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附庸风雅录_阿堵【完结】(87)

  方思慎等不及了,礼貌地打断:“我没有异议,您按程序办就行。”

  那编辑顿一下,打个哈哈:“方博士真慡快,我有进一步消息就通知您。”

  挂电话前,方思慎顺口多说一句:“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再版,谢谢。”

  “是啊是啊,原本库存还有两千册,被一个热衷历史研究的大老板全要走了。等再版面市,初版差不多正好完售。我们主编认为您的大作非常有再版价值,而且再版作为系列丛书之一,营销方式会很不一样,我们的设想是……”那编辑一发不可收,从一个系列的策划上升到“汗青文化”企业理念的更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方思慎一句多嘴,后悔莫及。终于挂掉电话,想起那本随笔小册子,初版总共也就印了五千册。什么人如此“热衷历史研究”,买两千本回家当厕纸吗?

  心里隐约有个念头,只不过拒绝去想。

  梁若谷那封莫名其妙的邮件几天后就有了答案,却是方思慎自己发现的。

  这天在图书馆期刊部翻阅最新的专业杂志,不期然读到署名“梁若谷”的文章,特别注明作者乃国立高等人文学院国学系大一学生,指导教师正是方思慎在“墨书楚帛”展览上遇见过的那一位。

  文中讨论战国文字的某个个案,观点与方思慎不谋而合。因为只是一些初步想法,方思慎在课堂上口头讲述过,并未形诸书面文章。但作为大一本科生论文发表出来,分量自是不同。方思慎宁肯相信只是某种巧合,然而那扑面而来的熟稔气息,却叫人无从忽略。联系到那封yù言又止的邮件,事qíng变得一目了然。

  方思慎开始很愤怒,继而很无奈。虽然是课堂上公开讲过的内容,到底不曾发表。他一个博士,上哪去揭发人家大一新生?徒惹笑话罢了。

  平静下来之后,又不禁疑惑。看这行文理解,简直像亲耳听过课似的。梁若谷从哪里弄到如此原汁原味的课堂笔记?

  心里有个人选,却只觉疲惫沮丧,懒得再去追究。

  依他过去的脾气,这时候定要义正辞严直接与梁若谷本人论明是非不可,然而此刻灰了心,对着封皮上“国家一级核心学术期刊”字样,忽然看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清楚。若找本人理论,不但没有用处,说不定还会被套走更多想法,给人做了梅开二度的嫁衣裳。

  果然有志不在年高。

  于是那汗青文化编辑再打电话过来,要求调整篇目的时候,方思慎难得的语气有些不善。

  “对不起啊,方博士,我们主编的意思是,希望能增加几篇更富于文化韵味的文章。”

  方思慎握着手机,硬邦邦的:“请问贵主编所谓‘更富于文化韵味’具体所指为何?”

  “这么说吧,我们的宗旨是希望展示古代历史更加细腻,更加人xing化的一面,关注宏大事件背后隐藏的生活细节,让读者了解一个更加丰富活泼的过去,比如帝王将相的感qíng生活……”

  方思慎听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就是去掉几篇偏重考据的文章,增加一些“新编”“戏说”之类的八卦。

  “对不起,我现在很忙,您可以做主删掉不需要的文章,但临时另外加写恐怕做不到。”

  那编辑磨了几句,见不管用,换了一种煞有介事的哄赚口吻:“还有一个解决方案,不知道方博士感不感兴趣?‘十口真心’这个笔名很受欢迎,方博士似乎不再用了,这真是非常可惜的事。不如转让给我们公司,我们将把它打造成创作历史文化随笔的典范。您除了稿费,还将得到一笔可观的转让费。而丛书中属于‘十口真心’的这一本,我们可以邀请其他年轻学者加入创作。您要是介意署名的问题,我们同意在作者介绍中只列出您一位……”

  方思慎愣了一会儿,才听明白怎么回事。

  qiáng忍下怒气,清清楚楚说道:“对不起,我不卖笔名。关于再版的事,我不同意任何文字改动。贵公司如果不能接受,请放弃在下拙作。”

  挂了电话,果断决定将此事置之脑后,去库本阅览室找清静。

  五点半,管理员催促关门,方思慎起身准备还书,坐在对面的学生也跟着站起来。

  因为太过意外,方思慎惊得差点撞上桌角,手里又厚又重的书滑向地面。

  洪鑫垚一手接住了书,一手扶住了人,贴着耳朵嘀咕:“看书看傻了吧?小心点儿。”在对方发作之前,迅速抽身,一脸淡定,站开几步。

  方思慎转身去还书,他当然没书可还,玩了半天的手机揣口袋里,不紧不慢地跟到窗口,再跟出大门。

  幽静的走廊,昏暗的灯光,一如既往。

  方思慎只顾低头往前走,忽然被人扯住。

  “你听我说句话,就一句。”

  方思慎甩甩胳膊,没甩掉。压低嗓音怒道:“放开!”

