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_何虎生【完结】(161)

  年10月31日,台湾"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正式成立,蒋经国出任"反共救国团"

  主任一职。蒋经国占据了"青年"这一地盘,乘机网罗人才,培养班底,为自己接

  班做铺垫。

  在"青年反共救国团"成立仪式上,蒋介石号召台湾青年提高战斗情绪,服从

  团体命令,严守革命纪律,学习战斗技能,厉行劳动生活,加强服务热忱,使"全

  国"青年在"反共抗俄"总动员运动的号召之下,推行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

  政治的全面改造。蒋经国在成立仪式上说:"青年失去了希望,国家就失去了青年,

  也失去了中心力量,责任是如此重大,我们仍要去完成它,因为我们无可推卸。"

  该团的基本宗旨是使台湾青年接受"反共复国"的思想教育,成为国民党的预

  备队。该团成立后,在台湾地区各县市的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大中小学分别成立

  了"团委会"、"总支部"、'文部"、"分支部"及"辅导站"等组织系列。在

  宣传舆论方面,建有"幼狮通讯社"、"幼狮出版社"、"幼源广播电台"等,定

  期出版《自由青年》、《幼狮文艺》、《幼狮少年》、《张老师》等日刊,并不定

  期出版各种反共读物。

  蒋介石在确定了"政治反攻"的方针,健全了"政治反攻"的组织机构后,遂

  实施对大陆的"政战"、"心战"。

  2."娘子军"总头目

  1950年1月,宋美龄自美国回到台湾以后,蒋介石就琢磨该给夫人挂一个什么

  头衔,安排一个什么职务?而"中央评议委员会"的头号"评议委员"和"中华妇

  女反共抗俄联合会"的会长之职,则是蒋介石为她安排的政治归宿。

  "评议委员会"是什么机构?宋美龄为何成为头号"评议委员"?这得从蒋介

  石搞的国民党改造运动谈起。

  痛定思痛,蒋介石反思大陆失败的原因,认为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是其失败的

  根源,所以,到台湾以后"党的改造为当今根本之图"。乘改造之机,蒋介石对国

  民党进行了一次人事"大换血",起用了一批精力充沛。忠心耿耿的新人,踢开了

  一批不太听话的"党国元老"和文武要员。

  首先,蒋介石宣布实行军官假退除役制度,公布假退出后的人员名单包括一级

  上将:阎锡山,徐永昌;二级上将:何键、林蔚、朱绍良、杨爱源;中将加上将衔

  :孙震、杨森、李品仙、罗卓英、钱大钧、刘志毅;中将加上将待遇:秦德纯、俞

  济时;中将:陈继承、周垒、韩德勤、万耀惶、熊斌、徐庭瑶、谷正伦、贺国光、

  刘汝明等,中将计37人,少将80人。此外还有大批上校、中校和少校。

  何应钦被任命为"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席,白崇禧、顾祝同为副主席,

  汤恩伯被任命为"总统府战略顾问",而张发奎、熊式辉等人也各奔东西,自寻出

  路。

  其次,在国民党改造运动中,蒋介石设立"中央评议委员会"。通过此招,把

  一批元老在"党"的系统中的权力全都取消了,而只有"政"的官衔。如于右任虽

  是"监察院院长",但在"党"的方面,却列为"评议委员",既非"党"的中央

  委员,更非"党"的中央常委。

  "评议委员",名位甚高,实权无有,敬之以礼,"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古人已把这个问题说透彻了。他们只是常常用来在国民党的重要会议召开期间对某

  一决议和人事安排作附合性的表态,或在某些重大节日抛头露出,发表些为蒋介石

  本人歌功颂德的讲话和文章。蒋介石创造出"总统府资政"、"国策顾问"、"战

  略顾问"、"评议委员"等闲职,给那些失势的"党国元老"送上这样一些有名无

  实的头衔,以"养老送终"。

  其实,从蒋介石的角度来说,这样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造",也是迫不得已。

  台湾面积不过3.6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千万,以这样小的舞台,岂容得下那么多

  的演员表演?

  1954年"双十节",国民党在台北阳明山召开"七全大会",蒋介石圈定夫人

  宋美龄为"评议委员",在"十一全大会"上,宋美龄被选为"评议委员会主席团

  主席",成为国民党诸多"评议委员"中的首席评议委员,"评议委员会"的头一

  名。对此,据台湾有关官方文献解释,"评议委员"相当于外国的"元老院"中的

  "元老",由国民党的总裁圈定,不是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如果这位

  元老失去了蒋介石的信任与好感,那么下一届"评议委员会"中就没他的份。而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