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汴京春深_小麦s【完结】(621)

  经赵栩御批后,皇帝迎亲用仪卫六千八百八十九人。比起立朝初期的大驾卤簿的两万零六十一人,已经少了三分之二。但依然浩浩dàngdàng,自文德殿内,直至自南边的端礼门,也只见得到旌旗huáng盖伞扇无数,各类刀、矛、钺、枪、戟、斧、盾、槊在各个方阵中闪闪发亮。自第一引开始,共有六引,随后是金吾纛槊队、六军仪仗队、龙墀旗队、八宝舆;跟着是殿中伞扇、舆辇;再有六百一十四人的驾后部、扇筤、大辇、太常后部鼓chuī、huáng麾幡一步甲前队、金吾左右道牙门第二门、前部huáng麾仗、金吾左右道牙门第四门、步甲后队、后部马队。最后是次正道huáng麾一。次重翟车。次正道后huáng麾一。次后殳仗等等。

  第一引的两位清道已经到了南门大街,次重翟车还没能出宣德门。沿着御街,一直到南门大街,转至翰林巷,一路仪仗行幕皆已完备,huáng土铺地,内侍沿途洒水避尘。青色步障后,是密密麻麻的士庶百姓。远远宴乐声方从宣德楼传来,御街近南门大街的百姓们已欢呼起“吾皇万岁万万岁”。

  皇帝端坐于玉辂之上,四柱帷幕间,隐约得见他含笑的面容。千思万想,千辛万苦,今日终于得偿所愿,赵栩丝毫不想掩饰自己的高兴。

  玉辂旁的一匹大理矮脚马上,荣王赵梣抱着一只颈系红绿绸花的活雁,小身子微微后仰,脸颊上还有一处红印,他抱着两只雁儿,却不妨被其中一只啄了一口,硬撑着没掉眼泪。如今那只罪魁祸首正安安稳稳地被陈太初抱着,时不时还瞟上赵梣一眼。

  帝后大婚,虽然以孟府为皇后行第,却也不能遵从民间婚礼的规矩。九娘在娘家的告庙礼,庄重肃穆。孟建的训示自然也按礼法变成了:“戒之戒之,夙夜无违命!”

  程氏面东而立,为九娘施衿结帨(shui同睡音):“勉之戒之,夙夜无违命!”

  阶下的林氏心里却想着,佛祖菩萨道君保佑皇帝永远不纳妃嫔,都听九娘的话,不违命。

  九娘拜别双亲,登上肩舆。众人浩浩dàngdàng簇拥着肩舆往二门而去。

  ※

  赵栩大步流星进了广知堂时,孟建赶紧起身行礼。

  赵栩难得对孟建这么好的脸色,一手扶住了他,转头接过赵梣和陈太初手中的活雁,双手献上,笑道:“岳丈无需多礼,当是小婿拜见岳丈才是。”话未完,他已经深揖下去。

  孟建抱着两只活雁,吓得赶紧侧身避开,却也受了半礼。他紧张地看向赵栩身边的奉迎使张子厚和副使陈青。

  陈青含笑不语,张子厚扯了扯嘴角,算是笑了一笑,眼风却转向一旁蠢蠢yù动的礼官。

  礼官被张子厚这眼神一飞,只能在肚子里叹了口气。什么礼什么规矩,唯独不能框着官家。

  官家任xing。

  鼓乐声大作,三百余乐官卖力演奏。

  赵栩熟门熟路地望二门走去,越走越快。陈太初轻轻咳了一声,赵栩转过头,才见孟建已气喘吁吁,chūn日暖阳下一头的汗。

  杜氏、魏氏等人扶着九娘下了肩舆。程氏为她盖上六尺长的销金龙凤盖头。身后的两位尚宫赶紧将垂地的盖头拎起来一些。她们也很苦恼,皇帝有口谕,要按士庶婚礼习俗,加盖头在花钗冠上,谁敢不从。只是不知道这算亲民呢,还是压根不想外头的人见到皇后的真容。反正孟皇后是大赵开国以来第一位戴盖头的皇后,而在孟皇后身上破例的事已经无数,如今礼部和太常、宗正都只哦哦哦了。

