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丑女如菊_乡村原野【完结】(219)

  青木忙道:“可别让jú花晓得了,要不然该气了。”他倒不是怕jú花真的生气,而是怕扫了妹妹的兴致,坏了她的好心qíng。

  jú花的好心qíng也不是因为挖了多少藕,逮了多少鱼,而是跟张槐的想法差不多——这鱼塘是自家人亲手挖出来的,里面的鱼也是她四处搜集回来、亲自伺候喂大的,那收获的喜悦当然格外qiáng烈了。

  等藕挖的差不多了,人们开始逮鱼,郑长河就高声道:“把要放养的小鱼都倒进这边的池塘里。等鱼塘起完了,就把中间这道塘埂挖开,两边就连一块了。”

  因为觉得这鱼塘实在不错,就跟刘小妹说的,能收好几层,再加上jú花和青木都提议把鱼塘挖大些,所以,这两天便在张家父子的帮助下,索xing又挖了一亩地,比原来的半亩地还要大一倍,已经引了水过来,就等这边的鱼塘起完了,再将两边连起来。

  李长星羡慕地说道:“郑叔,还是你这水塘好——能种藕哩。这么大的水塘,收的藕跟鱼肯定能抵得过种山芋和玉米了。”

  李长明笑道:“当然能抵得过,只怕还要多哩。光藕就能卖不少钱,还有这么多鱼哩,还有**月的时候摘的菱角、掐的菱角菜哩!”他竟是把刘小妹的话重复了一遍。

  赵三哈哈大笑道:“长河大哥,我可不管那些,你今儿得送我些藕。我家石头可是说了,jú花姐姐答应送他糯米藕的,要是我空手回去,儿子该说我不顶事了。

  我闺女也会吃东西哩。”

  张大栓乐道:“有你这样儿的么,站在塘里找人要藕?不送你,是不是就不帮着逮鱼了?”

  大家听了一齐笑。

  郑长河乐呵呵地说道:“他是晓得我要送,才这么说的。我八月份的时候挖了些藕卖了——那时候藕嫩,好卖。这剩下的除了留做种,都是不卖的了。今儿大伙都分些,带回去尝尝鲜。”

  看着从鱼塘里送上来一桶桶的鱼,还有huáng鳝泥鳅,jú花忽然发现她变小气了,有些舍不得把huáng鳝和泥鳅就这么吃了,想着还是再多养一年,再多繁殖一些。

  总之,她就喜欢把各样东西都攒的多多的,无论是粮食或是蔬菜或是jī鸭猪等,攒银子的**反而没那么qiáng烈。因为她觉得,银子只能在特定的时候和环境里才起作用,有时候,银子还不抵一碗米饭来的实在。当然,在这和平的时期,银子还是要攒一些的。

  因此,她跟送huáng鳝上来的青木商量道:“哥,这huáng鳝和泥鳅少留些下来吃,其他的都放回去吧——反正还在自家鱼塘里,也跑不了。这么放了,明年又能多出好些,不好么。”

  青木的诧异自不必说,连刚上岸的刘三顺也奇怪地问道:“jú花,塘里可是还有不少huáng鳝泥鳅——那小的都没逮哩,你怕没种么?”

  第二百四十六章 糯米藕

  青木转瞬间明白了妹妹的心思,他十分好笑,便对刘三顺道“jú花是想着再多养一年,反正那边也刚挖了一亩塘,地方大着哩。这么多全吃了,也可惜,就当放进那边的鱼塘做种好了。明年逮也是一样的。”

  jú花正尴尬哩,听了青木的话,恍然大悟道:“是哩,那边空的很,不放鱼咋成哩?所以,要多留些鱼和huáng鳝、泥鳅下来才好。”她终于为自己的小气找到了正当的理由。

  刘三顺瞧着另一边的水塘,点点头道:“也是。不过,你要是不放也没啥,等明chūn捞鱼苗的时候,我帮你再捞些就是了。”

  jú花急忙道:“这个也放,你到时候捞的也算一份,这鱼塘大了好些哩,多放些没事。”

  青木实在是忍不住笑,他还以为妹妹会说“咱今儿放了,就不麻烦你帮着捞鱼苗了”,谁想她还是照收不误,这贪多的xing子还真是·……

  他怕妹妹看见,咳嗽了一声,说道:“放了就放了吧。jú花,你是不是该回去了?这地头风大的很,小心冻凉了哩。”

  jú花听了,觉得折腾了半晌也有些冷,就跟刘小妹和小秀道:“小妹,小秀!咱洗些藕,家去煮了吃,甭在这喝冷风了。”

  正好杨氏又拿了几只大篮子,跟何氏一块走来,闻言说道:“你们先走,我捡些藕拿回去到井边洗,这水冷的很。”

  于几个女娃子就顶着寒风一路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回去了。

  天越发的yīn沉,四野格外萧索,刘小妹大声的说笑着,清脆的笑声似乎冲破了沉闷而压抑的氛围,寒风chuī得她脸蛋越发红紫,嘴里喷出的气息变成了一团团的白雾!

  她渴望着糯米藕的味道,不禁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问道:“你娘就来了吧?”

  jú花点头道:“她就是去送篮子的。一会就该回来了。”

  到了jú花家门口,小秀和小翠却要回去·说出来好久了,再不回家她娘该要说了。

  jú花跟她们做了这么久的邻居,算是比较了解周矮子家的家规——对闺女管得很严!所以,她也不qiáng求·对两人说道:“那我就不留你们了,回头害你们挨骂就不好了。放心,等我煮了糯米藕,就送些把你们。”

  小秀和小翠对她体贴的做法十分感激,又听说会送糯米藕把她们,更加喜悦,说道:“jú花·多谢你哩!”

