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文化——回顾与展望_张开城/胡安宇【完结】(60)

  ----------------------- Page 58-----------------------

  明末清初时期,随外国传教士入境带来了西方的语言文字学体系,一些 中国的语言、文字学家也开始用西方的语言文字学知识来研究中国传统的语 言文字学。清朝马建忠的 《马氏文通》一书分正名、实字、虚实、句读四部 分,方法是从经、史、子、集中选出例句,参考拉丁语法,求其所同、所不 同者。这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全面的语法学著作,奠定了我国汉语语法学的基 础。在清代语言、文字学发展的基础上,清代也进入了对我国传统的语言文 字学的改良阶段。清代语言、文字学的改良,表现为对中国传统的反切注音 的改良,并在此基础上吸收西方语言学中的罗马拼音字母,逐步形成了汉语 罗马字母拼音注音方法。1925年刘復、赵元任、钱玄同、黎锦熙、林语堂、 汪怡等人组织数人会议定 《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1926年由国语院统一筹 备会公布1928年9月正式公布于世,于是汉语罗马字拼音方法正式完成,这 就使得汉语语音体系更加完备,更加合理,合乎科学,从而为汉语语言文字 学的世界化打下了基础。同时,随着西方语言、文字学而来的西方的各种自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受到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广泛注意,并译介到国内。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得中国人民获得了救国救民的强大武器, 大量有关宣传马列主义的文学及其它社会科学书籍的出版,唤起广大人民群 众的觉醒,为新中国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 四、其他文化成就对文化典籍发展的影响 历史典籍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文 化因素都对其有所影响。 文字,书写工具及流通形式是历史典籍赖以依存的物质条件,直接影响 着历史典籍的存佚繁寡。因此,它们的发展也是历史典籍发展的基本条件。 从前面所讲文字的发展来看,先后经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楷 的演化过程。其间,它的外在形式由繁而简,其数量及信息的内容则由少而 多。文字的这一演化过程必然地为历史典籍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书写工具和生产流通形式来看,先后经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隶、楷的演化过程。其间,它的外在形式由繁而简,其数量及信息的内容则 由少而多。文字的这一演化过程必然地为历史典籍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书写工具和生产流通形式来看,最直接影响历史典籍发展的是纸和印 刷术的发明。作为我国古代文化最重要的成就,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为历史 典籍提供了理想的物质条件。纸的发明在文化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在纸发 明以前,人们只能把文字书写或契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皿、陶器、竹木 和绢帛上,这样,既不便于记载大段的文字,也不利于收藏和流通,极大地 局限了包括历史典籍在内的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以纸发明前的西汉与纸发 明后的魏晋南北朝相比较,注录汉及汉以前图书状况的刘歆父子的 《七略》 中除 《辑略》外,其他的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方技、术数等六略,共 注录图籍13269卷,而到了 《隋书(经籍志)》中,仅在史部里就已注录了 存佚图籍达16558卷。这里边除了有世代累积的原因之外,很大成份是由于 纸的发明和推广使用,便利了历史典籍的收藏和流通,正是在此基础上,才 促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图书目录学的成熟,并成为历史典籍中的一个独 立的部类。 隋唐时期有了雕版印刷的发明和推广使用,再至宋又有了活字印刷术的

  ----------------------- Page 59-----------------------

  发明,到了元明时期,历史典籍的生产从手工抄写中解放了出来,使它不但 能大批量生产,而且为在社会上大规模地流通普及提供了条件。 文化教育的发展及诸成就,也在历史典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开创私人讲学和撰述局面的孔子,为了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为自己的学 生提供教材,曾对一些流传的历史典籍进行了一番整理,这便是以后传世的 《易》、《春秋》、《乐》、《诗》、《书》、《礼》等“六经”。孔子的 工作不仅奠定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而且也奠定了我国历史典籍编纂 学的最初规模。 除文化教育外,典章制度对于历史典籍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历代中国文化人对于记录、收藏和整理历史典籍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先后建 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有关历史典籍的制度。据史载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原来就 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也就是掌管王室图书馆的官员。从考古发掘来看,殷 墟、周原出土的殷周甲骨片,均为大量甲骨片集中在一起,这显然是当初有 意识收藏的结果。这些保存收藏历史典籍的制度在以后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制度系统。 我国有比较完善的历史典籍的采辑制度。从殷周时期的 “采诗”到以后 各朝代的采辑图籍,一直连绵不绝,对保存、收藏和整理历史典籍极为有利。 ① 如汉武帝时期曾 “敕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丘山”。 公元前26年汉成帝又命令征集图书,命谒者陈农到各地收求遗书,是我国历 史上第一次对历史典籍进行大规模的整理工作。 明朝以后,西方的一些先进的文化成就传入中国,特别是先进的印刷技 术,比如铜印、铅印、锡印、石印、影印等印刷技术的传入,不仅对中国典 籍的产生、制作,而且对于典籍的装订形式也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二节 民族语言、文字、典籍的价值和意义 中华民族有自己一脉相承的、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并借助这一工具 书写自己的历史,留下了大量的宝贵文化典籍,其重要意义和价值已为世人 所公认。 一、民族语言、文字的价值和意义 汉语言、文字作为中华民族的创造、伴生物,与我们的民族一样具有悠 久的历史和顽强的生命力,仅就年代久远和历久不衰这二者而言,就使迄今 为止人类的历史上的任何其他语言黯然失色。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价值和 意义,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语言文字是交际工具、信息传输手段,但汉语言文字有更强的表 现力和功能。仅以汉字为例,它与拼音文字比较起来,有明显的表意功能, 它的字形本身就有意义,具有很强的不借助有声语言,语音的可视觉直观性, 是形、音、义紧密结合的独特文字体系。 其次,中华民族语言文字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具有维系作用,唤起民 族感情,增强凝聚力。语言学家陈原说:使用某一种语言的社会集团——一 ① 徐坚 《初学记》卷十二引刘歆《七略》语。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