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_邢和明【完结】(16)

  蒋介石的举动果然赢得了鲍罗廷的信任,他由此把蒋介石看作是一位具有革命性的人物,从而把抬高蒋介石的地位,使黄埔力量能够迅速发展作为军队发展的关键,因而对扶持蒋介石、培植黄埔军校势力表现得相当积极,认为"不培养黄埔势力,一切将成空谈"。于是,鲍罗廷"一心在策划一个他所能够领导的重心和更加扩展的黄埔实力,以便建立'革命的专政'"。可以说,鲍罗廷培植黄埔势力的热情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不仅主张"以黄埔为中心",甚至还"需要蒋专政"。

  不过,也不能否认,创立初期的黄埔军校,在蒋介石的主持下,"色彩是相当红的"。他对黄埔军校的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都"一视同仁"。而且,"苏俄教官为蒋氏所倚重,在校内更具权威"。据苏联的一位顾问回忆,他们曾当着鲍罗廷的面,向蒋介石提出教学时间安排的建议,"蒋介石不加反对地赞同了我们的意见"。这位顾问还说,蒋介石"无论对于军校的组织问题和教学问题,还是后来对于建立国民革命军第一批团队的问题,他都几乎无条件地采纳我们的建议。"

  正因为如此,这一时期,莫斯科接连不断地向广州供应武器。"苏联轮船不远万里,把火炮、机枪、步枪和其他武器弹药从遥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运到广州。"10月7日,广州大本营向莫斯科定购的武器由苏联"沃罗夫斯基"号教练舰运抵广州。这对当时只有30支枪的黄埔军校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事"。全校从长官到学生,"无不兴高采烈"。尤其是那些要革命的学生,"喜得无地自容,拍手打掌"。学生们自己动手到军舰上搬运武器,"大木箱,小木箱,一箱,一箱又一箱;大的大到一丈一方,少的至少总有三五尺。"经过清点,共有8000支长枪,全部有刺刀,为苏联式步枪,每支枪有500发子弹。这是一个不小的数量。另外,还有10支手枪。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武器,学生们自然是"欢天喜地"。有的人抬得连"饭都不要吃"了。用当事人的话说,这要感谢苏联朋友,"也惟有革命的朋友,才有这样的帮助"。除了武器之外,随船还来了一批苏联军事顾问。

  对于莫斯科提供的援助,蒋介石在一次演说中承认:"苏俄帮助我们,不只是物质帮助,并且是知识的帮助。最大的帮助,是要我们纪律严重,使同志们有纪律行动。这才是最大的帮助。"

  7.蒋介石"从来不指挥战斗",有时"躲在大后方,横加干涉"

  1924年10月,广州商团发动叛乱。为了对付商团,孙中山下令组建革命军事委员会。10月9日,鲍罗廷赶往黄埔军校同蒋介石商讨该委员会的人选问题,并且明确表示不同意汪精卫、胡汉民参加。但是,蒋介石不赞成,认为鲍罗廷这样做是"不明本党内情"。如果汪、胡二人不参加革命军事委员会虽然可以免除一些麻烦,但这样以来"麻烦更多"。蒋介石在当天给孙中山的信中坚持要把汪精卫、胡汉民列入军事委员会的名单,否则"不如暂缓组织"。

  对于蒋介石的建议,孙中山没有采纳。他在回信中表示,胡汉民、汪精卫不参加革命军事委员会"未尝不可"。他解释说,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而"汉民已失此信仰,当然不能加入,于事乃为有济,若必加入,反多妨碍。"至于汪精卫,本来也是"非俄派革命,不加入也可"。他在信中还说:"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而汉民、精卫恐不能降心相从"。

  由此看来,孙中山在用人方面很大程度以是否赞成他的联俄政策为标准。这一点对蒋介石不会没有触动。从莫斯科回来后,他曾反对这项政策,结果连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资格都没有捞到,更不用说党内职务了。

  10月11日,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蒋介石成为了全权委员。尽管孙中山不赞成汪精卫参加军事委员会,但在当天他特许的任命名单里仍然有汪精卫。孙中山、许崇智、廖仲恺、陈友仁、谭平山也是委员会的成员。10月14日,又在军事委员会内设立了一个常务委员会,由蒋介石、廖仲恺、鲍罗廷三人组成,负责指挥平息商团叛乱的战斗。当天,孙中山下达了平定商团叛乱的手令,要求将参加平息叛乱的所有军队统统归蒋介石指挥。

  黄埔军校800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战斗,并为此成立了机枪队,配置了两个炮兵连。10月14日、15日,广州工团军、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黄埔军校学生,发动了对商团据点的进攻,一举平息了叛乱。

  这一胜利,使国民党、共产党和莫斯科三方都感到振奋,并且"激起了人们对黄埔军校的极大热情"。黄埔军校的学生被当成了"新军的首批代表","军校的政治影响已经超出了黄埔岛的范围,成了影响广东一切政治事件的强有力的因素"。此后,在广州,任何一次大的政治活动、游行、群众集会,都少不了黄埔军校的学生。就连工人、青年学生召开大会,也有黄埔学生参加。军校在政治上的日益活跃,使蒋介石的威望得以提高。

  平定商团叛乱的胜利,也使蒋介石避免了孙中山的责怪。此前,孙中山曾命令蒋介石将黄埔军校的所有武器弹药送往韶关。但是,蒋介石在苏联顾问的劝说下,"认识到孙的北上犯了大忌",因此没有执行孙中山的命令。两天之后,孙中山又命令蒋介石率部加入他的北伐行列,蒋介石仍然没有执行。10月10日,孙中山再次命令蒋介石到前线去,蒋介石又一次拒绝了。孙中山虽然对蒋介石没有执行他的命令而感到恼火,但"他明白胜利者是不应受到指责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