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孔子传_钱穆【完结】(3)

  乾嘉治经不同。推其极,亦不过欲重返之于如汉唐儒 之通经而致用,其意似乎欲凭治古经籍之所得为根据, 而以兴起新政治。此距孔子生平所最重视之自学与教 人精神,隔离仍远。人才不作,则一切无可言。学术 错误,其遗祸直迄于民国创兴以来之60年。今者痛 定思痛,果欲复兴中国文化,不得不重振孔子儒家传 统,而阐扬孔子生平所最重视之自学与教人精神,实 尤为目前当务之急。本书编撰,著眼在此。爱特揭发 于序言中,以期读者之注意。 本书为求能获国人之广泛诵读,故篇幅力求精简。 凡属孔子生平事迹,经历后人递述,其间不少增益失 真处,毕一律删削。本书写作之经过,其用心于刊落 不著笔处,实尤胜过于下笔写入处。凡经前人辩论, 审定其为可疑与不可信者,本书皆更不提及,以求简 净。亦有不得尽略者,则于正文外别附疑辨二十五条, 措辞亦力求简净,只略指其有可疑与不可信而止,更 不多及于考证办辨订之详。作者旧著先秦诸子系年之 第一卷,多于孔子事迹有所疑辨考订,本书只于疑辨 诸条中提及系年篇名,以便读者之参阅,更不再事摘 录。 自宋以来,关于孔子生平事迹之考订辨证,几于 代有其人,而尤以清代为多。综计宋元明清四代,何 止数十百家。本书之写定,皆博稽成说,或则取其一

  是,舍其诸非。或则酌采数说,会成一是。若一一详 其依据人名、书名、篇名及其所以为说之大概,则篇 幅之增,当较今在十倍之上。今亦尽量略去,只写出 一结论。虽若有掠美前人之嫌,亦可免炫博夸多之讥。 清儒崔述有洙泗考信录及续录两编,为考订辨论 孔子生平行事诸家中之尤详备者。其书亦多经后人引 用。惟崔书疑及论语,实其一大失。若考孔子行事, 并论语而疑之,则先秦古籍中将无一书可奉为可信之 基本,如此将终不免于专凭一己意见以上下进退20 00年前之古籍,实非考据之正规。本书一依论语为 张本,遇论语中有可疑处,若崔氏所举,必博征当时 情实,善为解释,使归可信,不敢轻肆疑办。其他立 说亦有超出前人之外者,然亦不敢自标为作者个人之 创见。立说必求有本,群说必求相通,述而不作,信 而好古,亦窃愿以此自附于孔子之垂谕。 作者在民国十四年曾著论语要略一书,实为作者 根据论语为孔子试作新传之第一书。民国二十四年有 先秦诸子系年一书,凡四卷,其第一卷乃孔子生平行 事博引诸家,详加考辨,所得近30篇。民国五十二 年又成论语新解,备采前人成说,荟粹为书,惟全不 引前人人名、书名、篇名及其为说之详,惟求提要钩 玄,融铸为作者一家之言,其体例与今书相似。惟新 解乃就论语全书逐条逐字解释,重在义理思想方面,

  而于事迹之考订则缺。本书继三书而作,限于体裁有 别,于孔子学术思想方面仅能择要涉及,远不能与新 解相比。但本书见解亦有越出于以上三书之外者,他 日重有所获不可知,在此四书中见解倘有相异,暂当 以本书为定。读者倘能由此书进而涉及上述三书,则 尤为作者所私幸。 本书作意,旨在能获广泛之读者,故措辞力求简 净平易,务求免于艰深繁博之弊。惟恨行文不能尽求 通俗化。如论语、左传、史记以及其他先秦古籍,本 书皆引录各书原文,未能译为白话。一则此等原文皆 远在2000年以上,乃为孔子作传之第一手珍贵材 料,作者学力不足,若一一将之译成近代通行之白话, 恐未必能尽符原文之真。若读者爱其易读,而不再进 窥古籍,则所失将远胜于所得,此其一。又孔子言行, 义理深邃,读者苟非自具学问基础,纵使亲身经历孔 子之耳提面命,亦难得真实之了解,此其二。又孔子 远在2500年之前,当时之列国形势、政治实况、 社会详情,皆与2500年后吾侪所处之今日大相悬 隔。吾侪苟非略知孔子当年春秋时代之情形,自于孔 子当时言行不能有亲切之体悟,此其三。故贵读此书 者能继此进读论语以及其他先秦古籍,庶于孔子言行 与其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之第一大圣人者,能不断有 更深之认识。且莫谓一读本书,即可对了解孔子尽其

  能事。亦莫怪本书之未能更致力于通俗化,未能使人 人一读本书而尽获其所欲知,则幸甚幸甚。

  本书开始撰写于民国六十二年之9月,稿毕于民 国六十三年之2月。3月入医院,为右眼割除白内障, 4月补此序。

  中华民国六十三年四月

  钱穆识于台北外双溪之素书楼

  再版序

  予之此稿,初非有意撰述,乃由孔孟学会主持人 亲来敝舍恳请撰述孔孟两传。其意若谓,为孔孟两圣 作小传,俾可广大流行,作为通俗宣传之用。余意则 谓,中国乃一史学民族,2500年前古代大圣如孔 子,有关其言论行事,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以后, 尚不断有后人撰述。今再为及传,岂能尽弃不愿,而 仅供通俗流行之用。抑且为古圣人作传,非仅传其人 传其事,最要当传其心传其道。则其事艰难。上古大 圣,其心其道,岂能浅说?岂能广布?遂辞不愿。而 请求者坚恳不已。终不获辞,遂勉允之。 先为孔子作传,搜集有关资料,凡费四月工夫, 然后再始下笔。惟终以论语各篇为取舍之本源。故写 法亦于他书有不同。非患材料之少,乃苦材料之多。 求为短篇小书,其事大不易。非患于多取,乃患于多 舍。抑且斟酌群言,求其一归于正,义理之外,尚需 考证,其事实有大不易者。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