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210)

  “等贵贱”革命要求的否定。

  (二)承认矛盾对立终归形而上学

  朱熹发展了二程“无独必有对”的矛盾观。认为在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中,

  都存在着两两相对的矛盾。他说:“天下之物,未尝无对,有阴便有阳,有仁便有

  义,有善便有恶,有动便有静”。又说:“盖所谓对者,或以左右,或以上下,或

  以前后、或以多寡,或以类而对,或以反而对。反复推之,天地之间,其无一物无

  对而孤立者。”(《语类)这种“天下之物未尝无对”的思想,是朱熹对二程“天

  下之物无独必有对”的进一步发展。他说:“然就一言之,一中又自有对。且如眼

  前一物,有背有面,有上有下,有内有外,二又各自为对。虽说无独必有对,然对

  中又自有对。”(《语类》)“对中又自有对”的思想,进一步揭示了事物内部矛

  盾对立的关系,说明在每一事物内部都是一分为二的。他指出:“阳中又自有个阴

  阳,阴中又自有个阴阳。”“以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

  尔。”(《语类》)把每一事物内部的“一生两”、“一分为二”的关系看成是

  “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这是对二程“无独必有对”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事物除了对立关系之外,对立事物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朱熹说:“盖阴之与阳,自是不可相无者”(《语类》)。进而他又说:“天地之

  化,包括无外,运行无穷,然其所以为实,不越乎一阴一阳两端而已,其动静,屈

  伸、往来、阖辟、升降、浮沉无性,虽未尝一日不相反,规亦不可一日不相无也。”

  (同上)他得出结论说:“凡物无不相反以相成”。(《语类》)这是对事物矛盾

  对立统一关系的基本概括。朱熹还认为,对立的事物也可以相互转化,“阴变阳、

  阳变阴”,各向其反面转化。他说:“阴阳之道,无日不相胜,这个退一分,那个

  进一分”,“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语类)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克服和斗争的

  关系,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超过极限,就相互换位。

  以上是朱熹思想中的闪光之点。然而在其理一元论世界观的约束下,上述合理

  思想最终又走上了形而上学的归途。朱熹讲矛盾运动和转化,只限于部分自然现象,

  不是普遍法则。他说:“阴阳有个流行底,有个定位底。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便

  是流行底,寒暑往来是也。”这是说,阴阳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形成寒暑往来,

  这是阴阳运动变化的性能。阴阳既分之后,形成天地、上下、四方,就永远定位不

  变了。这显然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与此相应,在社会政治伦理方面,朱熹也是持形

  而上学观点。他认为封建的等极秩序和纲常伦理是永恒的“天理”,永远固定不变。

  他说:“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

  因之而不能变。”(《文集》)把君臣父子之位和封建伦理纲常视为永恒不变,这

  是直接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形而上学观点。

  在动静关系上,朱熹也提出了一些合理的看法。他说:“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今以太极观之,虽日动而生阳,必竟未动之前须静,静之前又须是动。推而上之何

  见其端与始。”(《语类》在阴阳动静的源头上,朱熹比周敦颐进了一步。“动静

  无端,阴阳无始”的看法是朱熹对动静起源的辩证猜测,对后人具有启迪作用。他

  看到了动静之间既相矛盾又相依存。他说:“动静二字,相为对待,不能相无,乃

  天理之自然,非人力所能为也。”(《文集》)说明动静之间的对立依存关系是天

  理之自然的规律,非人力所为。因此,“动静相资”,“阴静之中自有阳动之根;

  阳动之中又有阴静之根。”(《语类》)这种动静相因的思想无疑是正确和深刻的。

  但是,朱熹的动静观最后还是以循环论告终。他强调动静相因,但又主张“静主动

  用”和“理静气动”。认为阴阳二气之所以运动,是本体“理”的作用,“理”主

  静而“气”主动,“理”是客观精神本体,因此运动是由外面的“理”支使。这就

  陷入了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在运动的方向上,朱熹又提出循环论的观点。他说:

  “一动一静,循环无端”。(《语类》)“盖天地之间,只有动静两端,循环不已,

  更无余事”(《文集》)。认为运动是以循环的形式存在的。循环论看不到事物的

  螺旋发展和波浪式前进的趋向,而认为只是如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往复

  循环,永远在原来的圈子中踏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