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地明环_黄易【完结】(4)

  龙鹰从浮想里脱身出来,往席遥瞧去,后者凝视着地表远处延绵起伏的山峦,不但像没有人在他身旁,还似把自己都忘掉了。讶道:“可是天师乃道家修行之士,照道理该比一般人易接受轮回转世之说。”

  席遥叹道:“那时的我,早被现实征服了,还想着离开道门。仙道之说虚无缥缈,不切实际,我的脑筋也被现实封印,不敢逾越,禁制是那么的彻底和自然而然,令你丝毫不察觉是自我封闭,还感到理所当然,不如此是痴人说梦。告诉我!你认为眼前的虚空,真的可以破开一道离此而去的仙门吗?”

  龙鹰呆瞪着眼前广袤的空间,既真实又难把握,说不出话来。

  席遥道:“我们和当年的燕飞与孙恩,都是晓得仙门的人,但却有着关键性的分别,就是他们曾亲眼目睹三佩合一,仙门开启,不用像我们般免不了有时胡思乱想。”

  又沉吟道:“对本人来说,世上最大的奥秘和奇迹,莫过于仙门,因而死亡亦变得非为绝不可免的事,就看我们的福份。鹰爷有兴趣听我修炼‘黄天大法’的情况吗?”

  龙鹰正需要点较实际的东西,忙道:“当然想听!”

  席遥吟唱道:“‘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谁知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

  龙鹰心中涌起诡秘莫名的奇异感觉。

  “黄天大法”乃孙恩在距今二百多年前自创,传予卢循,故此现在向自己传法的,是“卢循”而非“席遥”,这笔糊涂帐恐怕没人弄得清楚。

  此刻的席遥,亦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似的。

  女帝刚入干陵绝关,此刻的席遥又前世今生的交错纠缠,忽然间,习惯和熟悉的事物,似全崩塌下来,再难区分何为真?何为假?又或真和假的对立是否存在?哪些算是真?哪些算是假?

  席遥续道:“‘黄天大法’,与‘道心种魔’处处相通,欠的只是‘出生入死,离死返生’此一着,言理方面则更为精致入微。鹰爷的‘至阳无极’虽告成形,却略嫌粗糙,为使仙胎魔种能有个完美的结合,我和僧王商量过后,决定将‘黄天大法’之秘尽告鹰爷。哈!鹰爷当明白我席遥这一片苦心,最后为的还是自己。”

  龙鹰欣然道:“天师提起仙胎,小子立即浑体生机,我们是名副其实的同道中人,互相之间真正的无私,在这尔虞我诈的人间世,多么难得。”

  席遥哑然失笑,往他瞧来,道:“是真正的利益一致。‘黄天大法’分九重功法,一言贯之,就是‘炼心’。第一重炼的是未纯之心,屏情去妄,心照于空。第二重炼入定之心,第三重炼天地之心,一阳来复,玄关窍成。由此到第八重的炼心成神,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以至能出神入定,不为物境所迷,于鹰爷来说,早为过去了的事。我想和鹰爷说的,是最高的第九重功法。”

  龙鹰道:“天师太看得起我了。只在不为物境所迷一项上,我只能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偶一为之。”

  席遥笑道:“即使敝师孙恩,亦是在特定的状况下方办得到。第九重功法,就是‘炼神还虚’之法,须炼至众有皆空,清虚一炁,盘旋天地之间,在其内又不在其内。天地有毁,虚空不毁。”

  龙鹰一怔道:“虚空不毁?”

  席遥淡然自若的道:“仙门开启后又闭上,何来有毁?”

  龙鹰拍额道:“对!”

  席遥道:“卢循就在此却步,难作寸进,也是我早前的遭遇,幸好僧王寻上本人,得闻《道心种魔大法》之秘,明白炼虚的同时,尚要合道,此道就是‘虚空之道’,一切奥秘,尽在虚空。”

  龙鹰抓头道:“我似乎明白,又似完全不明白。”

  席遥沉声道:“虚空不空,乃一切的根本,没有了虚空,一切将不复存。”

  龙鹰双目爆闪奇芒。

  第二章 无字天碑

  火炬光照耀下,一对石碑矗立前方,东西对峙,若如两尊高达二丈守护陵寝的天神,默默以它们独有的方式,诉说主子们生前的丰功伟业。

  这对石碑开创先河,分别代表唐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至今为止中土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两代君主,合葬一陵。

  位于西侧的属高宗,为述圣碑,由七块巨大石料组成,碑石节数合“日、月、金、木、水、火、土”的七曜,当年武则天亲自撰文,李显书写,凿刻后涂以黑漆,光亮夺目,共八千余言,当然歌功颂德,隐恶扬善。

  述圣碑东侧为武则天碑,胖公公没说出来的碑铭,终于揭晓,光光滑滑的没半个刻字。武曌可为高宗的述圣碑洋洋洒洒的撰写八千言的长文,自己的碑铭却不着一字,本身已有着难以形容的诡异,比之千言万语,更能触动观者的想象。

  通往帝陵的隧道在入黑前被彻底封闭,接着铺以泥草,还原为山坡的部分,不露痕迹。

  龙鹰、胖公公、符太、法明、席遥五人立在“无字碑”前,做最后凭吊,战士守护四方,见证着这特别时刻。

  明天,将有兵马从“新都”长安开来,负起守陵之责。

  直到此刻,武则天的“死讯”仍未泄出,来守护的兵员,还以为是一般正常的工作。这是基于龙鹰和代表李显的张柬之的秘密协议。

  女帝驾崩的时间,与二张的被诛只隔数天,很易予人女帝是给逼死或气死的错觉,于此新朝刚立,政治不稳之际,极不利新朝的施政,实非群臣所愿。故此经商议后,李显一方决定将女帝的死讯延迟半年或更长的时间才公布,期间以种种手段掩饰女帝过身的事实。此更为一石二鸟,可配合新朝从陪都洛阳迁返旧都长安的大规模行动,届时李显亲自护送武则天的灵柩返长安,正式将之安葬干陵,让女帝长眠于此。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黄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