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358)

  儒佛,这标志着熊十力哲学思想的又一次转变和飞跃。

  在这一时期,熊十力明确地提出了“会通儒佛,归宗于《易》”的立论宗旨。

  他认为,体现了先秦儒家理性精神的《周易》是最能代表儒学传统的经典,《周易》

  中所讲求的“生生不息”、“革故创新”,强调健动、变化的思想,正代表了儒学

  传统的根本精神,为此,他从《周易》哲学出发,极力推崇一种积极进取、自强不

  息的人生态度,要人们在变化日新的宇宙生化过程中去体味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基于此,他大肆批判佛家的出世思想及其理论基础。他认为,无论是大乘佛教的空

  宗还是有宗,皆出于其宗教出世思想的需要而割裂体用之关系,主张区分有为法和

  无为法、生灭法和不生灭法,认为现象是生生灭灭,而本体是不生不灭的,现象是

  有为的、本体是无为的。“这样一来,形上的本体界与形下的现象界,似成对立,

  不可融而为一”。他认为,佛家这种理论,无异是“于流行之外,妄拟一个至寂的

  境界;于万有之外,妄拟一个至无的境界”,其结果必然是“求体废用”,“体用

  两橛”,其体也就变成一个“死体”。这种本体论之所以错误,关键在于它只知

  “以空德言体’,而不知“以生德言体”,“于性体无生而生之真机,不曾领会,

  乃但见空寂而已”(见《新论》语体本)。而“以生德言体”,正是以《周易》为

  代表的儒学传统的精义所在。因此,熊主张必须融佛家的“空”与儒家的“仁”,

  而后方可见“天德之全”。很明显,熊十力这一时期的思想虽明显地归宗《周易》、

  宏阐儒学,但佛学的影响依然很深,比如他一方面强调体用不二,反对佛学对现象

  和本体的割裂,但另一方面又极为欣赏空宗“扫荡一切相”的彻底性,主张以“空

  一切相”来实现对本体的“证会”。这明显地反映出他“儒佛同证”的理论特征。

  1945年,熊十力完成并出版了《读经示要》一书。此书本是他在重庆北碚勉仁

  书院任教时为学生讲解六经而作,也是熊氏写作的第一部系统地研究论述儒家哲学

  思想的著作,正如他在本书“自序”中所说:“今当融贯中西,平章汉宋,上下数

  千年学术源流得失,略加论定。由是寻晚周之遗轨,辟当代之弘基,定将来之趋向。”

  书中极力推崇六经中之《易》与《春秋》,并以“六经注我”的精神,用大量篇幅

  论述了读经的意义与方法,而对汉德及“五四”以后的新考据学派多有贬抑。新中

  国成立后,熊十力又先后写成了《新唯识论》语体文删简本、《体用论》、《明心

  篇》及《原儒》、《乾坤衍》等著作,就这些著作的思想倾向而言,熊已在比较完

  全的意义上走出佛家,完成了由佛向儒的彻底转变。熊氏在《新唯识论》语体文本

  中还明确肯定自己与佛学的继承关系,但在1958年出版的《体用论》中却已明确指

  出自己的哲学思想在根本上是与佛家唯识宗异趣的,他说:“余之学宗主《易经》,

  以体用不二立宗,就用上而言,心主动以开物,此乾坤大义也,与佛氏唯识论,根

  本无相近处”(《体用论》“赘语”)。当然,在这一时期的思想中,熊氏并非就

  认为佛学已一无是处,甚至对大乘空宗的某些理论依然评价甚高,但与以前不同的

  是,这一时期他对佛学的吸收必须完全服从于宏扬儒家的价值系统,发扬儒家的内

  圣外王之道,在原本作为《体用论》之一章而后又独立成册的《明心篇》中,熊更

  明显地归宗于儒家陆王一系的修身养性之学,大讲“仁”与“智”的关系,俨然以

  儒家道统的承续者自居。

  如果说,熊氏的《体用论》和《明心篇》仍是从体系的角度进一步阐发、演绎

  自己的哲学思想,那么《原儒》和《乾坤衍》则是从学术源流和思想内涵两方面系

  统整理阐发传统儒学的著作。《原儒》一书,旨在论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

  渊源、流变,并评断道佛诸家之得失,并由六经之内蕴论证孔子“圣学”乃大用大

  本、万世永赖的内圣外王之鸿基,尤其是《原内圣》篇,以总论孔子之人生观与宇

  宙论为基础,极言体用、道器、天人、心物、动静、知行、理欲、成已成物等对立

  事物为“不二”的论点。全书凡33万余言,广泛地涉及到儒家哲学传统中政治、哲

  学、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乾坤行》则通过阐释《易经》的乾坤大义,来对

  自己的文体论和宇宙观再作推演和发挥,明显地表现出他归儒宗易的思想特质。

  综观熊十力哲学,大致经历了由融儒入佛到儒佛同参,再到融佛入儒、归宗儒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