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童年之约_早艺【完结】(31)

  如此这般,谈方玉回到唐宋通古轩。身份虽是店员,却不在店里上班,每天去店主哥哥的书房上学。李唐学富五车,涉猎极广,经史子集无所不jīng,三教九流无所不知,早年因病退职在家。兄弟二人都无子嗣,朝思暮想有一个传人。两年前赵宋把妻子远房表弟的一个叫徐新的小孩接来,但李唐试了一个月,大失所望,小徐新根本不是读书的材料。而今,这个谈方玉天赋异禀,过目成诵,举一反三,令李唐惊喜不已,得之如获至宝。恨不得一夜之间将满肚子学问都灌输给他。

  因为谈方玉没有文化根基,李唐决定以古典文学为启蒙教材,择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对联中通俗易懂者入手,提高他的学习兴趣。继而散文、评论、诗韵、词话,加深体会理解。文字上入门以后,再学历史,二十五史,杂史,纪事本末,以及地理志中的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抄、游记;政书中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回头再从四书五经开始,程朱理学,治国理政的著名文章。最后是诸子百家,乃至命书相法、yīn阳五行、尤其艺术门类的书画、琴曲、金石、棋谱。把经史子集的要点重点都学了个遍。由于李唐因材施教,不拘泥于成规,谈方玉的学识才具得以突飞猛进。

  人们但凡说到知识阅历,就会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谈方玉跟随辛国qiáng也曾历遍名山大川,受苍天之抚,得大地之育,却未得人文历史地理之奥妙,难于学以为用。因此李唐每每寻机会带谈方玉出游,沿着古人的足迹,感受逝去的气息,把握各个时代的脉博。其意在示范,教授学习方法。

  有一年,李唐听说四川三星堆发现古代遗址,决定去看看。当他看着一千多件出土器物,尤其各种面具,不禁心醉神迷。他对谈方玉说这个发现颠覆了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证明了长江流域与huáng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此行他又特地陪谈方玉去了都江堰。在李唐看来,中国历史上最让他心折的工程,不是长城。长城虽然气吞云虹,是人类意志力在宇宙间留下的骄傲,但时过境迁,除了给人震撼,社会功能早已废弛。而都江堰却将“人或成鱼鳖”的四川盘地变成天府之国,千百年来哺育着人民,催生出李太白的狂风豪气,造就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站在飞流浩dàng,大地震颤的江边,翻卷咆哮的江水虽然夺人心魄,却只能沿着人指定的方向奔腾喧嚣。李唐对谈方玉说:“都江堰让我们看到的是为官的信条。中国的官场把一代代本来有所专长的学者变为肤浅浮躁的官僚。但李冰却懂得一个道理: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涝,不懂水利的蜀郡太守必须成为水利学家。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评价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称世界绝无仅有。”

  李唐又说:“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了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功绩,那是他利用元鼎六年奉命出使西南的机会作了实地考察。晋代左思在《蜀都赋》中写道:‘指渠口以为云门’。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引用以上史料的同时还补充:‘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入郫江、检江,以行舟’。可见古人治学之严谨在于亲临。”谈方玉连连点头。

  有一次,李唐受邀参加岳簏书院“修养式教育与学业文凭”研讨会。在这里,谈方玉明白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真实涵义,也体会到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研究中心面临着将书院内在的文化遗产纳入当今大学学历文凭体制的艰巨任务。

  会后他们绕道去了dòng庭湖。站在岳阳楼上,李唐说:“《岳阳楼记》是一篇心灵jī汤。读书先要搞清当时的历史背景。范仲淹是文人,宋时文坛翘楚,其文学造诣成就由唐音向宋调转变的重要一环,边塞题材作词,《渔家傲 秋思》是史上第一首。他又是军人,若非亲历亲为,写不到如此回肠dàng气。但他更是政治人。北宋仁宗年间,积贫积弱的社会弊病日益显现,官僚贪yù,政府无能,国库空虚,内忧外患。朝野有识之士改革的呼声渐高。范仲淹就是改革派中擎大旗者。但历朝改革者都没有好下场。范仲淹在政坛上几起几落,写这篇文章时正是他改革失败被贬出京城。你看他,面对浩浩汤汤的湖面,时而见的是霪雨霏霏,yīn风怒号,樯倾楫摧,使他忧谗畏讥,感极而悲;时而见的是chūn和景明,一碧万顷,渔歌互答,他便心旷神怡,喜洋洋矣。但他是看了一幅dòng庭湖的画而作,并非身在湖边看着时yīn时晴,可见是忽明忽暗的心理反映。但他以天下为已任矢志不渝,提出居庙堂忧其民,处江湖忧其君,与朋友共勉,表现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浩然胸怀。”谈方玉深受其教。

  又有一次,李唐带着谈方玉参加北大校庆。晚上,一个同班同学将中文系同届校友一起用大巴拉走。此人在安定门开了一家古籍出版社,专门收集、编纂、重印古旧书籍,生意做得很大。请大家去一是招待,二是拉生意。同学不少,他在东城区文化馆摆了四、五桌,他弟弟是馆长。席间,中文系前主任端着酒杯来找李唐,说:“老同学,听说你喜得高徒,能否介绍一睹风采呀?”

  李唐拉过身后谈方玉:“喏,他叫谈方玉。快见过白教授,我的同班同学。”

  谈方玉鞠躬:“老师好。”

  白主任对李唐说:“果然温润如玉。白天我就注意到他了,把今天校庆上的年轻人都比下去了。”

  文化馆馆长也在边上,cha进来慢声细语地对谈方玉说:“青年有颜呀。闻师从巨擘,料博闻qiáng识。果超群拔类 ,令敝馆生辉。”

  谈方玉一听,这是在考试。灵机一动想到了王勃,就答道:“老师过誉了。拜国学圣殿,喜路出名区。恰躬逢胜饯,叹童子有幸。”

  白主任连声叫“用得好”,说道:“随手拈来便成妙对。琼姿炜烁,天纵的才华却不露锋芒。堪称才貌双全。”

  于是谈方玉的小名就传出去了,不久就传回了青岛。

  第二天,他们去了居庸关。李唐说:“有人认为长城到了八达岭没有什么味道了,那是因为它修缮得过于完美了,失去了岁月的沧桑感。而从这里往西,内蒙,山西,陕西,甘肃,你看到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却又会因其缺乏雄伟气势而失望。其实它的每一段城墙都记录着我们苦难民族的厚重历史。就看这居庸关,远的不说,从宋朝起,战火不断。宋宣和四年(1123年),金人谋取燕京,辽人以劲兵守居庸而溃败。嘉定二年(1209年),蒙古攻金,金兵保居庸。蒙军分兵趋紫荆关,拔涿易二州,转自南口攻居庸,破之。嘉定四年(1211年),蒙古克缙山,兵至居庸关,守将弃关遁逃,‘蒙古兵袭金群牧监,驱其马而还’。到了元朝,统治集团内部大都与上都内战不断,居庸关被你争我夺。最惨的一次战事是在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进兵,明英宗亲率大军在居庸关西土木堡仓促应战,死伤惨重,英宗也被俘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