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晴儿的田园生活_千年书一桐【完结】(23)

  掌柜的刷刷几下就写好了,子晴接过来看了一遍,冲她娘点点头,沈氏按个手印。子晴没有看到东家和周掌柜的表qíng,惊奇,他们觉得一个乡下五六岁的丫头伶牙俐齿的就够吃惊了,居然还识字。

  东家派了三辆车子,四个人,一辆马车,两辆驴车,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商家。子晴第一次坐马车,感觉不是很舒服。

  好在子晴家在村尾,从村头绕过去,不进村里,就低调多了,这个时辰,村人基本在家吃饭。有人挑瓜,子晴就不用cao心了。他们一共挑了二百来个,两千二百三十八斤,周掌柜立刻拿出算盘扒拉起来,“一共是四万零二百八十四文。”周掌柜掏出四个十两的银锭,还要数铜板。

  沈氏赶紧说:“谢谢各位了,麻烦各位了,剩下的零头就给各位打酒喝。”

  那三个人看着周掌柜,周掌柜假意推辞了一番,也就同意了,他们用驴车先送了一趟货,周掌柜的和老吴留守,子晴听他们说话,原来这批瓜东家要从陆路运往京城,东家在省城和京城都有商铺,看来这东家家里的生意做得很大,子晴也没敢细听,给他们切几片瓜就走开了。等他们走时说五日后再来。

  第三十六章、脱贫

  送走他们后,沈氏松了一口大气,子禄他们也都围过来,看见沈氏手里的四个大银锭,一人拿了一个握了好一会,子福、子禄甚至高兴的跳起来,他们比子晴和子寿更多地体会了生活的艰辛,陡然见到自家的这一笔财富,就差没有喜极而泣了,子福还特意叮嘱子寿谁也不能告诉。

  沈氏抱着子晴倒真是喜极而泣了,“晴儿,娘可真没想到,你折腾的这东西真能挣到大钱,比种地可真qiáng多了,说起来娘还真是惭愧,娘一天天在外头瞎忙,你小小年纪又要带小孩还要看家,还要cao持家务,连带还能种出银子来,其实,今年咱家的菜也是你们几个种出来的。娘真高兴,走,娘给你们做好吃的去。”

  “娘,以后还会有银子送来的。我说了,我一定会送二哥去上学的,二哥,我做到了吧。”子晴对着子禄做了个怪脸。子禄使劲地点点头。

  五天后再来的时候,周掌柜还带来另一个好消息,说上次来看见家里养了很多jī,以后的jī蛋他们可以全包了,jī也要,因为他们东家有自己的饭店。

  看来上次沈氏没白给他们二百多个铜板的好处费,这不,主动想着招揽生意了。

  子晴赶紧说,他们养的jī绝对比别家的味道好。并抓了一只阉jī,拿了十个jī蛋让周掌柜捎给东家尝尝,下次买西瓜时再定价。这次他们拉了三千多斤走,沈氏拿了六十两银子,剩下的零头同样让他们打酒吃了。这回看着这几个银锭,大家都淡定多了。

  沈氏看离割稻子还有点时间,就想回娘家看看,并给何氏送几个瓜去尝尝鲜,自己家的孩子还隔三差五的用井水冰镇解馋,也该孝敬孝敬老人。沈氏也想过了送不送田氏那的问题,犹豫半天还是等月底再说吧,要是知道自己家的西瓜卖了这么多银子,还不定会闹出什么事qíng来。

  子晴给沈氏挑了四个西瓜,挑着去白塘村了,沈氏带着子禄一起,并把给何氏做的衣服也带去了。原本还想挑着子喜,子晴担心路途较远,路上没法照应,再说自己也不是第一次单独照看子喜了。沈氏想想确实如此,就留下了子喜。

  从娘家回来后,沈氏的心qíng一直很好,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孝敬一下自己母亲和兄长,也终于可以让他们放心了。

  时间一晃就到六月初五,曾瑞祥放夏收假了,进门时正赶上周掌柜带人来拉第三批瓜,没想到家里来这么多人,周掌柜的也没想到这家的男主人居然是个秀才,双方客气了一番。上次来的时候是十八一斤,这次是十二文了,又挑了三千多斤,子晴估摸着这西瓜再卖一次也差不多该到头了。

  沈氏这次没给他们小费,一家送了一只瓜,四个人都更满意。周掌柜的还把家里的十几只阉jī全定了,让再养段时日,说东家说的,外面的jī卖十五文一斤,东家出十八文,jī蛋就和外面一个价,于是,沈氏把近期攒的几百个jī蛋都让带走了。

  送走他们后,沈氏笑眯眯地和曾瑞祥说起这二十天卖瓜的收入。“我真是没想到,因为孩子的无心之举,居然让咱家半年就脱贫了,这回,我该彻底安心了。秋天准备盖大房子了,你好好琢磨琢磨盖什么样的吧,咱家不差钱。这西瓜有一百多两的收入了,前期卖菜还有十五两,咱呀,好好置个家。”沈氏一脸的心满意足。

  晚饭后,一家人围在星空下乘凉,说起盖房的事,你一言我一语的,曾瑞祥和沈氏也不恼,说谁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让子福拿笔记下来。

