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福孕连连_华卿晴【完结】(74)

  “好在,妻儿都回了封县城。”赵子殷舒了一口气的事情,就是厢军帮忙护送,他的大姐夫一家子去了宋城。他的妻儿回了封县城老家。

  “这般也不错。想来有白鹿书院在,封县城应该会妥当的。”赵子殷最终,还是按耐住了,想快马加鞭赶回了封县城的急切心情。他知道,京城长安的大戏,将要上演了。

  这等时刻,他不能离开。

  若不然,前面的一切努力,就将付之东流。

  十月,又是一年秋赋时。

  对于中原四州之地的百姓而言,已经没有活路了。连年的大旱,早是让饥民遍地,锋烟四起。

  潼关,锁雍州咽喉要地。

  这里,自然也是唐国公府要重点经营的地方。

  赵子殷是刘元德的人,自然是跟了这位身边,参与了一些隐秘事。

  “周国公府的胃口太大了,也不怕撑死。”刘元德在书房中,点评了此话道。

  “先出头的椽子先烂,主公不防且等着看,看那周公府得意到何时?”伍恒卿似有把握一般,说话时,还有些看别人起高楼,看别人楼塌了的悠闲感。

  “子殷,你有何见解?”

  刘元德听得伍恒卿的话后,对赵子殷问道。

  “在下一点浅见,先笑者,不算赢。笑到最后,才是赢家。”赵子殷恭敬的回道。

  “罢了,本官也是如此一说。一切,还要看大哥那边的打算。”刘元德是知道本份的,整个唐国公府而言,真正做主的人,还是实际掌舵的唐国公府刘世子。至于唐国公嘛,这个老狐狸那是躲了幕后,推举继承人出来顶锅啊。

  美名锻炼了继承人,实则也是唐国公对嫡长子的磨砺。

  十月下旬,中原四州之地,爆发了流民起义之事。

  这一回,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如洪流一般,席卷中原大地。

  “起风了。”

  在潼关的赵子殷,如此呢喃。他的眼神中,有迷茫与憧憬,有疑惑与绝决,总之,就是万般复杂滋味在心头。

  在京城,唐国公府的刘世子,也望天而言,道:“应该起风了。”刘世子的眼神,却是坚定的。那眸子中的野心之火,在熊熊燃烧着。

  “本世子准备好了,你们可同样如此?”

  刘世子望着京都皇宫的方向,轻轻扣问道。

  第50章

  景泰7年,十月底,天已经凉了。

  关于并、雍、兖、豫四州的流民之乱,朝廷的重臣们在景泰帝的大怒之下,一致做出了出重兵,剿灭叛乱之意。

  那么,出兵的人选呢?

  主帅总是需要一位得高望重之人。

  “臣举荐,兖州节度使卫国公是三朝元老,为此次平叛主帅。”唐国公府的世子刘元瑞在一众老臣们争论不休时,递了折子。

  卫国公,八柱国之一。

  刘元瑞举荐这一位的原由,就更简单了。卫国公资历深厚,年纪够大了。无论从哪方面来讲,卫国公都让人挑不出毛病来。特别是四州之乱后,作为四战之地的兖州,是四州之乱中,唯一一个没有让流民攻破县城的州府。

  而其它的并州、雍州、豫州都出现了县城被流民攻陷之事。这等情况下,卫国公的战绩,自然是被衬托的格外显眼。

  “臣举荐,司隶校尉钱廖为副帅,协助平叛事宜。”

  周国公紧追其后,递了折子。

  这当口,作为八柱之二的唐国公府和周国公府,都是表现出了良好的合作态度。当然,这在大梁朝的景泰帝眼中,就是满满的厌恶了。

  不过,景泰帝忍得住,因为,在这位帝王接手一个烂摊子一样的末落皇朝时,在一次一次想振兴大梁皇朝的江山,而使法子收回中央集权,被朝臣们暗中无数次阻拦时,景泰帝就已经被磨练出了足够多的忍耐力。

  “诸位爱卿如何看?”

  “臣以为,卫国公是主帅不二人选。”

  “臣以为,司隶校尉钱廖行事谨慎,定能尽责的协助好卫国公平定叛乱。”

  “……”

  望着满朝上下众臣们的附合,景泰帝没有反驳朝臣们的沟壑一气,他点头,示意此事准了。

  景泰帝点头,自然有贴身的中书省侍读学士前来拟旨,写好了皇帝的诏书。然后,在景泰帝瞄过一眼后,由景泰帝接过贴身太监呈上来的皇帝信玺,再由景泰帝亲自盖上了印宝。

  “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景泰帝的意思很明显了,他是下诏书了。当然,这诏书还要三省的阁老宰相们署名。毕竟,皇帝的权利,看似很大,那是在对着某一位官员时。但是,当皇帝的权利,威胁到了某一系,又或是许多的官员们时,这些士族官僚们联合起来的能量,让皇帝的权利,又会变得极其的微小。

  因为,天下很大,皇帝的权利,是一层一层分封给了这些士族官僚们,用他们来一起统治着帝王的江山社稷。

  “诺。”

  景泰帝身边的小太监躬身应话后,双手恭敬的举着诏书,小心退下了宣德殿中皇帝的云台之上。

  这一旨,经三省的阁老们署名后,自然是合法合理的天子圣旨。

  所以,在当天晚,赵子殷从刘守备刘元德大人的书房中,得到了这个消息。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华卿晴