  眼前一暗,九娘竟连赵栩的影子都没看着,不免有些遗憾。算起来,自生日之后,两人便再也没能相见。

  一方盖头,似乎隔开了外间的笙歌鼓乐,也隔开了脚步声,说话声,笑声。骤然间,九娘紧张起来,后背麻麻的。

  没有小huáng门的宣示,没有程氏等人的问安,一双玄色金饰云纹靴出现在她身前。

  修长玉白的手指间,一朵红绿相间的绸花伸入了盖头之下。

  “阿妧。”赵栩含笑的声音在一片乐声中依然十分清晰。

  “六哥——”九娘控制不住眼睛酸酸的,接过绸花,两人手指相擦而过,都停了一停。赵栩翻手握住她捏了一捏,心花怒放下略有些遗憾,这盖头应该出大门前再盖上的,他太想看上她一眼了。

  鼓乐四起,一根红绿绸,一端在她手,一端在他手。双人肩舆早已备好。

  张子厚眼中发烫:“臣奉迎使张子厚奉制恭请皇后登舆——!”

  九娘停了一停,朝他的方向微微点了点头。赵栩笑而不语。

  张子厚上前两步躬身道:“娘娘,请。”

  远远的,七娘在后头,随众人深深福下去,却又忍不住抬起眼皮,望向前方。只见九娘跨上肩舆时,身后的销金盖头微微被chūn风chuī动,那盖世无双的郎君,伸出手来,轻轻替她压住了,不知侧耳低声说了什么,扶着她的手,将她稳稳送上了肩舆,隐约可见到他的侧脸,如chūn风,如chūn水,笑盈盈,压下满园chūn色。

  肩舆渐渐远离二门。礼部的赞者高喊:“礼毕——!起——!”

  林氏扑在慈姑怀中哭了起来,顾不得胭脂花了,黛眉糊了,一边哭一边解释:“奴是高兴极了才哭的——”

  女眷们起身,纷纷松了一口气,不少小娘子手上宫扇扇个不停,兴奋得叽叽喳喳起来,以后她们也是皇后的远亲了,婆家总要高看一等。

  七娘呆呆地看着远处,回过头四处看,才在角落里找到也在拭泪的六娘。

  十几年光yīn,一个接着一个离开了木樨院,从江南回来观礼的二娘孟娟笑着对程氏道:“下一个可就轮到七妹妹了。三婶快一些给她寻个如意郎君。我也好在家中多赖上一年半载的,送她出阁。”

  这世间,哪里还能寻到她的如意郎君。七娘扯着程氏的袖子喃喃道:“我也要那么长的销金盖头。”

  程氏啐了她一口,笑骂道:“不知羞的丫头,还真恨嫁起来了。”身边众人皆大笑起来。自有女眷考量七娘毕竟是皇后的嫡亲阿姊,看她秀丽中带着慡利,不由得也开始盘算家中有什么适龄的郎君好相配她。

  孟建、孟在带着众郎君和观礼亲眷送帝后二人至大门外,跪拜于地。

  翰林巷孟府大门外,玉辂缓缓驶动。御座上,帝后二人并肩端坐。鼓乐大作。车驾往御街宣德门方向驶去。

  作者有话要说:  注:

  大概是发烧的原因,今天再对照原先的细纲,少了许多内容,自己再读也有些遗憾。所以做了修文。

  原章节3400字,现在增扩至5000字。毕竟是我亲生的女儿出阁,还是要更隆重一些。

  购买原章节的读者只需要更新,就能看到现在修文后的章节。

  因为还持续低烧中,喉咙也肿得不行,修文后实在没力气dòng房了。不过放心,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①妈妈:宋朝子女对父母的称谓比较多种化。妈、妈妈是很亲近的叫法。嫡母其实是指生母。本文取了妈妈的称谓,舍弃了嫡母的这个含义。爹和娘是比较多使用的,还有些地方称父亲为爷、爷爷,称母亲为娘娘。出自《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上章十三郎的妈妈,并不是现代人的叫法。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古代言情 宫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