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151)

  不耀而光,制作参乎天地,变化合乎阴阳,虽有情也,未尝有情也。”也就是说,

  圣人之“性”不为“情”所动,所以虽然“有情”,但“未尝有情”。这句话有些

  晦涩,不妨再看一下《复性书》中所言:

  问曰:尧舜岂不有情邪?曰:圣人至诚而已矣。尧舜之举十六相,非喜也;流

  共工,放囗兜,殛鲧,窜三苗,非怒也;中于节而已矣。其所以皆中节者,设教于

  天下故也。

  可见,李翱认为,普通人所理解的“情”,在圣人身上是没有的,圣人非喜非

  怒,动作都出于至诚,都是“中节”的。他引《中庸》的话说,“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李翱的论述开启了后来理学家常说的“已发未发”

  的先声。

  2.复性的方法:

  圣人之性“寂然不动,广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进通天下之故,行止语默无

  不处于极也”,既然是先天不被情所动,也就不必“复性”了。而普通人则不然,

  “性”即为“邪情”所蔽,那么就需要加以修炼,复其性以归其源,使“妄情灭息,

  本性清明。”因此,李翱提出了一些“复性灭情”的方法。

  第一,弗虑弗思,情则不生。

  这是“复性”的第一步。所谓“弗虑弗思”,就是要摆脱思虑活动对清静本性

  的烦扰,斩断思虑活动与妄情之间的联系,这样,妄情就难以产生和发展,这就是

  “正思”,即“无虑无思”。这一步就是“斋戒其心”,即以寂静的方法使思虑不

  动,以达到需心灭情的目的。这种“斋心”说实际上来源于《庄子》,要求用主观

  的方法,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迫使自己的思虑活动不与外界接触。

  第二,本无有思,动静皆离。

  “弗虑弗思”还仅仅是消灭妄情的第一步,远不彻底。李翱认为“弗虑弗思”

  是“犹未离于静焉。有静必有动,有动必有静,动静不息,是乃情也。”也就是说,

  还没有超出有动有静的层次。静和动是一对矛盾,由静可以生动,由动可以生静,

  因此,以静制动,无异于“以情止情”,是不能真正达到“复性”目的的。而且

  “以情止情,是乃大情也。情互相止,其有已乎!”因此在第一步之后,必须还要

  接着完成第二步、第三步,即:“方静之时,知心无思者,是斋戒也;知本无有思,

  动静皆离,是至诚也。”这样,李翱把“复性”的过程分为循序渐进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即“弗思弗虑”,将思虑活动排除在心外;第二步即“知心无思”,就是要

  明白心本无思,是外在事物引起心的思虑活动。这二步“思”虽不存于心,但还没

  有否认“思”在心外的客观存在,正如禅宗北支神秀所说要对心“时时勤拂拭,莫

  使有尘埃”。第三步即“知本无有思”,思虑不仅不存在于心中,连它在心外也不

  存在了。正如禅宗南派慧能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静,何处

  染尘埃。”[注]心外的思(尘埃)都不存在了,当然就没有邪情来污染真性,“复

  性”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用佛教术语说,是由“渐悟”达到

  “顿悟”的过程,达到“至诚”的神秘境界。这样,就与圣人相差无几了。

  第三,视听言行,循礼而动。

  李翱讲“复性”,具有明显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动静皆离,寂然不动”的

  神秘方法,无异于教人不暗不闻,闭目塞聪,难免使人糊涂。李翱本人也有所觉察,

  所以他解释说:“不睹不闻,是非人也。视听昭昭,而不起于见闻者,斯可矣。无

  不知也,无弗为也,其心寂然,光照天地。”既视听昭昭,又不起于见闻,要达到

  “无不知”“无弗为”,这显然又是一种超凡的境界。在《复性书》的另一处,他

  用通俗得多的语言说:

  圣人知人之性皆善,可以循之不息而至于圣也,故制礼以节之,作乐以和之。

  安于和乐,乐之本也;动而中礼,礼之本也。故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步则闻珮玉

  之音,无故不废琴瑟,视听言行循礼而动。所以教人忘嗜欲而归性命之道也。

  圣人制礼作乐,目的就是教人循礼而动,忘记嗜欲,而归于性命之道,也就是

  “复其性”而“归其源”,用礼教约束自己,使妄情消减,真性复明,由格物致知

  达到正心诚意。李翱引《大学》的话说,致知在格物,“知至故意诚,意诚故心正,

  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理,国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参天地者也。”

  这样,他的“复性”论由神秘的体验最终落实到了人伦日用,关系到了现实的社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