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兰芳画传_王慧【完结】(6)

  得极为严格,不能相混。梅兰芳虽学花旦戏,但从不演花旦戏。搭班学艺时是这样,后来成名也是这样。他在十八岁以前,所唱的青衣戏,唱法完全是随吴菱仙宗法时小福的,以后才开始

  创立自已的流派。

  在“喜连成”搭班时梅兰芳与周信芳、王喜秀、小穆子、林树森等合唱的《战蒲关》、《二进宫》等剧目,都很受观众欢迎。梅兰芳除了上戏园唱营业戏外,有

  时还要到精忠庙、浙慈会馆、南药王庙、正乙祠等处唱“行会戏”。过去所谓的三百六十行,(如大的有粮行、药行、绸缎行等;小的有木匠行、剃头行、成衣行等)各行的劳动者,每年都

  要借祭祖师爷之名,大家凑些钱,请梨园行唱“行会戏”娱乐一天。每行的日期都是固定的。但也须提前和戏班打招呼。“喜连成”和其他班社一样,都是既唱营业戏,也应行会和堂会的

  演出。有时从上午十点钟行会戏开锣,到深夜堂会戏打住,演员均要赶几个场。非常辛苦。“喜连成”总教习萧长华先生在安排赶场和戏码的时候,总是尽量设法让梅兰芳唱一出或是唱一

  出轻点的戏,以免累坏了这十几岁的孩子。就这样凡是没有夜间演出时,梅兰芳都是赶回家去,继续向吴菱仙先生学戏。同时,稍有空闲时间,全部用来观摩戏界前辈的精彩演出。在“喜

  连成”白天演出时,他也是不等开锣就到场,除了自已表演以外,始终在下场门场面的后边坐着看,舍不得离开一步,这种习惯,延续了很久。以后改搭别的班子,也是如此。他曾说艺术

  的进步,也得利于看戏。

  梅兰芳在搭“喜连成”的一段时间里,每年除去斋戒、忌辰、封箱等日子不唱戏外,平均要演出近三百天。紧张的生活,繁重的演出,艰苦的学习,是他

  进入了舞台生涯后最紧张的阶段。

  

  梨园世家·学艺登台养鸽子锻炼眼神

  通过青衣戏的学习和演出,使梅兰芳积累了一定的舞台经验和艺术心得,也得到了观众的赞许,但他

  总为自己眼睛伤脑筋。他的眼睛转动不灵活,近视并且迎风流泪,长此下去,必会影响艺术前途。亲友们也为他担忧。

  梅兰芳十七岁时,偶然养了几对鸽子,起初是拿它当业余游

  戏玩,后来渐渐发生了兴趣,成为日常生活中必要的事情了。每日很早起来,遛完弯儿,喊完嗓子就开始喂养鸽子。在院里两边搭了两个鸽子棚,不论寒暑、雨雪,每天都要打扫禽室、喂

  食、喂水,只要能放飞,就根据鸽子飞行力的强弱,一队一队地把它们放飞。他养的鸽子,从最初的几对,后来发展养到了一百五十多对,中国种、外国种的都有。每天放飞之后,梅兰芳

  就观察鸽队飞行状况,既要训练新鸽子的飞行;又要轰赶停飞的老鸽子;更要注意鹞鹰的突然侵袭。不管哪一个飞行环节,都要用眼神注视蓝天中翱翔的鸽群。鸽子在天空盘旋,眼睛自然

  要跟着运转。鸽子愈飞愈高,愈飞愈远,眼睛也愈望愈远,仿佛要望到蓝天的尽头。鸽子起飞和降落,眼睛也就随着上下活动。日久天长不知不觉,眼皮下垂、运转无神、迎风流泪的眼病

  ,竟然好了。养鸽子同时也加强了他的臂力,因为每天要挥舞着长竿轰赶着鸽子,这种锻炼,确实有很大的益处。

  梅兰芳养鸽子连续养了十年,直到后来因戏务繁忙无法抽身为止

  。他从中得到的益处,直到晚年演出时还有所表现。如在演《穆桂英挂帅》中的“捧印”,《霸王别姬》中的“舞剑”等吃重的场子,手臂挥舞自如而不感僵硬、吃力。另外有一次他演出

  穆桂英时,观众中一位白发老太太悄声对身旁一位家人说:“这么大岁数的人,身体还这样利落,你瞧他那双眼睛,多么有神,这不是天生的吗·”她哪里知道这是养鸽子练就的。

  梨园世

  家·学艺登台转益多师 博采众长

  梅兰芳能成为一代艺术大师,和幼年时转益多师、博采众长是分不开的。这也是梅家学戏的传统。从他祖父梅巧玲起,就主张多方面向前辈们请教。

  所以他除了开蒙老师吴菱仙为其打下了扎实的青衣基础外,还得到了很多的名师指点,其中有茹莱卿、路三宝、陈德霖、王瑶卿、李寿山、乔蕙兰以及他伯父梅雨田等。

  梅兰芳首

  先是向茹莱卿学习武功。因为武功是戏曲演员必不可少的表演方法。武生、武旦必然需要武功,青衣、花旦也同样需要武功。在科班中,都是先以武功打基础,而后分行当。茹莱卿是著名

  武生杨隆寿的弟子。四十岁前工武生,长靠短打均很出色。四十岁后又向梅雨田学习胡琴。后来梅兰芳赴上海、香港演出的一段时间里,都由他为之操琴。

  茹莱卿每天上午准时来

  到梅家,先为梅兰芳吊嗓子,而后教练武功。茹先生教的很全面,也很细致,同时也很严格。无论是穿靴的、穿高底的,还是扎大靠、穿短装的各种旦角剧目所用的刀、枪、戟、剑、马鞭

  、拂尘的各种打法等等,梅兰芳都从茹莱卿先生那里学到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