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妃身娇腰软,禁欲王爷不经撩_九筝【完结】(415)

  大伙儿忙得脚不沾地,沈青黎和锦一也帮着秋收。

  秋日的太阳也很猛烈,晒上几日,苞米就差不多全晒干了。

  于是,全家老小又忙着脱粒,连三四岁的稚童,都抱着个苞米棒子,一粒一粒慢慢地摘,每个棒子上都脱得干干净净。

  忙了几日,家家户户都脱完了,上秤一称,一亩地竟将近九担。

  大伙儿震惊过后,便是狂喜,跟炸开了锅一样。

  要知道,上等水田的稻子也就亩产两三百斤。

  庄头更是激动,捧着苞米粒的手都在抖,眼底迸出强烈的光芒。

  若是地力更肥沃一些,岂不是还要高产?

  他拉着有经验的老农,商讨着如何沤肥施肥,提升地力。

  这边忙完之后,沈青黎则去了其他几个庄子。

  其他几个庄子没这个庄子这么肥沃,但收成也在六担和八担之间。

  数十万斤种子看着很多,但其实并不够分。

  沈青黎给佃户们每户送了十斤种子,剩下的,她扒拉出大半给凉州和雍州等地。

  边关苦寒之地,百姓的日子并不富足,种苞米的时候,沈青黎就想到了他们。

  今年,玄甲军又开垦了不少荒地,也都是要留着种苞米,粮食足够了,就不会受制于晋元帝,要是有大战,也不怕军粮不够。

  还有,天水城那几座原本属于北燕的城池,攻下来之后,那些百姓突然从北燕子民变成了大晋的子民,人心并不稳。

  可只要能吃饱肚子,百姓有了归属感,也就不在意,他们到底是北燕子民,还是西晋子民。

  所以,这一批苞米种子,大头都在那边,除此之外,沈青黎又匀出五万斤给平州。

  沈青黎让几个庄头把种植苞米的步骤和该注意的事项,都详细地记录下来,编成手册之后,让人抄了好些份。

  这几日,长安镖局的镖师们,运着一车车的苞米种子,带着种植苞米的手册,前往边关和平州。

  忙完这些,沈青黎也回到了宴王府。

  萧伯一见到她,顿时心疼坏了。

  “咋瘦了这么多?让厨娘给您好好补一补,您啊,不许偷偷倒掉。”

  沈青黎心中暖暖的,扬唇笑道:“好,我都吃光,商队那边可有消息?”

  萧伯说道:“商队来信,说有人也在闵州收苞米种子。”

  沈青黎心里隐隐有猜测,问道:“可查到是谁?”

  “是昭王的人,他们收了大头,我们的人只收到四万斤,正运往长安。”

  “身为皇子,受百姓奉养,理应为百姓尽一份力。”沈青黎脸上露出意味不明的笑意,心中有了主意,“萧伯,你让人去城门处贴张告示。”

  她正愁苞米种子不够,景昭来送温暖了。

  第324章 先发制人

  沈青黎想将苞米高产的事情宣扬出去,将苞米种子借给百姓。

  萧伯听完后,眉头皱了起来。

  沈青黎见状,不由问道:“萧伯可是觉得有不妥之处?”

  萧伯说道:“王妃事事想着百姓,但这粮种到了百姓手里,未必就守得住。”

  如此高产的粮食作物,谁不动心?

  苞米种子落在百姓手里,犹如稚童捧着黄金在闹市招摇。

  那些高门大户为了分一杯羹,势必会从百姓手中收买粮种,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胳膊都拧不过大腿,在权贵面前,百姓如蝼蚁,根本护不住粮种。

  对于萧伯的顾虑,沈青黎早就想到了。

  “一亩地差不多要四斤的种子,我借十斤,但来年秋收的时候,百姓需得还回来一t担,百姓拿户籍来领粮种,都会登记造册,他们画了押,便是由萧家庇佑,那些权贵惯来会权衡利弊,犯不着得罪萧家。”

  一亩地至少有六担的产量,十斤种子能得十五担的粮食,还一担,尚在百姓的接受范围之内,并未吃亏,同时,又能让百姓珍视这十斤种子,不会见钱眼开,转手就把粮种卖了。

  然而,萧伯还是有些担心。

  他忧心忡忡道:“如此,怕是有人会攻讦王妃,说王妃利欲熏心,利用百姓谋利。”

  沈青黎眼中掠过微光,轻勾着唇笑:“所以,我们要先发制人,不给旁人发难的机会。”

  一个时辰后,萧伯带着写好的告示,往城门口的方向而去,一路敲锣打鼓,吸引了不少人跟随。

  “这是发生啥事了?”

  “不知道,咱们跟着去就是,保准有热闹看。”

  城门口,人流熙攘,络绎不绝,是传播消息最快的地方。

  一行人浩浩荡荡而来,城门处的守卫瞧见这阵仗,还以为有人要闹事,但看到萧家的徽记,又安下心来。

  萧伯来到城墙下,指挥着底下的人,将告示贴到墙上。

  百姓们立即围了上去,就连再城门口排队的百姓,也都好奇地往这边看过来。

  有那心急的,跟了一路,这会儿抓心挠肝,大声喊道:“这写的啥?有识字的不?赶紧说说。”

  “我识字,我识字,麻烦让让,让我过去。”

  人群里,有人应声,一个秀才模样的中年人正往前面挤,帽子都快挤歪了。

  萧伯见状,微微一笑,便不急着开口。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