  洪鑫垚忽然蹲下身,跟小孩子撒娇般双手揪着他的衣袖。

  “你别信那些胡说八道。”

  望着那副眼巴巴的可怜样子,方思慎鬼使神差地问:“哪些胡说八道?”

  “我只喜欢你。别信他们胡说八道。”

  第48章

  共和国诞六十周年大庆渐近尾声,方笃之院长领着一帮专家学者全国各地到处跑,汇报“甲金竹帛工程”主体成果。大庆须尽兴,献礼当彻底,正所谓凤头猪肚豹尾,最后的收官甚至比开场更重要。

  这天在某州府大学会堂做完报告,前呼后拥出来,被迎面而来的西北风一chuī,忽然十分想念儿子。坐进车子去饭店吃饭,跟作陪的地方文教官员和大学校长打个招呼,先给儿子打电话。

  “小思,忙什么呢?天冷了,记得加衣服,千万别感冒。还有,吃饭别瞎对付……”

  自从去年方思慎受伤,方笃之对儿子的身体健康益发上心。又到季节变换时候,一直忙得脚不沾地,也就口头叮嘱几声。这一刻没来由生出许多惦念,只恨俗务缠身,没法回去守在儿子身边,嘘寒问暖,添衣做饭。

  “甲金竹帛工程”巡回报告会的消息正被热炒,方思慎每次翻阅圈内杂志,都会在头版看见父亲,端坐在分不出哪里的主席台上,遥远又陌生。借口怕gān扰他工作,电话几乎没打过。此刻听到熟悉的声音,心头却不由得一暖。

  对事不对人这种想法,总须足够年轻气盛。不知不觉间,至少在面对父亲时,他已经做出取舍。有些事,能不看见,就不必非得看见。

  无声地笑一笑:“爸,我很好。倒是您自己,少喝点儿酒。”

  方笃之心虚了:“哦,好,少喝,一定少喝。”

  挂了电话,身边陪同的官员笑道:“没想到方教授这么有名的大学者,跟儿子说话这么,这么……”

  前排坐着的那大学校长接词:“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唯真英雄能本色啊。”回过头冲方笃之道,“闻说令公子负笈京师大学国学院,放眼大夏,有几个有您这等胸襟度量?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方笃之打个哈哈,坦然受了这番见fèngcha针的马屁:“小孩子愿意闯,多见见世面总是好的。”

  最后一场报告完毕,随便找个借口,没有参加地方招待的游山玩水活动,匆匆回家。知道儿子有课,稍加收拾便开车往京师大学接人。不愿被熟人撞见,车停在校门外,给儿子打电话。

  其时方思慎正在宿舍门口跟洪鑫垚对峙,手机铃响,稍一分神,便叫他逮空钻了进去。还没等做出反应,对方放下手里的东西,又迅速退了出来。

  洪鑫垚望着他飞快地道:“我已经给他们捐了五百个,这个就别再捐掉了。你不用赶我,我这就走。”不再啰嗦,转身“咚咚咚”跑了。

  手机铃声一阵紧过一阵,方思慎顾不上看是谁,赶紧接通。

  “小思,怎么这么久才接电话?”

  “啊,爸爸,我那个,”瞥见当地立着的纸箱子,借口自动涌现,“刚拿着东西,不方便。”

  “下课了吧?我在东门外等你。”

  “您回来了?哦,好,我这就来。”关掉电脑,披上外套,背起书包就往外走。跨过那个纸箱子的时候,到底弯腰看了一眼:超薄型多功能遥控电暖器。

  想起洪鑫垚那句“这个别再捐掉了”,怔在当场。最近几栋老楼管道故障,暖气供应不上,其中就包括博士楼。方思慎偶尔住校,每每在图书馆或自习室混到关门,回宿舍便往被窝里一钻。虽然觉得自己似乎比过去怕冷,不过多压几层衣服,没把它当回事。

  望着这个及时雨般的电暖器,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感觉。在他孤独寂寞的前半生里,除了身边有限的几位师长至亲,接受如此体贴关怀的机会譬若凤毛麟角。而这体贴关怀偏又带着刀一般的锋利和火一般的灼烫,一时思绪纷乱,不知所措。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下 阿堵 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