1942年进攻欧洲,并向斯大林通报“火炬”行动和它的战略意义。当第二天黎明快到来的时候,丘吉尔辞别了苏联领导人,登上了飞往开罗的飞机。在这次会晤中,他同斯大林交换了意见,并说服他的盟国:“英、美通向柏林的路必须从北非开始。”一到开罗,丘吉尔就打算彻底改组在中东吃了败仗的英国军队的指挥机构。他在开罗遇到的另一次对英国荣誉的打击是迪埃普的惨败。但是,当时他首先想到的是隆美尔。在总司令部的一次会议上,他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慷慨激昂地说:“隆美尔,隆美尔,隆美尔!只要能打败他,别的都好办。”他把奥金莱克和他的大部分参谋人员免了职,然后任命布鲁克所宠爱的两位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