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249)

  说的过程中,魏了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魏了翁当时竭力倡导理学,虽然是为了帮助南宋王朝维护其封建的中央集权制

  度,但也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社会危机。那时的南宋小朝廷苟安东南一隅,统治集团

  中的权贵们,甘心忍辱事敌谋和,不思进取复仇,恢复失地。他们之中的多数人,

  只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巩固既得利益,以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他们为了满足自

  己贪得无厌的欲求,不断加深了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魏了翁曾对当时的社会状态

  有所揭露,他指出:“富者连阡陌,贫者厌糟糠”(《文集》卷43,《谭州惠民仓

  记》),“俗流世坏,士大夫以官为市,与民为仇。”(《文集》卷37,《江陵别

  安抚》)“以渔猎为学问,以辍辑为文章,以操功为实才,以贪刻为奉公”(《文

  集》卷16;《论敷求硕儒开阐正学》)。他揭发上述士人将“六经之书仅为记览辞

  辩之资,而鲜有以施诸政。”(《文集》卷43,《谭州惠民合记》)正是由于上述

  腐败之风,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加深了统治危机,使南宋王朝处于岌岌可危之中。

  作为地主阶级中有识之士魏了翁,清醒地看到了这种危机,他企图以理学为国号,

  使之作为指导思想,用以整治人心,扭转政风和士风’达到挽救危机之目的。这就

  是他和真德秀等人要极力为理学争取地位的目的。

  三、政治思想开明 积极倡言改良

  在南宋时期的理学家之中,魏了翁的政治思想是倾向于进步的。作为一个封建

  社会中的进步思想家,其主要标志是看他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否关心人民疾苦,

  是否能大胆地揭露剥削制度下的不合理现象,并提出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社会改革方

  案。在这几个方面,魏了贫都有一定程度的表现。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

  他算是一位头脑比较清醒的。

  魏了翁在政治思想上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民以察我道”的重民思想。

  在儒家经典之中,很早就提出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敬德保

  民”主张,特别是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可算是儒家学说中的进步思

  想成分。魏了翁出身于平民家庭,他对这些优良的思想成分自然容易有所继承,

  “观民以察我道”的重民思想就表明了这一点。他说:“抑不知民与天一也,安有

  欺民之事而可以应天?亦安有为欺天之事而可以助民?”(《文集·特班奏事》)

  这个说法虽然带有浓厚的天命论色彩,然而结合当时流行的思想意识来看,这个

  “天”无疑是指天理。在魏了翁看来,天意与民意是一致的,欺民就是欺天,欺天

  就是欺民,这种行为是天理所不能容的。他警告统治者不可作欺民之事。因此,他

  强调:“为政不害于民”。他说:“为政不害于民,得使尽力耕耘,自事生产,故

  百姓和而年岁丰也。”(《春秋左传要义》卷7)这种把民和天看得同等重要的观点,

  在当时的封建士大夫中,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虽然其出发点是为了巩固封建政权,

  但他毕竟认识到,首先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才能达到使国家巩固,

  只有不害于民,才可能使劳动人民得以积极从事生产活动,从而做到民和岁丰。为

  此,他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在上位,思利于民,欲民之安饱,是其忠也”(《春

  秋左传要义》卷7)。这就为“忠”的内容赋予了新的含义,他不认为仅仅把对君主

  的愚忠看做是“忠”的全部内容,而把关心民众疾苦,改善他们的生活,使之得到

  安定和温饱也看做是“忠”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这也是与忠君有着直接联系的。

  从上述观点出发,魏了翁大胆而深刻地揭露了南宋王朝的“欺民之事”,他说:

  “今钱荒、物贵、赋重,敛烦,独仰岁以为生,将救民于垂死。”(《文集》卷99,

  《天庆节祈雨醮词》)他对当时社会上的贫富两极分化之原因也进行了揭露,魏了

  前指出:“富者弥富,骄奢而难治;贫者益贫,饥寒而犯法。且贫者资富而至贫,

  富者削贫而为富。恶民之富乃是愍民之贫。”(《春秋左传要义》卷27)。他提出

  消除这一恶果的办法是“使贫富均而劳逸等”(同上)。这种“均贫富,等劳逸”

  的说法,竟然出自一位封建地位阶级思想家魏了翁之口,其与当时农民起义军“均

  贫富,等贵贱”的革命口号几乎同出一辙,确实值得加以玩味,从这个观点来看,

  我们更可以了解到魏了翁重民思想的可贵之处。对于当时农民群众反抗地主阶级的

  斗争,魏了翁同样是站在地主阶级统治者的立场上加以反对,他也把起义的农民称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