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孔子传_钱穆【完结】(27)

  9

  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十三)是孔子时诗三百, 非经孔子删定为三百也。吴季札聘鲁观周乐,所歌十 五国风皆与今诗同,非孔子删存此十五国风诗也。诗 小雅,大半在宣幽之世,夷王以前寥寥无几,孔子何 以删其盛而存其衰?以论孟左传载记诸书引诗,逸者 不及十之一,是孔子无删诗这事明矣。 孔子于正乐外,又作春秋,为晚年一大事。 孟子: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 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 是故孔子曰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 春秋乎 。” 又曰: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又曰: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 楚之.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

  0

  则史。孔子曰 :“其义则丘穷取之矣。” 史记孔子世家: 鲁哀以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鉏商获兽, 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 。”取之。颜洲死, 孔子曰 :“天丧予。” 及西狩见麟, 曰 :“吾道穷 矣 。”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迄哀公十四年, 十二公。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 秋贬之曰“子”。 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 之曰 :“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 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 子惧焉。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 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 赞一辞。 孔子春秋绝笔于获麟,非感于获麟而使作春秋, 是年四月,陈恒执齐君,置于舒州,六月而弑之。孔 子年七十一,沐浴请讨,鲁君臣莫之应。可证当时已 无复知篡弑之为非矣。是春适有西狩获麟之事,孔子 感于此而辍简废业,春秋遂以是终。不惟孔子春秋不 终于哀公之二十七年,即哀公十四年之夏秋冬三时, 亦出后人所绩,非孔子之笔。至于孔子作春秋究始何

  1

  年,则无可考。 诗有雅颂,实乃西周初起乃及文武成康盛时之历 史,其说已详前。宣王以后,雅颂既哀,而其时则有 史官,并由中央分派散居列国,故曰“诗亡而后春秋 作”。晋语, 羊舌□习于春秋。楚语,申叔时论传太 子云 :“教之以春秋 。”墨子明鬼篇,有周、燕、宋、 齐之春秋。可见春秋乃当时列国史官记载之公名,晋 乘楚.杌,为其别名。左传鲁昭公二年,晋赵宣子在 鲁,见易象与春秋,曰 :“周礼尽在鲁矣。”是史官 与春秋在当时皆属礼。孔子作春秋,即其生平重礼的 一种表现。孔子春秋因于鲁史旧文,故曰其文则史。 然其内容不专着眼在鲁,而以有关当时列国共通大局 为主,故曰其事则齐桓晋文。换言之,孔子春秋已非 一部国别史,而实为当时天下一部通史。 其史笔亦与当时史官旧文有不同。如贬吴楚为子, 讳诸侯召天子曰“天王狩于河阳”。于记事中寓大义, 故曰“其义则丘窃取之”。 此义,当推溯及于西周盛 时王室所定之礼,故曰“春秋天子之事也”。 孔子以 私人著史,而自居于周王室天子之立场,故又曰“知 我者其惟春秋,罪我者亦惟春秋也 。”其实孔子亦非 为尊周王室,乃为遵承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之深心 远意,而提示出其既仁且智之治平大道,特于春秋二 百四十年之历史事实中寄托流露之而已。

  2

  孔子之著史作春秋,其事一本于礼。而孔子之治 礼,其事亦一本于史。 于张问 :“十世可知也?” 子曰 :“殷因于夏 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 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二) 古人以父子相禅三十年为一世。十世当得三百年, 百世当得三千年。孔子心中,未尝认有百世一统相传 之天子与王室,特认有百世一统相传之礼。礼有常, 亦有变。必前有所因,是其常。所因必有损益,是其 变。 孟子: 子贡曰 :“见其礼而知其知,闻其乐而知其德。 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 未有夫子也 。” 孔子即观于其世王者所定之礼乐,即知其王之政 与德。居百世之后,观百世之上,为之次弟差等,而 无有违失。能前观百世,斯亦能后观百世。观其礼, 而知其世。

  3

  子曰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 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 徵之矣 。”(三) 孔子所言礼,包括全人生。其言史,亦包括全人 生。故其言礼即犹言史,言史亦犹言礼。夏殷两代史 迹多湮,典籍沦亡,贤者凋零,若已无可详考。而孔 子犹能言之者,周代之礼,即上因于夏殷,孔子凭当 身之见闻,好古敏求。本于人道之会通而溯其损益之 由来。历史演变之全进程,可以心知其意,而欲语之 人人,则终有无徵不信之憾也。 子曰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三) 孔子虽好古敏求,能言夏殷之礼,然折衷而言, 主从周代。盖历史演进,礼乐日备,文物日富,故孔 子美之也。 子曰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 (七) 孔子志欲行道于天下,古人中最所心仪向往者为

  4

  周公。故每于梦寐中见之。及其老,知行道天下之事 不可得,无是心,乃亦无是梦矣。叹已之衰,而叹世 之心则更切。然孔子曰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 乎 。”(十七)则孔子若得志行道,其于周公之礼乐, 亦必有所损益可知。其修春秋,亦即平日梦见周公之 意。托于此二百四十二年史事,正名号,定是非,使 人想见周公以礼治天下之宏规。此后汉儒尊孔子为素 王,称其为汉制法,则知孔子之言礼,与其言史精神 一贯,义无二致也。 无历世不变之史,斯亦无历世不变之礼。 子曰 :“ 麻冕,礼也。 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 (九) 此孔子言礼主变通,不主拘守之一例。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 :“大哉问!礼,与其奢也 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三) 知礼之本,斯知礼之变。 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