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飨桑_沧海一鼠【完结】(303)

  “据臣所知,赵大人当时在向英王递交国书的时候,由于只列了肖大人的名字而没有介绍他的职务,肖大人便从此怀恨在心,认为赵大人是故意让他在洋人面前出丑,甚至还因此事上书朝廷要求回国。赵大人的无心之失,竟然为自己招惹了如此祸患,臣实在是为他不值。”

  群臣中有人为赵文安辩解,遂招来一片附和之声,肖云生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瞪了那人几眼后,又看向帘幕后的太后,支吾道,“臣......臣......”

  “行了,肖大人也说了太久了,想必也口干舌燥了,哀家一会儿还要去养心殿,把后面的时间留给其他爱卿吧。”

  肖云生收了声,恨恨地站到一边,只用眼角狠狠地剜了赵文安一眼。虽然方才他一直沉默着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声,肖云生却更恨他了。

  他不说话,却比说话的人可恶百倍。

  “臣有事启奏,”赵文安等朝臣们安静下来,才走到乾清宫的正中间,声如洪钟,一字一句,“臣恳请试办轮船局,成立此局的目的是为了承运漕粮和与洋商分利,翼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至为洋人尽占,其关系于国计民生者,实非浅鲜,冀朝廷准许。”

  “准了。”

  过了片刻,帘幕后传出这两个字。

  ***

  出了乾清宫,赵文安就加快了步子,他知道若是稍微慢一点,就会被后面那一帮急着向他讨教轮船局事宜的大臣们追上,可是现在,他有一宗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实在没有时间在此多做耽搁。

  今天的风似乎刮得格外的大,扑在脸上,疯狂地像刀子,好在赵文安平日多有保养,所以即便面对狂风,依然步履如飞,身形不乱。

  前方宫宇的拐角处有什么东西闪了一下,又躲到了后面,赵文安看到了,却没有做声,只目不斜视地朝前走,就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

  “赵大人,”走近的时候,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很小,几乎被北风撕成了碎片,“赵大人,奴婢......奴婢季梅奉皇后娘娘的命令,在这里守候大人。”

  赵文安停下步子,扭头朝身后看了看,见四下无人,这才看了一眼那个蜷缩在阴影中瑟瑟发抖的身影,又将目光调转过来,用轻不可闻的声音道,“皇后娘娘为何派你来找我?”

  季梅的声音颤了一颤,这次,不是因为呼啸的狂风,而是源自她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

  “皇后娘娘让我......让我告诉您,皇上他......他病得蹊跷,这病,是任何大夫都医不好的。皇后娘娘还说,请大人一定想个法子,找人......找人来治好皇上的病......她一定会铭记大人您的恩情,至死不忘......”

  这话让赵文安身子一凛,他想到了皇上这次可能病得不轻,也想过他得的病也许是不能对外言明的,可是独独没想到皇上得了一种任何人都医不好的“怪病”。

  “皇后娘娘为何认为皇上的病无人能医?既然无人能医?我又为何能找人将皇上的病治好?”

  他冲季梅问了一句。

  ------------

  第十三章 稻穗

  “皇后娘娘说大人您博闻多识,年轻时游历四方,所以......所以说不定能有一些克制此病的法子。”季梅忽然朝身后看了一眼,她似乎听到了一些声音,在那口金光闪闪的太平缸的后面。

  “皇上他得的到底是什么病?”赵文安又一次压低了声音。

  季梅哆嗦了一下,两个眼睛有些发直,像是陷入了回忆之中,“万岁爷他......他身上长满了稻穗似的东西,密密麻麻,从头到脚......”

  赵文安身子一凛,声音顿时绷紧了,“稻穗?”

  “是的,而且每一颗‘稻穗’中都有......都有......”

  季梅的话没有说完,因为太平缸后面忽然扑出两道人影,一左一右将她挟制起来,其中一个还拿了块白绢堵住了她的嘴。

  “私会朝臣,你的胆子可真够大的,老佛爷早知道你和你那位主子不安生,所以才让我们盯住你,果然......赵大人,叨扰您了,这婢女已经疯了有些时候了,她说的话您一个字也不要信,我们先将她带走了。”

  还未容赵文安说出一个字,那两个太监就将“唔唔”直哼的季梅架走了,两个男人将一个瘦小的女人夹在中间,几乎将她抬了起来,走得自是飞快,在前面的宫门处一转,便不见了。只留赵文安一人站在依然在、狂暴呼啸的北风中,脚上像挂着千斤重的石锤,久久都未能挪动一步。

  “赵大人......赵大人......可让我们一顿好找......”

  后面传来了几声呼唤,赵文安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已经被风吹得有些发麻,他一怔,旋即转过身,又一次快步朝宫外走去。

  轿子还在东华门外等着他,管家周培见赵文安过来,忙掀开轿帘,一边冲他道,“老爷,今天倒是早,那咱们就按原计划行事?”

  赵文安点了点头,遂抬脚上了辇轿,周培遂冲那些轿夫们吩咐了一声,几个人便抬起轿子,朝着北边去了。

  ***

  青塔胡同像条游蛇似的,蜿蜒在一爿爿四合院中间,路是一块块尺许见方的青石板嵌的,走在上边,鞋底和心底都是幽凉的。

  之所以叫青塔胡同,是因为矗立在胡同中的一座八角七重檐青砖古塔,据说,这座塔是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师,金元之际的高僧万松老人的葬骨塔。万松老人塔的精确塔龄已不可考,但根据推断,至少在五百年以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沧海一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