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吃饭嫁人养娃_屋顶上的小笼包【完结+番外】(31)

  安样嗯了一声,把那条鱼放到自己的袋子里。

  “卫延,我等着你。”

  王秀净知道安样是个好心的人,可是那也是白送出的一块一啊。

  可是他家沈阁半天的工资。

  “他要是不还你咋办?”

  安样笑了起来。

  “没事,一块一就当买个教训,其实也还好,我们起码还得了一条鱼,毕竟你就即使有钱也难买不是?何况还是这么新鲜的鱼。”

  其实她是很看的上卫延的,这孩子眼睛里的倔强,走到正道上,绝对差不了。

  安样跟王秀净提着大包小包的就回家了。

  不过可把两个人晒的不轻。

  毕竟这会的天正晒呢。

  走走歇歇。

  十二点多才到家里。

  沈练给安样赶紧倒上凉白开。

  还洗湿了毛巾,递给安样。

  “您擦擦脸。”

  安样接过来洗手擦脸。

  沈途把泡在水盆里凉凉的番茄给安样递到手里。

  “娘您辛苦了,我其实也可以不吃肉的。”

  他虽然是个爱吃的孩子,但是看到娘热成这样,还是很心疼的。

  第16章 卫延

  安样捏捏沈途的小脸蛋。

  “哎呦,我说奶奶怎么说你的嘴跟抹蜜了一样。”

  沈途嘻嘻的笑了起来。

  沈余跟沈期已经去那边看小鸡崽了,鸡崽还是很可爱的。

  安样休息好之后,就把那条鱼拿出来了。

  这会已经过中午的饭点了。

  “你们中午都咋吃的?”

  沈途就跟着安样,安样走一步他跟一步。

  “啊,爹食堂买饭,不好吃。”

  说着还撅着小嘴。

  沈余跟沈期两个人也不怕晒的慌,一个个的蹲在那里,看着小鸡仔。

  安样把鱼放到盆子里,又把小鸡仔跟小鹅崽的筐子提到阴凉的地方,稍微弄了点食放在旁边。

  然后掏出来一毛钱。

  “沈练,你到食堂看看,给我买俩馒头,晚上咱们熬鱼汤喝。”

  沈练接过来钱就跑出去了。

  沈途看着那篮子里的小鸡。

  “娘,这个长大了,是不是就能吃肉了。”

  安样过去收拾一下之前就圈好的鸡圈。

  “嗯,而且还能每天吃到鸡蛋,咱们就不用了靠着奶奶家了。”

  这些日子还真的是靠着陈婶的接济,不然家里这是要啥啥没。

  最多就是让后勤出去采买的时候,看看能不能上捎点鸡蛋。

  但是现在鸡蛋也很紧缺。

  啥都紧缺,不是没钱,是根本就买不到。

  沈途夸张的哇了一声,然后就眼巴巴的看着这些鸡。

  还装模作样的叹了一口气。

  “要是爹能早点养鸡就好了,这样也不会还要让奶奶养着,爹好丢人。”

  安样笑着的看他一眼。

  “你这话要是让你爹听见了,你爹不揍你。”

  沈途用小手拍拍自己的小胸脯。

  “幸好他不在。”

  安样把圈里收拾干净,就把筐里的小鸡小鹅放到圈里了。

  “你们可以去挖蚯蚓,喂它们,它们会越长越快的。”

  沈余很喜欢这个小动物。

  “娘,我挖。”

  安样很喜欢沈余,平时不爱说话,还知道谦让哥哥,护着弟弟,最懂事的就是他了。

  想到他是陈旅送过来的,大概是一些不宜知道的事情了。

  “你真乖。”

  沈余被安样夸一下,就很高兴啦。

  沈练提着饭从外面回来。

  他买回来两个馒头。

  一毛钱。

  安样接过来馒头,还是热乎的。

  然后到菜园子里摘了一个黄瓜。

  算是迁就着吃了过去。

  她看着那边还空着的有地。

  准备下午问问王秀净,有没有什么瓜的种子,之前就是少种了。

  安样把书也给他们都分好了。

  卫家村里。

  卫延拿到两块钱之后,就快速的往家里跑。

  村里的大队长知道他们家困难,卫延没爹没娘的,这还有一个病了的老太太。

  所以也就派赤脚大夫过来看,也没要钱。

  要是去县里看,村里也拿不出来钱啊。

  卫延到家就去大队部借了板车,把他奶奶放到车上准备推着去县里。

  大队长赶紧给他帮忙。

  “卫延,你这哪里弄得钱啊?”

  卫延没说跳到河里摸鱼换过来的。

  “遇到一个好心的当兵的家属,借给我的。”

  大队长知道他手里有钱,也放心了,但愿到县里能把人给救回来了。

  乡亲们虽然没钱,但是可以出力啊,一个村里的大伯,跟着卫延一起去了县里的卫生院。

  毕竟现在还是农忙的季节,也去不了太多人。

  卫延推着车把人送到医院里。

  上午的检查做完,兜里就剩下五毛钱了。

  跟着的大伯也赶紧回家收麦子了。

  医院的走廊里就剩下卫延在等着。

  医生从病房里出来,把卫延叫到了办公室里。

  “你奶奶的情况不好,也就剩下最后几天的时间了,你做好准备。”

  卫延手里捏着那五毛钱,眼泪没有意外的就大颗大颗的掉了下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 屋顶上的小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