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324)

  戴震自幼养成了独立思考、盘根问底的学习方法。当时学子都要读《四书》、

  《五经》。《大学》是《四书》之一,宋代理学家极力表彰,朱熹并作《大学章句》,

  将《大学》一篇分为经、传两个部分,并移易旧文。从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至“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朱注云:“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

  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

  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左。”对于朱烹区分经传,虽然有人提出过怀疑,但

  五百多年来,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占据了统治地位,人们也就相信了朱熹

  的说法。可是戴震是不相信的。有一天塾师讲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

  下,戴震问:“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塾师回答说:“此朱文公所说。”又问:“朱文公何时人?”回答说:“宋朝人。”

  “孔子、曾子何时人?”“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几二千年

  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塾师无法解答,只得夸戴震说“此非常儿也。”

  的确,戴震小小年纪就敢于怀疑,不盲从,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这对他后

  来倡导朴学、批判权威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戴震读书,有一种“每一字必求其义”的习惯。塾师授课,讲以下引文凡见于

  《年谱》者不再注出处,凡见《戴震集》者仅注篇名。解前人的传注训诂,戴震往

  往不明其义。他不喜欢人云亦云,何况前人传注中往往谬误百出。因此,他要探本

  溯源,花了三年功夫穷究近代字书及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把握了其中的精髓。

  在此基础上,他“又取《尔雅》、《方言》及汉儒传、注、笺之存于今者参伍考究,

  一字之义,必本六书,贯群经以为定诂,由是尽通。”这样,为以后学术、思想更

  上一层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先通训诂”成为戴震及其后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治学

  方法。

  《十三经注疏》卷帙浩繁,达数百万言。可17岁的戴震已能“全举其辞”。他

  后来对段玉裁说:“余于疏不能尽记,经注则无不能倍(背)诵也。”又说:“经

  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辞也,所以成辞者字也。必由字以通其辞,由辞以通其

  道,乃可得之。”他曾在给段玉裁的一封信中说:“仆自十七岁时,有志闻道,谓

  非求之《六经》、孔、孟不得,非从事于字义、制度、名物,无由以通其语言。宋

  儒讥训诂之学,轻语言文字,是犹渡江河而弃舟揖,欲登高而无阶梯也。为之三十

  余年,灼然知古今治乱之源在是。”在他看来,宋儒重义理而轻文字、音韵、训诂,

  专尚空虚无用之学,是没有在基本功上用力。他对为学先后的看法、对宋儒的批评

  虽然定型于晚年,但在17岁左右的读书实践中就已经萌芽了。

  这以后,戴震随父亲在江西、福建、南京等地经商,广泛接触到社会生活。同

  时,他的经学也日有进步。20岁那年,回到故乡,此时他已经是一位饱读诗书的青

  年学者了。戴家小少爷的名字慢慢地被当地的一些名流所知。同邑的程询很喜欢这

  位还有些稚气的年青人。他说:“载道器也。吾见人多矣,如子者,巍科硕辅,诚

  不足言。”他看出这位博学的后生有着过人的才华,擢高第、取显宦,如探囊中之

  物。但戴震的前程果真能够顺利吗?

  离休宁不远的婺源县有一位老先生姓江名永字慎修,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治经

  数十年,精通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以及步算、钟律、声韵、

  地名沿革,“博综淹贯,岿然大师”,戴震久闻其大名,就拜在他的门下,“取平

  时所学就正焉”。当时歙县大商人汪梧凤建不速园,广置图书,招揽学者,戴震与

  同县人郑牧、歙县人汪肇龙、方矩、程瑶田、金榜等人与江永皆“诵读讲贯其中”

  [注]

  在这以后,戴震学术大进,尤其是在筹算、名物、训诂等方面的研究上,提出

  了很多真知灼见。22岁时,写成《筹算》(后更名为《策算》)一卷;23岁撰成

  《六书论》三卷;24岁撰成《考工记图注》;25岁时写成《转语》20章;到27岁左

  右,撰成《尔雅文字考》十卷。作为一位青年学者,已在学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成就,但“学日进而遇日益穷”,戴震的经济状况日益恶化。29岁时、他被补为休

  宁县学生。

  乾隆十七年(1752年),戴震30岁,进入而立之年。这一年,休宁发生大旱,

  “斗米千钱”,戴震家中乏食,于是与面铺相约,“日取面为飨餐,闭户成《屈原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