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寻茶何处再逢他_艾倾羽【完结】(36)

  “此杯,风空。”

  两只盏同时带着敬意分别落于另两只空盏旁。

  四大皆空,佛始其中。

  剩两盏。

  “晚辈陆羽,故居天门山,这一杯,敬我的一位已故挚友。”陆羽拿起那盏最靠近自己的茶,向着两侧的青山秀水,举过头顶,拜了一拜。

  陆羽?

  这倒是个久违了的名字。

  “陆公子,这也真是巧了。”皎然笑笑,但随即亦执起那杯离自己最近的茶,庄重地行了一个礼,“老衲,释皎然,妙喜寺主持。我这杯,亦是敬一位已故之人。”

  原先摆满荷花盏的那一侧桌本已是空了,然而,两杯盏又一次落回那一侧,两杯盏靠在一起,落在桌缘的正中间,盏中都装着茶——他们都深深倾注进执念或爱之物。

  陆羽,释皎然。

  茶学之祖,茶道之祖。

  相会于此。

  此刻,茶香,萦舟。

  ☆、『叁 他』二

  二

  然而,一生,二人似乎都并无对彼此提及一位名为赵皎的故人。

  陆羽在得知皎然的名号后就明白了,那佛珠定是赵皎相赠的,他明白皎然曾是赵皎所仰慕之人,如今以释“皎”为名,估计也与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赵皎临终前将佛珠赠给他也不是不可能的。

  释皎然则早在听到陆羽之名后就知晓了一切,愈发地感觉到命运之异妙。

  二人在分完茶后笑得甚欢,各怀心事。

  斜阳日暮,虽是对彼此的身份满是怀疑与猜测,但更多的是对对方的敬重、佩服,以及欣赏。

  俩人后来成了难得的忘年之交。

  说来也有趣,陆羽原先是佛门弟子,但后来却还了俗,皎然原是一个富家子弟,但最终却在精通道佛墨的近不惑之年选择了皈依佛门。

  原先,一僧一俗,如今,一俗一僧。

  原先,都爱荼,如今,都爱茶。

  吸引他们二人彼此的,本就是惺惺相惜之情。

  人生若梦,陆羽和皎然总是听见一些诗友说。二人每每听到此时却总是不约而同地相视一笑,感叹人生似茶,历经炙烤,而后浮浮沉沉,漫出的是在时间之流中弥留不多的茶香,这种香味转瞬即逝,但终会有人懂得去欣赏你经历千番波折后的馥郁,梦是虚幻不可细细去琢磨的,但茶,是真实而触手可及的。

  佛珠还是在皎然的腕上戴着,那带着“皎”字的越窑盏,还是在陆羽那儿收着。

  陆羽后来在皎然与其他贵人的帮助下云游四海,皎然还将自己在苕溪那儿的一处房子赠给了陆羽。

  陆羽将远行,皎然独自前去送别,黄昏余晖如暗房的油灯般孱弱地燃烧着。

  “唉,贫僧倒是羡慕你,”皎然打趣道,“能到苕溪那儿游山玩水、享福隐居。”

  “我可是去做些正经事,可不是去享乐,”陆羽大笑,“你要是能从百忙之中多抽出些时间来苕溪访访,我沏上一杯茶恭迎,那才称得上是享乐。”

  “你于绝世桃源里心怀大志,我于纷繁乱世中游山玩水,”皎然轻笑,“这一别下次也不知道是何时相见,你多保重。”

  “保重,再见。”

  二人相对行了个礼,陆羽起身时迟疑了一下,但没一会儿便背起行囊,行囊中有着一个包裹,单独裹着那个越窑盏,皎然手中紧紧撵着那串佛珠。

  二人背道,各行。

  苕溪成了陆羽创作《茶经》的绝妙地方,远离战乱,茶香满坡,山泉不少,村民和乐。

  皎然还记得第一次去到苕溪访陆羽是在秋天,就在陆羽搬去那儿的一年后。

  那天皎然满怀期待叩门,然而陆羽不在家。

  那天他等了很久,然而陆羽迟迟未归。

  陆羽的邻居说,早着呢,一般都要到夕阳下山后才瞧见他。

  于是皎然继续等,仿若回到了几十载前等待另一个身影归家的时光投影中。

  陆羽院子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篮筐,皎然再次有了错觉的恍惚感,陆羽除了几栽菊花之外没有养什么东西,那菊花估计还是种来晒干泡茶用的。院子中有一张石桌子,两张石凳子。石桌子上,只有一个茶盏,还有些许茶叶。

  皎然看了看茶叶,判别那是紫笋茶。

  湖州产的茶。

  久违了。

  皎然知道那个茶盏,因为它跟赵皎托付给他的另外茶盏一模一样。

  皎然深深叹了一口气,恭敬地伸出那只戴着佛珠的手,缓缓端起了那个越窑盏。

  盏底,工整的字娟秀地刻着。

  “皎”。

  果不其然。

  皎然把它放了回去。

  时候未到。

  皎然心想。

  等待中,斜阳映照着大地,皎然站在篱笆旁赏着落日,骤然间诗兴大发,轻轻吟唱着,诗词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

  随着他的轻吟,远处,一个身影渐渐出现,愈发清晰,头发束得高高的,一身青衣干练地束着,履上沾满了泥泞,他背着箩筐,里头装满了茶叶,向皎然走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