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芙蓉春夜_春生玉兰【完结+番外】(103)

  李无眠见她神态,知道有戏,遂在十三娘耳边低语几句。

  獨 “这可行?大渊讲究的是奉养嫡母,楚刺史能同意吗?”十三娘原也是想过让驸马母子二人团聚,可寻不到合适的理由。

  “走阳关大道定然成不了,可还有山间小路可走。”

  一个月后,蜃楼送了一中年妇人到京,同日,早朝后,谢池与皇帝提起楚刺史疼惜十三驸马,怜他独自一人在长安,将其生母送入京中见上一面,没想到十三公主与那妇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便求皇后,将其留在京中,便于照顾。

  皇帝一来爱惜人才,二来疼爱女儿,不等皇后懿旨,他先下了一道圣旨,封驸马的母亲为诰命夫人,成了楚刺史的平妻,光明正大留在京中颐养天年。

  楚刺史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日夜派人监视侍妾,却不知她用了什么通天的法子,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转眼出现在长安,如今有了加封,以后更难拿捏。

  在婆母的“紧盯”之下,十三驸马与公主同住一屋,八月末,十三娘便有了身孕,李无眠也是在这个时候怀上了二胎。

  宋先生诊脉后,又将在洛川众人烂熟于心的话,不厌其烦地讲了一遍。谢池呆愣愣地站在原地,半晌没回过神,屏退众人后,他才开口问道:“不是说服了避子丸吗?”李无眠嫌药苦,宋先生便制了一瓶药性温和的避子丸给夫妻二人。

  “上个月停了啊。”李无眠摸着肚子,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她喜欢孩子,也喜欢做母亲的感受,看着一个幼小的生命一天天长大,叫她阿娘,心都快化了。

  “可我见你早上还是吃了药丸子,那药丸子是什么?”谢池仔细回忆,似是不解。

  “哦,驻颜的。”

  “我好不容易……这就又得忍耐一年?”谢池有些委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那倒也不用,头三个月,后三个月注意些就是了。”李无眠踮起脚尖安慰似的亲亲谢池的下巴,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还有这花样?”刚暗下去的眼神顿时又熠熠生辉,一脸向往之意,大步流星紧闭房门窗户,一把抱起李无眠就往床榻上去。

  李无眠踢着脚,捶打谢池的肩膀,嗔责道“光天化日,你不要这般禽兽好不好?”

  谢池放下帷帐,面色正经,宛如商议正事一般:“公主此法,臣从未听闻过,眼下只想讨教一二罢了,求知若渴,请先生指点……”

  武德十七年初冬,蛰伏多年的南诏发动突袭,扰得边境民不聊生,谢池自请出战,出征的前一夜,他再三对李无眠保证,待她生产前一定结束战事,早点回来陪她。

  李无眠扑在谢池怀中,哭得梨花带雨,可口中说的却都是威胁之言:“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连同肚子里这个,和年年一起改姓李……我还要养一院子面首,个个都长得比你好……”

  “……其实你也不用非要那么急,只要你平安,边关能安宁,就算晚回来些日子,我也不会与你计较……”

  夫妻二人相拥说了一夜的话,天将破晓,李无眠才沉沉睡去,谢池在她额头、眉间、眼角、唇上轻柔地吻了又吻,依依不舍离开了公主府。

  玉竹走前塞了封信到燕字手上,不放心地再三叮嘱她,莫要看上旁人,四平更不可以,等他回来就成亲。

  待他们走远后,燕字拆开信,里头是一张户籍,她的名字,良籍。还有一张纸上面说她幼年被人贩子拐卖,流落街头卖身为奴,如今寻回亲生父母,予以更正。

  ***

  武德十八年五月,十三公主诞下一女;六月初六,李无眠腹痛难忍,临盆在即,白日里她还在骂谢池家书写得敷衍,夜里生产更是骂得公主府内都听得一清二楚。

  “谢池你个混蛋!我说不计较你连信都写不满五十个字!”

  “谢池你个乌龟!王八!”

  暗卫一:今日给主上的密函需要写得这么详细吗?

  暗卫二:主上要求,事无巨细,公主府内一举一动都不能少。

  谢家二郎满月时,谢池大胜南诏,打得他们落花流水,溃不成军,二十年内再难有起色,安顿好边关一应事务,他快马加鞭回了长安。

  皇帝念他有功,特许他不必直接入宫面圣,先回家团圆。

  “谢大将军,公主府不便接待,请您回吧。”门口侍卫硬着头皮对刚平定西南,风尘仆仆连盔甲都未脱的谢池说道。

  谢池冷着张脸开始宽衣解带,脱去盔甲后,又从王孟手中接件藕粉色衣袍穿上,再用白玉莲花冠束好发,拍了拍侍卫的肩膀甚是亲切地说:“哪里来的大将军,叫我驸马都尉。”

  第六十章 (正文完)

  谢池以驸马不入仕途为由三次请辞大将军之职, 皇帝不肯点头,直至第四次,他跪在勤政殿前长篇大论滔滔不绝, 列举了历史上那些有名的驸马忤逆案,他深感惶恐……虽然他真正害怕的其实是李无眠, 权势地位对他来说已无甚重要,如今重要的是在李无眠心中的地位。

  皇帝无法, 退而求其次,只要他能让京中的几位已过弱冠之年的皇子心甘情愿就藩,他便能坐回到驸马都尉的位置上。

  就当满朝文武大臣都以为太子要从三皇子晋王和四皇子昌王中出一个时, 没想到皇帝竟然择了年仅十四岁的十七皇子, 十七皇子的母亲不过是位正四品美人, 为人虽板正无趣, 但书香门第出身, 饱读诗书,加上十七皇子本就聪颖,耳濡目染之下年幼时就已能出口成章, 博学多才, 深得崇文馆少傅们的喜欢。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