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蒋介石日记揭秘_张秀章【完结】(147)

  正午,与赫尔利商谈越南、香港及朝鲜、东北之军事、政治方略,余亟欲知美国对南满有否登陆之准备,以定我

  国对俄交涉之要领也。彼答:有些准备云。彼并报告其昨日与俄使谈话之经过,表示其美国对旅顺问题,仍守其对华主权、行政完整

  之一贯政策。而我国亦不能放弃革命之原则,即领土、主权与行政完整必须确保之宗旨也。

  美国以出卖中国利益换取苏联出兵

  东北;同时,美、英又承认东欧为苏联势力范围;朝鲜和印度支那部分先行托管,而后独立等等,这便是雅尔塔会议为战后所划分的

  势力范围。这密约实质是对《开罗宣言》的背叛!

  苏联以此密约为据,一方面加紧准备对日宣战,一方面对中国进行强制性的

  友好条约交涉。

  蒋介石坚持领土、主权与行政完整之原则是可贵的。

  5月23日,蒋介石给在美国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制宪

  会议的行政院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文发去电报,让宋以私人身份去见杜鲁门,说明关于苏联租借旅顺口问题,只表示反对再用“租借

  ”这个名称,因“‘租借地’名称为我国之历史耻辱,今后不能再有此污点发现”。蒋介石所争执的,仅一名称而已。可见,在密约

  已定,“木已成舟”、既成事实情况下,蒋介石也只能违心承认,不过他到底还是在力争“主权”。

  【6月3日】

  下午5时,与俄大使谈话,关于东三省及军港、商港等主权行政必须完整的意见,明白对其表示了并说明中、俄利

  害关系,不可为小而失大也。

  写下这篇日记之后,从6月12日起蒋介石又与彼得罗夫大使多次接触,提出以“雅尔塔密约”为

  先决条件,磋商缔结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彼得罗夫通知蒋介石说,斯大林要求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于7月1日以前,须到莫斯科

  谈判缔结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因战局紧迫,急需苏联早日对日作战。

  6月27日,蒋介石派宋子文、青年军政治部主任、中央干

  部学校教育长、陆军中将蒋经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卜道明为谈判代表团赴莫斯科。

  蒋介石之所以派自己的儿子蒋经国赴苏,

  是为对苏表示友好,让儿子作他的代表;另外,蒋经国在苏联十二年之久,通晓俄文,熟知俄国人的风土人情,便于观察分析对方的

  意图。

  谈判期间,蒋介石特意打电话给儿子,让他以个人身份单独拜见斯大林,谈一下有关外蒙古独立问题。

  会见时,

  斯大林与蒋经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

  斯大林:“你们对外蒙古,为什么坚持不让他独立?”

  蒋经国:“你应当谅解

  ,我们中国八年抗战,就是为了把失土收回来,今天日本还没赶走,东北、台湾还没有收回来,一切土地都在敌人手中,反而把这样

  大的一块土地割让出去,岂不失却了抗战的本意?我们的国民一定不会原谅我们,会说我们‘出卖了国土’;在这种情况下,国民一

  定会起来反对政府,那我们就无法支持抗战,所以我们不同意外蒙古归并给苏联。”

  斯大林:“倘使你的国家有力量,自己可

  以打倒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

  从7月2日至12日,宋子文与斯大

  林进行了六次艰苦的会谈,最终,一切以中国被迫按照既成事实的“雅尔塔密约”的内容作了让步为结果。从斯大林那里所争取到的

  ,只是苏联在旅顺建立海军基地,不使用蒋介石所引以为辱的“租借”名称。另外,得到斯大林的口头保证,条约签订后,苏联在道

  义上、物质上和军事上支持中国,并明确只支持蒋介石的“国民政府”。

  中苏会谈期间,由于斯大林去波茨坦出席美、英、苏

  三国首脑会议,而一度中断。

  8月8日,中苏再度举行会谈。

  8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字。条约全文共分八条

  。主要内容:两国在对日作战中互相给予援助和支持;战后共同防止日本重新侵略;双方友好合作,并彼此提供可能的经济援助。

  【6月8日】

  美政府昨日已将勾共排华专事攻讦我政府者6人以漏机密罪逮捕。其中有仍为驻华使馆之三等秘书谢伟斯,此为勾

  共最力之人,而去年史迪威与共党结纳,亦为其所主持者也。此6人逮捕以后,美国对华政策乃可渐次明朗。其阻碍亦可逐渐扫除乎?

  而其对俄政策之坚强,亦可于此窥见矣。

  6月6日,美国联邦调查局以“间谍罪”逮捕了亚美杂志主编任杰非等6人,其中包括

  倾向于中共的低级军官谢伟斯。

  所谓间谍罪,主要证据是将国民党军队的中国陆军序列变更表和空军改组表于亚美杂志社搜出

  。

  事出有因。2月28日,美国驻华使馆人员联名给国务卿发了一份电报,指责赫尔利损害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任何机会。并特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