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13)

  观礼,发现一个歪倒着的瓦罐,守庙人告诉他那是“佑座之器”——欹器。孔子说:

  “吾闻佑座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命人注水实验,果然如此。然后感

  慨万端地说:“那有满而不覆的呢!”于是他从这个满则覆的启示中得出正确的处

  世态度,说。“聪明圣智之人,要保持礼让精神;武力征服天下之人,要保持敬畏

  心理;富有四海的人,要保持谦逊的态度。”(《荀子·有坐》)

  其四是注重实地考察。走出鲁国,到诸侯国和周王室观礼,增加知识,放大视

  野。他首先把注意力投向了夏、殷后裔之国杞和宋。《论语·八佾》记孔子说: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

  故也。足则吾能激之矣。

  《礼记·礼运》也载孔子说:“吾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

  《夏时》焉;吾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夏时》,

  即夏代观象授时、颁历布政的历书;《坤乾》,论者以为是殷易《归藏》,属于占

  筮和哲理书。可惜反映夏殷的历史不多,对考察夏殷礼制帮助不大。后来孔子为观

  周礼而作的洛阳之行,却让他大开眼界,受益匪浅,终生受用无穷。史载孔子好学

  深思,在知识和修养上很快便成熟起来,蜚声贵族社会,甚至国君也有所耳闻。孔

  子19岁取妻,20岁得子,昭公特赐双鲤。孔子荣之,名其子曰孔鲤,字之伯鱼。大

  夫孟僖子称赞孔子是圣人之后,其后必达。临死,又将两个儿了孟懿子和南宫括送

  到孔子处学礼。僖子之子向鲁昭公进言,请求资助孔子前往洛阳考察周礼,昭公欣

  然许之,与车一辆、马两匹、僮仆一双。洛阳,营建于西周初年,公元前770年平王

  东迁,定都于是,至此建都已达200余年,衣寇文物,甲于天下。孔子来到天下共主

  周天子的都城,目睹其琳琅满目的文献、文物,当年西周盛世仿佛就在眼前,由衷

  赞叹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更加坚定了追求周礼、复兴周礼

  的信念。据说孔子在这次访问时见到过中国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

  名聃,楚人,当时正作周藏室史(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是道家的始祖,与孔子

  积极求知和汲汲救世的精神相反,老子对当时江河日下的社会彻底地失望了,主张

  无为无欲、绝圣弃智。老子长于孔子,在孔子告别时,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富贵

  者赠人以财,仁者赠人以言。我不能富贵,姑且冒充仁人送你几句话。你好古敏求,

  这是好事,但切不可照搬古代。世上有的人,虽然聪明深察;却往往难免钺斧之诛,

  只因好议人之是非;虽然博辩宏大,却不能保全首领,只因好发人之隐恶也。身为

  人子不可自私,身为人臣也不可自私。”这番话对孔子“信而好古”而不泥古的为

  学风格、“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君子风采,以及奋身救世、知其不可而为之

  精神的形成,无疑是有帮助的。难怪他要感慨万端地说:“世界万物中,鸟飞于天,

  可以张罗以捕;鱼入于渊,可以结网以渔。因为它们都是有形的东西。只有龙,乘

  风云而上天,千变万化不可捉摸。吾今日见老子,晃洋渊深,其犹龙耶!”(《史

  记·孔子列传》)

  功夫不负有心人。孔子精通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知识全面,

  德行高尚。射,即射箭,他技高艺深,曾“射于瞿相之圃”,赢得“观得如堵墙”

  (《礼记·射仪》)。御,即驾车,孔子非常娴熟,常常自矜为看家本领。曾有人

  赞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孔子谦逊地说:“吾何执?执御乎?执射

  乎?吾执御矣!”(《子罕》)可见孔子对执御还是十分自信的。数,即计算。孔

  子长于斯道,后来他作季氏史,能做到帐目清楚,收支平衡(“料量平”),与这

  一修养自然分不开。书,即书法,更是读书人的基本功。致于礼乐,则是孔子兢兢

  以求,乐此不倦的专业特长。礼乐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在孔子以前有人将它

  分成礼和仪(又称数),并出现了只重形式(“仪”、“数”)不重内容(“礼”

  或“义”)的倾向。任何一种制度设施、行为规范都是在特定精神和原则指导下制

  定和形成的,每一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内容,礼乐也如此。如果抽掉了礼乐制度的

  内容,礼乐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孔子看到了这一点,强调礼乐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一方面,他对礼乐形式的研究十分精到,频频赢得“知礼”。“博学”之赞,令一

  些不知礼的贵族钦羡不已。他利用自己的专长,常常为乡亲或贵族们主办典礼,冠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