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娘子且留步_姚颖怡【完结】(576)

  石亭刚到悠然居时,是没有带着女眷的,曲掌柜添置家什和被褥,就是最近的事。

  而婵娟已经被人救走七八个月了。

  婵娟是新近才被送到石亭身边的。

  而那个阿成,又是跟着齐缨一起进京的。

  这样一来,那条无形的线,终于显出形迹了。

  颜雪怀哈哈大笑,她对珍珠说道:“干得不错,我让夏二姐给你炸油条吃。”

  珍珠吸吸鼻子,少东家,你是不知道呢,还是装不知道呢。

  我想吃的是油条吗,对,我想吃油条,可我想吃的是吕英儿炸的油条啊。

  珍珠吃上了夏二姐炸的油条,大牛则去了刑部找柴晏。

  大牛只说是查到了婵娟的消息,让柴晏下衙时先来青萍巷。

  可柴晏哪里还有心思上衙,再说,他也有借口,他立刻去找刑部尚书,说他有了新线索,然后便带着陆锦行来了青萍巷。

  颜雪怀没想到他竟然和大牛一起来了,便把珍珠查到的事告诉了他。

  柴晏冷笑,他才不管这事后面还有什么阴谋,当务之急,先抓人。

  闹市,几十名皇子府侍卫包围了悠然居,大堂里的两名伙计都被制住,曲掌柜出来,满脸是笑,假装分不出这是皇家侍卫还是军营里的士兵:“各位军爷,这是怎么了,有......”

  曲掌柜话音未落,便被人摘了下巴按在地上

  接着,侍卫冲进后院,后院传来打斗之声,片刻之后,打斗声没有了,几个人被用牛皮绳绑了拖了出来,三男两女。

  这五个人,连同前面的曲掌柜和伙计,八个人都被摘掉了下巴。

  琉璃挨个去查,从四个人的嘴里都找到了装毒的木齿。

  琉璃拿出婵娟的画像,走到其中一名年轻女子面前,看看画像,再看看那名女子,冷冷一笑:“我是该叫你婵娟呢,还是阿娇姑娘?”

  女子面如死灰,她的下巴被摘掉,口不能言,眼睛里满是惧意。

  琉璃指着同来的一个人,说道:“过来认人。”

  那人是飞鱼卫的人,只是一个小角色,飞鱼卫大换血,他却幸运地留下来了。

  他见过颜景修!

  那人看着被绑着的六名男子,指着其中一个穿着道袍,斯文秀气的青年公子,说道:“就是他。”

  第四四九章 无关

  七皇子的人于闹事之中抓人的事,瞬间传遍大半个京城。

  太子收到消息,便做了两手安排,一是让人过去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二是派人去了刑部;三是通知京府衙门,去给七皇子善后。

  因此,待到这消息传到皇帝耳中时,太子已经放下心来。

  “父皇,小七没有胡闹,这一次他是真的抓到人了,那几个人的嘴巴里藏有装着剧毒的木齿,如果是寻常百姓,怎会有那个东西。”太子说道。

  “朕听说是京城里的老字号?”皇帝问道。

  “的确是京城里的老字号”,太子决定还是把他现在知道的消息告诉皇帝,“目前那些人已经送去了诏狱,刑部也派人过去了,原本理应是送去刑部的,是儿子让他们送到诏狱的。”

  皇帝眉头微动,小七在刑部观政,在此之前,这个案子也是刑部在办,于情于理,今天抓到的人也是应该送往刑部,而不是关在诏狱。

  “莫非有官员参与其中?”皇帝沉声问道。

  太子说道:“其一,此次抓住的人里,其中一名女子,便是前阵子盗取硫磺的那个案子里的婵娟,她是宫中行刺案的要犯;其二,此次被抓的另一人,便是悠然居现在的东家石亭,他在平城时便跟了许怀义,后来还曾经在白鹿山住了一阵子;其三,此次被抓的八人当中,还有一个化名阿成的,前不久跟随齐缨进京,小七担心齐缨会搅了岳父岳母的亲事,便把齐缨软禁起来了,当时没有留意齐缨的随从,没想到这个随从却也出现在悠然居里了。”

  皇帝的脸色沉了下来:“小七抓了定国公的儿子?定国公可知晓此事?”

  齐缨虽然不认齐慰,可毕竟是齐慰唯一的儿子,这个小七啊,若是此事被御史们知道了,一个欺侮功臣的罪名,这小子三年之内就别想领俸禄了。

  “定国公已经知道了,如今齐缨在素衣巷的宅子,好吃好喝地住着,定国公回京之前,他都会留在那里。”

  太子其实深深怀疑,抓住齐缨的人,很可能不是小七,可是小七大包大揽了,他当然也就只能相信了。

  皇帝叹了口气,幽幽地说道:“朕看过刑部送来的卷宗,那几起小官小吏的细作案子,早在几年便开始了,朕还以为那些细作来自鞑子番邦,却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是他在暗中操作,这么多年了,或许更早,更早啊。”

  太子当然知道皇帝口中的这个“他”指的是谁,他心里也不舒服。

  太子想了想,说道:“还有一件事,儿臣想要禀告父皇?”

  皇帝揉了揉眉心,国朝交替尚不稳定,如今又有人在旁窥伺皇位,现在只是被发现的细作就已经几起,还有那些没有发现的呢?

  皇帝问道:“还有何事?”

  太子说道:“此次被抓的石亭,连同那个婵娟,他们是同胞兄妹,一名颜景修,一名颜雪娇。”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姚颖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