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378)

  显然,所谓儒学的哲学化,就是使西方唯心主义传统与儒家唯心主义传统相互印证,

  尤其是以西方哲学的形式和方法来阐释、发挥儒家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其根本目

  的就是要使儒家哲学向系统化、逻辑化的方向发展。

  二是“吸收基督教之精华,以充实儒家之礼教”,使儒学宗教化。贺所说的

  “基督教之精华”,就是指渗透在现代基督教中的“精诚信仰,坚贞不二之精神”,

  “博爱慈悲,服务人类之精神”,“襟怀旷达,超脱现世之精神”。所有这些,皆

  可用来弥补“家庭制束缚性最大的中国礼教的不足”,从而“为道德注以热情,鼓

  以勇气”。在他看来,现代的基督精神正可借来冲淡礼教的宗法色彩,使之趋于社

  会化。为此,他将基督教之以上“精华”与儒家“仁”学的基本精神相融合,重新

  解释了儒家之礼教,他说:“仁即是救世济物,民胞物与的宗教热诚。《约翰福音》

  有“上帝即是爱”之语,质言之,上帝即是仁。“求仁”不仅是待人接物的道德修

  养,抑亦知天事天的宗教工夫。儒家以“仁”为天德,耶教以至仁或无上的爱为上

  帝的本性。足见仁之富于宗教意义,是可以从宗教方面大加发挥的。”(同上)显

  然,这种“融会”的结果,是使儒家礼教带上了浓厚的现代宗教色彩。

  三是“领略西洋之艺术,以发扬儒家之诗教”,使儒学艺术化。贺认为:诗歌、

  音乐、建筑、雕刻、绘画、小说、戏剧等艺术形式,都有“无尽藏的美的价值”,

  都是“同一民族精神与夫时代精神之表现”。儒家传统中本有乐教与诗教,但在后

  来的发展中,要么消逝,要么衰微,从而造成儒学“迂拘枯燥”,缺少“活泼的生

  趣”的困境。他进一步分析说:“旧道德之所以偏于辽拘枯燥,违反人性,一则因

  为道德尚未经艺术的美化,亦即礼教未经诗教的陶熔,……不从感情上去培养熏陶,

  不从性灵上去顺适启迪,而只知执着人我界限的分别,苛责以森严的道德律令,冷

  酷的是非判断。再则道德未得两性调剂,旧道德家往往视女子为畏途,他一生的道

  德修养,好象可以败坏于女子的一笑”,“生人的本性真情,横遭板起面孔的道德

  家的压抑和摧残,像这样迂拘枯燥的道德,哪里有活泼的生趣?”(同上)基于这

  种分析,他明确倡导吸收西洋艺术的浪漫主义精神来改造迂腐、严酷的旧道学,以

  使儒学艺术化、情感化,从而更富有感召力和生命力。

  这便是贺氏建构的融理学、礼教、诗教于一体的新儒学。在他看来,经过哲学

  化、宗教化、艺术化的新儒学,不唯可以减少狭隘的旧道德的束缚,解放个性,发

  展人们的自由,而且还可以提高科学兴趣,奠定新儒学的思想和精神基础。这样方

  可以使僵化的、丧失了孔孟真精神的儒家思想获得新开展,增加新的活力与生命,

  更可藉以应付新的民族危机,以上这种“三化”的方法,既是贺氏改造传统儒学,

  谋求儒家思想的新开展的主要方法,亦是他的“新心学”的主要理论特色,正是基

  于这一方法,贺氏展开了他“心即理”、“心即物”、“心即性”、“体用合一”

  等诸多哲学形态的具体论述,从而构成了他的“新心学”的主要内容和兼综、融会

  中西哲学的思想特征。

  由以上看来,贺氏的哲学立场,大体可归于“新陆王”的范畴。相对于冯友兰

  的“新理学”,故又被称之为“新心学”。新心学虽然没有形成象“新唯识论”或

  “新理学”那样严整的思想体系,但它公开打击“回到陆王去”的旗帜,同新理学

  相抗衡,在学术风格与学术旨趣方面皆有其独到之处。

  首先,由于新心学产生于40年代,是较晚出的新儒家哲学,因而能对前此的新

  儒学思潮作出评判和总结,并吸收他人的经验与教训,多少克眼了前人的理论缺陷。

  其次,贺的思想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现代与古代的交融,最新与最旧的统一”

  这一基本宗旨,因而其思想表现出了少有的包融性和开放性。比如,他对五·四时

  期新文化运动的看法就与众不同。他认为,新文化运动并非只是负面的、消极的破

  坏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促进儒家思想新开展的一大转机,其最大的功绩在于涤除了

  儒家思想之僵化、腐朽的躯壳,而显露了孔孟之真面目、真精神。正如著名台湾学

  者韦政通所说:“贺麟对儒家思想所开展的构想,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站在弘扬儒

  家的立场,对新文化运。动的反儒家思想能超越敌对意识,了解其限制,发现其对

  儒家思想新开展的积极贡献。”而对于西方哲学,他亦超越了论定高下优劣的偏狭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