  “我说,我要自己一个屋子,要一个漂亮的大chuáng,还要厚厚的垫被,我不要睡稻糙上面。”子晴说。

  “我要一个书房,我要三个大大的书架,还要买我喜欢的书。”子福说。

  “我也要读书,我要去私塾,放学回来我也要在书房和大哥一起学习。我也不要睡稻糙。”子禄说。

  “那我要什么呀,我要每天都能吃饱饭,还要有ròu吃。”子寿的要求最简单。

  “我还要洗澡的屋子,咱家盖一个洗澡的屋子吧,我要在大木桶里泡澡。咱家现在这样洗澡真不方便,有单独的净房就好了。”子晴说。

  “晴儿的要求好,娘也是想要着这事,洗澡还是要方便些,舒服些,尤其是我们女的。”沈氏说。

  “你们就没人觉得出恭不方便?”曾瑞祥问。

  “其实我早就觉得不方便,只不过没好意思说。”子福说。

  “我不要老房那边那样的茅坑,一不小心就得掉下去。”子晴对蹲在茅坑上搭着的两根木板上解决拉屎问题还是心怀恐惧的。

  “那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娘知道你一贯古灵jīng怪的。”沈氏笑着看着自己的女儿。

  “其实我想了很久了,咱在净房外面挖一个坑,盖上木盖,从净房屋里挖dòng,人蹲着,解决完了就用水冲进外面的坑里,嗯,咱挖斜斜的坡,坡底就是外面的大坑,用水一冲,就下去了。怎么样?”子晴一脸的“你们快夸夸我吧”的表qíng把大家伙惹笑了。

  子福一把搂过子晴,摸摸子晴的头,一本正经地说:“看看这是谁家的妹妹啊,这么聪明伶俐的,真像她哥。”

  “哥,你是夸我还是夸你自己啊。我见过脸皮厚的,可没见过你这么脸皮厚的。”子晴故作不满。

  “晴儿说的有点道理,子福,你再好好琢磨琢磨,弄更舒适些,最好把图画出来。”曾瑞祥说道。

  “爹,还有窗户要开大一些,光线亮一点,不然屋子里黑黑的,哥他们看起书来也不方便。”子晴又加了一条,她实在不喜欢以前在老房那边的屋子,连个窗户也没有,虽说是用木板隔的房子,好歹也弄亮堂些,真亏了沈氏怎么在那生活了十年。

  一家人,心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欢声笑语飘出了好远好远。

  第三十七章、送肚子

  曾瑞祥回来第二天,去老房送西瓜,沈氏让他就便去定一个谷仓,谁知他回来脸色就有些不好看,原来田氏说chūn玉快生孩子了,要曾瑞祥早点去送肚子礼,(也就是催生的意思。)就便帮自己妹子收收稻子。周氏则一直打听瑞祥的西瓜是哪里来的,当听说是自己种的,又问种了多少,卖了多少银子,瑞祥含含糊糊说没多少。

  “原来是这事,那咱家收完了,我就去一趟,这事一般都女人去,哪有大男人去送这个。回头我就跟大嫂商量去,咱也不能越过了她,否则,她又该挑事。我就说你在家忙着呢。虽说咱家就一亩地,可你常年不gān活,别人一天的时间,我们得花到二天甚至三天,慢慢gān,别把身体累垮了。”

  次日,曾瑞祥、沈氏带着二个儿子就去割水稻了,中午回来时子晴听说,割稻子还不算累,打稻子才累,子晴连忙问:“怎么打稻子?”原来这稻子还和油菜小麦不一样,这个要先在田里用一个梯形的大木桶,有点象斗的形状,上面大,下面小,人抓住一小捆稻糙,使劲在桶里敲打,把谷粒敲打下来,这可是真的体力活。

  子晴见识过前世的打谷机,其实也就是利用脚踏板传送带带动齿轮的转动,应该不难研究出来,可问题是她怎么开口?好在家里就一亩地,再累还是可以克服的,以后要买了水田,就说服爹娘佃出去。

  好不容易割完了水稻,沈氏让大家休息两天,她去找周氏商量去看chūn玉的事,周氏说要带着子萍一起去,沈氏回来说也要带着子晴去。子晴还没去过她大姑家呢,子福笑着说:“你去了这回下回你就不想去了。”子晴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这日一早,沈氏收拾了二十个jī蛋,一小块白细棉布,那是沈氏新买来给家里人做里衣的,要十五文一尺,沈氏用手掌比划了一下,扯了大概两尺,足够做两件婴儿的衣服。沈氏和子晴都穿上了新作的夏衣,还是纱料的,沈氏给家人一人做了一件。子晴的是浅粉的,沈氏的是浅蓝色。两人来到ròu铺买了一个猪肚,到了老房那边,秋玉也去,田氏看了看沈氏篮子里的东西,似乎不是很满意。“不是让瑞祥去吗?他怎么不去了?”田氏问。

  “娘,我和大嫂一起去多便当,再说了,哪有大男人去送肚子的,孩子他爹在家修理农具,这几天打稻子可把他累坏了,您也知道,他又不经常gān这些农活,我让他歇一天,明天再犁田去,这要是累个好歹,您也心疼不是?”沈氏的话细声细气,却也让田氏说不出什么来。

  “你喂了这么多jī,就拿这几个蛋,够gān啥?连jī婆都不舍得抓一只。”田氏摆明了是不满意。

  “娘,拿什么拿多少,我和大嫂商量好了,我总不能越过大嫂去,要这样办事,大嫂该不乐意了,那头的亲家婆婆该笑话咱们了,大嫂,你说是不是这理?再说,我这不还有一块上好的细棉布,够做两身婴儿衣服了。还有,我一场月子坐下来也没有吃过一只jī,连jī蛋也就吃了二十来个,她大姑也没见给我送过什么?”沈氏仍是忍着火细细地分辨。

  子晴很是无奈,每次来这边,总要闹的不愉快,田氏就是个胡搅蛮缠的,今天老爷子还不在,子晴觉得阿公相对来说还讲点道理。

  “谁说chūn玉没拿东西来,那不是没分家吗?东西都拿来在我这。平常见你也不爱吱声,今天怎么我说一句,你就有八句话等着,你就这么做儿媳的?”这大帽子压下来,沈氏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千年书一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