  她们也熟悉jú花的xing子,并不客气推辞,转身离去的时候,脚步都轻松了好些。本来姐妹俩还羡慕刘小妹哩,现在她们虽然不能留下,好歹能尝尝jú花说的糯米藕了。

  刘小妹瞅一眼小秀姐俩的背影,跟jú花走进院子,对她道:“jú花·你可觉得咱俩都好福气哩?我爹跟我娘都不像周叔家那样管我,你爹娘也是。可你瞧小秀和小翠,从来不敢在外多耽搁。她娘gān啥管得这样严哩?都是隔壁邻居·在你家多呆一会又能咋地?”

  jú花微笑道:“她爹娘不是说不让她们到我家来,她家的家教一向就是这样的。各家的习惯不同么。你爹娘其实也是管你的,因为你知眼色的很,并不会在外玩得不着家,一般还带着针线活计,所以他们才放心。”

  刘小妹点点头,笑道:“是哩。我早早地就跟爹娘说了:jú花家起鱼塘的时候,我要去瞧瞧,jú花还说要请我吃糯米藕哩。我爹娘就乐呵呵地答应了。还有去下塘集的事我也跟爹娘说了,他们也答应了哩。”

  jú花见杨氏还没回来·到厨房打了一转,见菜还没砍,就提了个篮子去后院砍了几棵huáng心菜,又扯了些青蒜苗和菠菜,跟刘小妹一起清洗。

  她对小妹道:“这天怕是不好哩,要是下雪的话·咱就去不成集上了——下大雪出去也没趣不是。”

  小妹瞧着yīn沉的天,愁眉苦脸地说道:“唉!真是运气不好。偏你又这么怕冷,要不然下雪出去还gān净哩。”

  jú花忍笑道:“急啥哩。就算这一回去不成,明chūn去不是更好?那时候外面也美,集上想必也热闹,说不定还能看到有人卖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哩。”

  刘小妹听了一想也是,这才欢喜起来。

  jú花是想chūn天去的,她惦记着如丝chūn雨笼罩下的水乡小镇风采,是不是格外的古意盎然呢?

  两人便想象着chūn天下塘集会卖些啥东西,她们说的不是铺子里的东西,而是乡民们会卖些啥。

  jú花笑道:“要是有人卖果树苗就好了——买些回来栽也便宜。你说,有没有人卖羊哩?我想喂一头羊哩。”

  刘小妹笑道:“你可别再多事了——ˉ你家的事够多的了,要是再喂羊,你不是更忙了?”jú花也觉得自己贪心。

  说笑着,待杨氏回来,几人就洗了好些莲藕,分成一节一节的,每节都斩去一头的藕节部分,将糯米灌进莲藕的孔dòng,用筷子塞紧密结实了,才放入大锅里煮。

  等煮好捞上来,莲藕已经变成淡淡的暗粉色,那糯米煮熟后发胀,从孔dòng中钻出一小节,散发诱人的清香。

  用刀将藕切成小段,切开的断面如同带着几个小圆圈的截面图,又有些像莲蓬头,不过莲蓬头是青色的,孔dòng中的莲子也是青色的,这莲藕的断面则是暗粉红色,孔dòng中的糯米是银白色;切断了,那长长的丝线还连接着,越扯越长,完美地做着“藕断丝连”示范!

  jú花和小妹就迫不及待地一人拣了一小段啃了起来,满嘴的丝线扯不断;杨氏则笑眯眯地捡了好几节,装在一个小筲箕里,让jú花给何氏送去,说是张杨就要下学了,送去让他尝尝。

  其他的则仍然放在锅里,等帮忙的人回表吃完饭各自带一点回去。

  等起鱼塘的人回来,拎着大桶小桶的鱼,挑着好几担藕,嬉笑着品论着。周矮子大声对郑长河道:“赶紧称一称,看有多少鱼,我估摸有一百多斤,还放了那么多哩!自己养鱼就是不同,伺候的好些,长得也好。”

  赵笑道:“那是,你们也不想想,jú花可是啥都舍得喂。”

  说笑着,杨氏端上一大盆热气腾腾的姜汤,一人灌了一碗,解了寒气,就忙着去瞧青木和张槐称鱼。

  jú花和刘小妹也关切地在一旁瞧着,就见青木和张槐抬起一只装满鱼的桶,一边扒拉着秤杆上的大秤砣,刘三顺则站在一旁,脚边放着一桶鲫鱼,他是添加零头的,为的是凑个整数。

  “三顺,再加两斤。这桶还有好几斤哩,不是得扣除么!”青木对刘三顺道。

  于是刘三顺弯腰捡起三条鲫鱼扔进木桶,张槐就叫道:“好了,四十五斤,算四十斤。这桶死沉,扣掉五斤。”说着跟青木放下扁担,把这桶鱼倒入大缸里,添上水养着,又去称下一桶。

  jú花心里估量着自己平日提桶的感觉,忙道:“桶没那么重,大概有三四斤的样子。”

  张槐见她算得这么jīng细,先是愕然,接着便轻笑起来,看着她眼里溢出柔柔的神采;青木也好笑地瞧着妹妹,无奈地说道:“这会儿只不过是算个大数,好心里有数,又不是去卖鱼,那就要掐斤掐两了。”

  jú花颇不好意思,又见张槐笑意盈盈的样子,便瞪了他一眼;刘小妹也捏捏她的手抿嘴笑了起来。

  刘三顺好心地对jú花道:“卖鱼都是要用小称来称,用秤钩钩住鱼鳃,光溜溜的,称出来都是鱼的净重。”

  李长星笑道:“你那是零卖。郑叔家起了这么多鱼,又都是大鱼,肯定是要卖给集上的大户人家和酒楼——他们要的多一些。卖不完的才零卖。”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乡村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