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292)

  周主张将“四无说”改为“四有说”,即:“心是有善无恶的心,则意亦是有善无

  恶之意,知亦是有善无恶之知,物亦是有善无恶之物。”这样,就解决了本体与功

  夫之间的关系问题,划清了儒与禅间的界线。

  除《阳明先生传信录》外,刘宗周还撰定了《经籍考》、《古学经》,辑《古

  小学集记》、《古小学通记》,并著《原旨》、《治念说》。这些学术活动的目的,

  都是与他的学术主张密切相关的。

  四、决此一朝死 了我平生事

  崇祯十五年(1642),刘宗周被重新起用为左都御史。尽管刘宗周不太情愿复

  出,但君命难违,他还是去了。入朝后,刘宗周多次上疏,请崇祯革除弊政,以摆

  脱国家的危机。在《敬循职掌条列风纪之要以佐圣治疏》中,他提出“建道撰”、

  “贞法守”、“崇国体”、“清伏奸”、“惩官邪”、“饬吏治”等策略。刘宗周

  虽素负清望,但毕竟只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学者、思想家,而不是一位运筹帷幄的政

  治家,因此他的一些主张并不合时宜。在当时明朝江山已是风雨飘摇,但刘宗周认

  为“今天下非无才之患,而无本心之患”[注],因此主张“治心”是解救时艰的根

  本。他要求崇祯“明圣学以端治本”、“躬圣学以建治要”、“崇圣学以需治化”。

  这表明在刘宗周那里,儒家经世致用的实效已经丧失。

  在关于西洋传教士汤若望的争论中,刘宗周的主张更暴露出当时儒学已经缺乏

  应变能力。崇祯帝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打算用汤若望制造火器,希望利用西洋的

  先进技术,解决内忧外患问题。如果崇祯此举能顺利进行,也许中国可以从此由冷

  兵器时代进入火器时代,并由兵器制造业引发一场工业革命,甚至中国近四百年的

  历史都要重写。但是,刘宗周坚决反对重用汤若望,更坚决反对制造火器。他说:

  “臣闻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其次桓文之节制,下此非所论矣。”“今日不

  待人而恃器,国威所以愈顿也。”“火器终无益于成败之数。”他把汤若望看成异

  端之人,请崇祯“放还本国,以永绝异端之根。”[注]他坚持“仁义”说,反对革

  新兵器,更拒绝接纳西洋的天主教。表明儒家传统已失去了宽宏大量的开放精神,

  这也许是近四百年来中国落伍、中华文化发生危机的原因之一。

  崇祯帝急于求治,刘宗周却说先治心,崇祯帝要求才望之士,刘宗周却说操守

  第一;崇祯帝访问退敌弭寇之术,刘宗周却说仁义为本。故崇祯说他“愎拗偏迂”,

  又一次将他革了职。这一年刘宗周六十五岁,这是他第三次被革职。他在《与祁世

  培书》中说:“抱头南下,便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革职后,刘宗周继续进行学术活动,发挥“诚意”、“慎独”的学术思想。他

  又写下了《读易图说)、《易衍》、《古易钞义》、《大学诚意章章句》、《证学

  杂解》、《良知说》、《存疑杂著》等重要著作。他对王阳明及其后学进行了批评,

  认为“后来学问只有一个工夫,凡分内分外,分动分静,说有说无,劈成两下,总

  属支离。”[注]他对先儒分析支离之说,统而一之,兹列表如下:

  可见,刘宗周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对宋明理学进行了总结。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破北京,崇祯自缢身亡。福王朱

  由崧在南京监国,建立南明,诏起复刘宗周左都御史原官。福王政权不仅于内政外

  交上没有任何作为,反而继承了崇祯朝的所有弊端:党争,苛敛,苟且偷安,等等。

  刘宗周上疏献计,一曰据形势以规进取,一曰重藩屏以资弹压,一曰慎爵赏以肃军

  情,一曰核旧官以立臣纪[注]。又上疏请诛内外不职诸臣[注],于

  是他成为众矢之

  的,受到排挤。刘宗周对崇祯亡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先帝无亡国之征,而

  政之弊有四:一曰治术坏于刑名,二曰人才消于党论,三曰武功丧于文法,四曰民

  命促于贿赂,所谓四亡征也。”[注]他希望福王政权能改弦易辙,吸取教训,但这

  只是他一厢情愿。在愈演愈烈的党争中,他不得不辞职。但他没有忘记尽一个孔孟

  之徒的责任,在出都门前,上《再陈谢悃疏》,对福王进行最后忠告。他的忠告有

  五条:一曰修圣政,无以近娱忽远猷;二曰振玉纲,无以主恩伤臣纪;三曰明国是,

  无以邪锋危正气;四曰端治术,无以刑名先教化;三曰固邦本,无以外衅酿内忧。

  福王不予理睬。刘宗周历经万历、天启、崇祯、弘光四朝,“通籍四十五年,在仕

  六年有半,实立朝者四年。”[注]

  回到绍兴后,刘宗周与门人编定了《中兴金鉴》。该书原本为福王而作,旨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