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_何虎生【完结】(117)

  因素之一。

  蒋介石兵败逃台以后,吸取大陆失败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

  改善民生的措施,以巩固其统治基础。事实上,国民党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要

  想在台湾站稳脚跟,当务之急也是着手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因为,在台湾历史上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本占领时期,台湾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

  。日本在台贯彻"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政策,以土地重新登记、调查、丈量、

  收买为借口,以土地所有权申报为手段,把大量历代汉族和高山族农民辛勤开垦的

  土地没收为官有。在他们的巧取豪夺下,全台68.5%的耕地、山林归殖民政府、

  日本财阀及少数人占有,其中耕地面积的20.4%被日本财阀和私人占有,森林面

  积的97%以上为殖民地政府占有。这对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台湾来说,

  广大农民被"竭泽而渔",台湾地主的剥削强度和农村阶级对立的尖税程度,比大

  陆诸省有过之而无不及。

  1945年台湾光复后,日本殖民者退出台湾,但其土地占有关系却无多少改观,

  土地越发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台湾地主对农民层层盘剥,方式五花八门,主要有四

  种类型:一是高地租,据1949年"台湾省政纪要"记载,台湾的地租额一般都在业

  六佃四的水准,甚至达到业七佃三。二是实行"铁租",即不问丰欠旱涝、收成好

  坏,佃户必须向地主交纳不少于丰年总收获量的60%的地租。三是押租制,即预收

  一至二年的全部地租。四是副产物租,即地主在地租之外,还要平白无故地分享甚

  至全部霸占农民饲养家禽和种植果木的收人,尽管这些收人并非产自地主的出租地

  。

  在这种深重的压迫之下,台湾农民饥寒交迫,哀声遍野,有的地区已爆发抗租

  抗息的自发运动。对此,时任台湾省主席的陈诚指出:"租佃双方矛盾无法调融,

  造成农村社会内部之不安,极易为外邪所感染",共产党的"渗透工作,即多从此

  等空隙入手",如"不加改善,乱源即由此发生,证诸往事,历历不爽,"而今

  "农村不安现象,已极显著","因此之故,台湾必须实行土地改革,是一种客观

  需要,虽有万难,不能顾及。"

  鉴于形势的严峻,蒋介石一到台湾便宣称:"我们要为坚持。实现三民主义而

  战,满清革命时期,我们乃是以民族主义为重心;在军阀革命时期,则是以民权主

  义为其重心;在今日对共匪勘乱复兴的国民革命时期,乃是以民生主义为重心的革

  命"。而实施民生主义的起点,便是开展"土地改革"。

  蒋介石在大陆统治22年都未实行"士地改革",为何一到台湾便大刀阔斧地进

  行?除了他所谓的解决民生主义和蒋家小王朝的生计问题外,其"土地改革"的可

  行性也大大增加。

  因为,这时台湾当局与地主阶级的关系已不同于大陆时期,在大陆时,地主阶

  级是国民党的依靠力量,国民党内的党、政、军高级官员,多与农村中的封建地主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他们本人就拥有大批地产。1930年国民党曾颁布了《土地

  法》,规定要实行"耕者有其四"和"平均地权",但是刚一实行就触犯了当权者

  的利益,他们纷纷到蒋介石面前托关系求情,"耕者有其田"根本行不通。而在台

  湾,国民党当权者与当地地主并无丝毫瓜葛,正如国民党的叛逆者孙家麟所说:

  因为地主全部都是台湾人,所以国民党可以大慷他人之慨,以大刀阔斧的手法,

  毫无顾忌地认真推行。

  假如当时百甲以上的大地主,有三五个是属于皇亲贵戚之流,我想台湾的土地

  工作,能否顺利推行成功,恐怕连陈诚先生也不敢作肯定的答复。

  同时,实施土地改革,对国民党当局而言又是一箭双雕的大好事,既可以施恩

  于民,巩固统治基础,又可以削弱台湾地主的经济地位,间接打击"台独"分子和

  台湾地方势力。

  加之,国民党退台后,实权人物陈诚、蒋经国等又都是土地改革的坚定支持者

  。陈诚早年曾在江西、湖北等地积极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但因种种原因而未奏效。

  蒋经国早年曾在苏联任集体农庄的苏维埃主席,对解决土地问题有较深的理性认识

  和感性认识。在赣南时,他颂布了《新赣南土地政策》,规定"土地分配,依人口

  而决定,超额由中国农民银行照价收买,再转贷给佃农,地价由人民开会来决定,

  分五年还清。"由于国民党极右势力的阻挠和蒋介石的反对,其土改政策也付之东

  流。到台湾后,陈诚、蒋经国更加认识到解决土地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力促进行土

  改。

  2."土改"三部曲

  国民党在台湾的"土地改革"是分三步进行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